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南宋沙場
  • 陳勝利
  • 2271字
  • 2021-12-10 18:58:57

四、一頭孤零零的豬

川陜宋軍分東西兩部,四川宣撫使程松置司興元府,率東軍三萬駐守興元;吳曦雖是副使,所率西軍卻是主力,以六萬之眾駐扎河池。

宋廷令文臣程松出任四川宣撫使,本是為制約吳曦,但事與愿違。

吳曦是名震川陜的吳家將的第三代。

吳玠吳璘兄弟是吳家將的第一代。

吳家將第二代人物是吳拱、吳挺。吳拱是吳玠長子,曾任鄂州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兼湖北、京西制置使。吳挺是吳璘之子,先后任金州都統(tǒng)制、興州諸軍都統(tǒng)制等。

吳曦系吳璘之孫、吳挺之子,十六歲時隨父來到行在,先后任和州知州、建康都統(tǒng)制、殿前都指揮使,領(lǐng)昭信軍節(jié)度使,升太尉。宋廷一面倚重吳家將,又始終懷有戒心,吳曦在朝廷為官,其實是當(dāng)人質(zhì)。

吳曦一心想回四川掌兵,一直未得朝廷允許。韓侂胄欲興師北伐,令吳曦等來了機會。他向韓侂胄親信陳自強行賄,被任為興州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兼知興州、利州西路安撫使。回到四川后,升四川宣撫副使。

吳曦在臨安為官時,程松曾任知錢塘縣,是他的下屬。程松通過討好吳曦,攀上韓侂胄,官運亨通,以致位列吳曦之上。回到四川后,吳曦更不把程松放在眼里,調(diào)兵遣將,不向他報告,甚至隨意撤換他的衛(wèi)兵。

開禧北伐打響后,吳曦向四川北部及西北方向進攻,重點攻秦州。程松負責(zé)向東北方向進攻。

程松未遇強敵,進展順利。

吳曦盡出可戰(zhàn)之兵,卻在攻鹽川、秦州、鞏州過程中遭金軍強勢反擊,喪師數(shù)千。金軍繼而發(fā)動進攻,攻占和尚原、大散關(guān)及關(guān)外全部要塞。

金軍隨后在整個宋金戰(zhàn)線展開反攻,淮西、襄漢很快淪陷,南宋軍全面陷入被動。

川陜方面的金軍主力只有四萬余,不及吳曦兵多,金章宗決定軍事、誘降并用。他親自草詔,派人送到吳曦手中。金章宗先把吳玠、吳璘守蜀的戰(zhàn)功大大表揚了一番,然后“推心置腹”地說:自古威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你家專制蜀漢時間既久,宋廷已起猜忌,君臣已同路人。卿自視與岳飛哪個功大?岳飛威震南北,一旦見忌就被處死,你不害怕嗎?

金章宗的這番說辭抓住了吳曦的心理,聯(lián)想到岳飛的遭遇,吳曦“得詔意動”,萌生了投降想法。

金軍同時加強對吳曦軍的攻勢,先后攻占祐川城、天水軍、荔川、閭川、宕昌、西和州、大潭縣。又占領(lǐng)成州,直逼吳曦大本營河池。

吳曦令大軍焚毀河池城,退至青野原(今甘肅徽縣南)。他自己則從殺金坪退至魚關(guān)(今甘肅徽縣虞關(guān)),召集部將僚屬攤牌,決定向金朝請降,割據(jù)四川自立。

因事出突然,或者說太出人意料,當(dāng)吳曦在魚關(guān)會議上宣布叛宋自立決定時,他手下多數(shù)部將僚屬毫無思想準(zhǔn)備,均大驚失色,不知所措。有人勸吳曦說:“如此,則相公八十年忠孝門戶,一朝掃地矣!”吳曦回答道:“吾意已決。”

金章宗聞報后大喜過望,加封吳曦為蜀國王。吳曦獻出西和、成、階、鳳四州,金軍停止在川陜方向的進攻,集中兵力進攻兩淮和荊襄。

正在興元府的程松得知吳曦叛宋,驚慌失措,向米倉山方向逃遁,再由閬州(今四川閬中市)順嘉陵江逃到重慶。他乞求吳曦派人送來一筆錢,買船出蜀逃命。程松后被宋廷追究,貶死賓州。

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中說,吳曦天生反骨,曾被吳挺暴揍。這多少帶有演義之嫌。吳曦叛宋,絕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出的決定,而是他本人狼子野心、用兵秦鞏受挫、程松無力節(jié)制、金章宗誘降、宋廷對吳氏武將的不信任及他內(nèi)心產(chǎn)生的抵觸心理等因素引發(fā)的一種必然的結(jié)果。

開禧三年(1207)正月,吳曦在興州稱王,國號“轉(zhuǎn)運”,以隨軍轉(zhuǎn)運使安丙為丞相長史。把“轉(zhuǎn)運”當(dāng)作國號,這聽起來是多么滑稽可笑,大概,吳曦的內(nèi)心還是充滿忐忑的。

吳曦是韓侂胄派到四川的,韓侂胄原本指望他在西線有所斬獲,以減輕東線壓力,可是在緊要關(guān)頭,這個戰(zhàn)區(qū)副司令竟投了降,這對他而言不啻是晴天霹靂。他和寧宗親自給吳曦寫信,希望他回心轉(zhuǎn)意。

不過,誰也沒有料到,在宋廷還來不及軍事介入的情況下,吳曦之亂被迅速平定。

被吳曦視為親信的安丙表面附和他,內(nèi)心卻想著反正,并很快就與興州軍正將李好義、監(jiān)興州合江倉官楊巨源、吳曦部將李貴等人達成誅吳密謀。二月二十九日,吳曦稱王僅四十一天后,李好義持楊巨源偽造的朝廷密詔,率李貴、王換及親戚朋友等七十余人,乘黎明前闖入偽王宮,把吳曦殺了。

當(dāng)時,吳曦身邊有上千名親軍,卻無一人上前阻止。不要說千人、百人,哪怕只有十?dāng)?shù)人、幾人站出來為吳曦賣命,這些臨時糾集的人都不會有勝算。

時人就評論說:

夫吳氏當(dāng)中興危難之時,能百戰(zhàn)以保蜀,傳之四世,恩威益張,根本益固,蜀人知有吳氏而不知有朝廷。一旦(吳)曦為畔逆,諸將取之如取孤豚。

吳曦在四川宋軍中很有威望,但積威并非來自他本人,而是他的祖輩、父輩。一旦他叛變降敵,諸將殺他,就像殺一頭孤零零的豬。

安丙隨后令人處死了吳曦的兩個兒子,吳曦的親弟、偽利州東路安撫使吳曉及其他親黨,被宋廷任命為權(quán)四川宣撫使,主持四川軍政。南宋軍收復(fù)關(guān)外四州。興州是吳家將的大本營,為肅清吳曦的影響,宋廷改興州為沔州,將吳家將的家底——興州御前諸軍一分為二,分置利州副都統(tǒng)制。

安丙與吳挺有舊,兩次上書寧宗,力主對吳氏一族寬待。寧宗采其議,處吳曦妻、子極刑,剝奪吳挺官爵,其祖父吳璘子孫全部外遷出川,但念其功大,批準(zhǔn)保留吳璘廟祀。吳玠子孫免于株連,并主持吳璘廟祀。

吳家將三世為將,鎮(zhèn)撫四川,前后歷八十余年,這在武將遭忌的宋朝是很稀罕的事。吳曦之亂斷送了吳家將的三世英名,也令南宋的皇帝們覺得,他們的祖宗防范武將是何等英明。平亂后,宋廷加強了文臣統(tǒng)兵體制,享有便宜行事權(quán)的四川長官多為文臣。

文臣治蜀,效果并不理想。吳曦之亂固然可恨,但當(dāng)蒙古軍后來在四川肆意燒殺時,蜀人想必是會懷念那些能保家衛(wèi)國的吳氏武將。而如何在文治與武力之間找到某種平衡,始終困擾有宋一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荔浦县| 龙山县| 宣威市| 忻州市| 柘城县| 冀州市| 青川县| 昌图县| 信宜市| 密云县| 大庆市| 南宁市| 县级市| 永康市| 扶余县| 南华县| 准格尔旗| 舟山市| 永寿县| 娄底市| 龙陵县| 浙江省| 株洲县| 潮州市| 芒康县| 绵阳市| 应城市| 赤峰市| 常山县| 岑巩县| 岳阳县| 永安市| 邢台县| 紫云| 治县。| 巴里| 安阳市| 绍兴市| 保靖县|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