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機構投資者一樣思考:散戶逆向投資策略實戰指南
- 黃佛森
- 547字
- 2021-12-09 11:47:11
1.4 “陽”—機構投資者出擊現大陽就是買入時
“陽”字,即先陽后陰。在逆向投資中最大的缺陷就是過早介入,等待時間過長,也許很多人在春天來臨前就把它賣了。為了規避這個風險,除了跟蹤基本面情況外,同時也要結合技術面的情況。突然出現大陽線或者連續幾天出現陽線,通常意味著有大資金或者機構投資者的介入,否則不可能出現放量上漲。出現這種指標時,可以開始介入關注的個股,跟隨大資金或者機構投資者。
散戶與機構投資者不同,由于規模相對較小,不受流動性的限制,買賣的動作不會對市場造成影響;而機構投資者,因為其資金規模相對較大,一旦大幅買入,股價就會大幅上漲,反之亦然。因此,散戶應抓住機構投資者的這個弱點,抄機構的底、借機構的東風。
如圖1.3所示,杰瑞股份從2014年以來連續下跌,一直弱于大盤,在2018年1月4日突然漲停,并且開始強于大盤指數,這就是所謂“陽”的體現,即機構投資者在買入的信號。因此對于逆向投資者而言,這就是強烈的買入交易信號,但是由于在行情前期,沒有形成市場足夠的關注度以及市場對上市公司能否上漲還存有疑慮,因此價格通常反反復復,在上漲過程中會出現縮量下跌,即“陰”的表現,這時投資者可以在支撐位上買入,這個支撐位為前期的密集交易區,通常是機構的底。

圖1.3 杰瑞股份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走勢圖
【圖片來源:萬得(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