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救人、科研、科普一樣都不能少

時間:3月3日,地點:隔離艙,成功撤下體外膜肺氧合(ECMO)的老陳親手寫下“謝謝大家”。這一天,對于54歲的患者老陳和溫醫一院來說都非比尋常。1月31日,病情急劇惡化的老陳被轉到收治重癥患者的溫醫一院,重癥的治療手段都用上了卻無法挽救其岌岌可危的呼吸功能,體內的“廢氣”難以排出,二氧化碳分壓一直在93.1mmHg高線盤旋,命懸一線。怎么辦?依據診療規范,治療團隊為老陳建立了ECMO治療,一直到撤機前的整整10個晝夜,醫務人員和時間競跑,奮力搶救,老陳成為用上ECMO后還能成功撤機的溫州“第一人”,這樣的患者全國也為數不多。

隔離艙中老陳撤機后激動地寫下“謝謝大家”

這是生命的奇跡,也是溫醫一院重癥救治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的體現。首先,為了盡早發現重危患者,溫醫一院變被動為主動,組織6組專家,每日主動聯系溫州市下屬各縣市區,采取現場會診、遠程、電話等形式主動摸排重危患者,對重危患者,發現一例轉入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重癥患者因病情重、變化快,又缺乏特效藥,使得救治任務十分艱巨。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院士,在我們遇到困難時先后打電話給鐘南山、李蘭娟、王辰院士團隊和復旦中山醫院、華山醫院專家,及時給我們提供了遠程指導。”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領導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專家幾乎是每天與我們連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有3位專家直接在隔離病房參與救治。正是通過“省內外專家共商、一線二線的專家聯動、多學科專家合作”的模式,提高了危重癥患者救治成效。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攻關中科研和科普小組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醫院在救治開始很短的時間內就總結出“三個專家共識”和“一個專家觀點”。“我們的共識中提到CT是血常規、影像、發熱三個指標中最敏感的,這個觀點比武漢的專家早了一個月。”溫州疫情最嚴重時,群眾恐慌心理很嚴重,醫院主動及時與媒體溝通,參加浙江省政府、溫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以專業視角分析疫情,解除群眾恐慌情緒。組織撰寫科普文章51篇,經新華社微熱點、丁香園等平臺轉載,最高單篇閱讀量超17萬人次。

“疫情過后,我最想做的就是和廣大干部、員工一起,沉下心來,認真全面制定醫教研發展規劃,切實加強內涵建設,讓百年溫醫一院再綻放新的光芒。”

文/《醫師報》 王麗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易县| 阿鲁科尔沁旗| 洪洞县| 井冈山市| 都昌县| 加查县| 定西市| 马公市| 黄冈市| 灯塔市| 永春县| 莱州市| 西峡县| 洛阳市| 永丰县| 文登市| 濮阳县| 都昌县| 乌拉特后旗| 南投市| 长垣县| 韩城市| 武功县| 武宣县| 英德市| 巨鹿县| 永吉县| 华蓥市| 福安市| 深泽县| 虹口区| 景洪市| 望都县| 北海市| 财经| 西华县| 石河子市| 石城县| 崇阳县| 宜君县| 介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