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清華師者(110校慶)
  • 覃川主編 程曦 周襄楠 曲田副主編
  • 2695字
  • 2021-12-09 11:42:37

點燃學生的求知之火——記“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姚強教授

多年來,姚強在燃燒學領域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已經成為國際燃燒學界知名的學者。在姚強看來,自己的學科和教育有某種相通之處:“我是做燃燒研究的,能夠深切體會到火在人類探索自然與自身過程中的作用。在我看來,教育就是要點燃學生的求知之火。”

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姚強努力踐行這一育人理念,鼓勵、帶動學生們的學習和求知熱情。

姚強,新疆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熱能系教授。

啟迪智慧 與學生平等探索

“教育不僅關乎一個人的成長和成才,還關系到人類的前途和未來。”姚強深有感慨地說。在他看來,教育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引導,不能讓教育變成純粹知識的傳授,變成對已知答案的問題的解答。因此課堂不應只是知識的灌輸,而應以學為主,不只以教為主。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姚強認為教師應該具備跟學生平等探索問題的意識,“任何一個教師的知識都是有限的,他不是所有問題的權威,他要勇于承認即使是在最熟悉的領域,自己也會有未知的東西,需要和學生一同探索。”

姚強為學生們開設了三門課,其中一門是新生研討課——“能源科學研究中的失敗案例討論”。他希望通過這門課讓學生們一進入大學就能了解未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模式。在這門課上,他設計了多個環節,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提出問題、探索與實踐,甚至共同體會失敗的樂趣,讓大家成為“成功的失敗者”。

課堂上,有一種被他稱為“滾雪球”的學習方法。姚強把兩個學生分成一組,針對一個專門的問題,讓大家單獨進行一定時間的準備。準備結束后,先是小組內兩人討論,然后再和其他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不斷放大討論范圍,直到全班共同討論。“這個過程可以讓大家體會到,即使有相同的背景、相同的對象,最終究竟能達成多少共識,又會存在什么樣的差異。這有助于大家理解求同存異的過程是多么有趣,從而理解共同合作對于學習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當然,這不僅能開拓學生們的思維,也讓他們學會尊重別人。”姚強意味深長地說。

姚強與學生們暢談理想

姚強還會讓學生們大膽地去采訪教師。他選的題目讓人出乎意料——讓學生去采訪教師們失敗的研究經歷!“我想讓學生們通過采訪知道,有些事情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剛開始,多數同學都以失敗告終。其實多數人愿意談成功,而不愿談論失敗。“同學們應該預先理解這一過程的難度,作充分的準備,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溝通。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品嘗失敗的滋味,同時也從教師們的經歷中獲益。”姚強說。

因材施教 尊重學生的特長興趣

“每個研究生的特點都不一樣,因此不能用固定的模式去指導研究生。這是對教師的一大挑戰。”姚強坦率地說。

“年輕的時候,自己有很多想法,同時又有完成項目任務的壓力,很自然地會為學生設計好題目,對他們的指導也非常具體。”

后來,姚強發現了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天賦、積累和興趣。“有的學生適合做理論研究,有的適合實驗研究,而有的則適合工程研究,還有的人可能適合用計算機進行計算。”如果都用一種模式來指導和要求學生,學生的積極性和特長就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很難做出最好的成果。

其實這也是在學生的啟發下發現的。熱能工程系是清華最早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的院系之一,一位姚強指導的本科生提出喜歡太陽能,姚強就鼓勵他去探索。后來該同學希望繼續跟隨姚強讀博士,姚強說那就不能再做太陽能了,因為自己不熟悉這個領域。但是這位同學在嘗試了其他課題后,還是想堅持以前的愛好。“我尊重他,并讓他尋找這方面的研究跟我們專業之間的關聯。”后來,這位同學從太陽能電池的損失是熱這個角度入手,提出可以研究“光伏/熱”系統,從而進入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外一家公司的興趣,博士論文也做得很出色,畢業后直接進入了這家公司。”談及此事,姚強十分欣慰。

從此,姚強決定把教學方式從教師的具體規劃轉向尊重學生的個人特長與興趣。這一轉變收到了顯著成效。“我與同學們的關系,更希望是一種合作關系。我可能比你們多一些失敗的經歷和教訓,加上仍然保持全身心地投入與責任感,這是我與你們合作的‘資本’。但無論是創新能力、心中的期望、未來的發展,還是在任何一個具體的研究課題上,你們都應強于我。你們需要超越的很多,而最需要超越的是你們自己。最期待的是,你們在埋頭拉車抬頭時,發現已在高山之巔。”姚強這樣寄語學生。

引導鼓勵 把夢想作為前進動力

大學校園里,很多學生都會對未來感到迷茫和困惑,姚強幽默地說:“有困惑是很正常的。對我來說早就應該‘不惑’了,可如今我還是有很多困惑。”他指出:“關鍵是要有勇氣去探索,要勇敢地往前走。”

“我覺得,不斷地獲取知識,任何時候對你都可能有幫助。迷茫是年輕人常有的一種狀態,不明白就去探索。人生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困惑是探索的動力。”姚強說。

在姚強看來,同學們都應該從“小”做起。“如果將科學研究比作蓋房,倘若人人都不喜歡做磚瓦,只想做那個最終把房子蓋起來的人,就無法蓋成真正的房子。科學的大廈需要大家共同搭建,每個人都要實實在在地作出貢獻,重要的是獨特而不重復,哪怕是微小的一點。”姚強強調說,“每個人都是有特色的。所以就要從最小的事情出發,抓住自己的優勢,踏踏實實地往特定的方向發展。”

姚強還講述了發生在他身邊的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在上大學填報志愿時與父母發生了沖突。父母不同意她的選擇,覺得她選擇的那個專業“沒有前途”。但他們最終卻被她的一句話說服了,這句話是“追尋你的夢想,追隨你的熱情”(follow your dream,follow your passion)。“一個年輕的孩子能有這樣的想法難能可貴。”姚強希望同學們勇于堅持自己的夢想,多去嘗試。“一個沒有夢想、缺乏激情的人是令人遺憾的。清華學子肩負著將來建設祖國的重任,更應堅定理想信念,明確人生目標,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

對姚強來說,跟學生們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事情,“他們會給我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創新和驚喜。那是一種享受。”

提起學生們,姚強堅定地說:“我對中國年輕的這一代是越來越有信心,他們比我們這一代擁有更多的自由,擁有自己的理想。他們思考和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這正是未來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我相信他們的未來會比我們更好。”姚強的目光深處,盡是期待。

曾有一位學生這樣作文描述他的恩師姚強:

“面對姚老師,你會看到樸素踏實,看到謙謙君子,學者風范;與他交談,你將感受到嚴謹和專注,感受到科學家的敏銳和工程師的直覺;跟他做事,將體會到果決的判斷、高效的執行,體會到責任在肩的壓力和引領潮流的激情;當你和他成為朋友,便會發現自己的人生已在潛移默化中又上了一個臺階。”

學生記者 孟祥夫 李東雅 許亞偉

2013年1月4日《新清華》刊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州市| 本溪市| 涞源县| 平江县| 南丹县| 交城县| 马鞍山市| 蓬安县| 红安县| 五寨县| 贺州市| 孝义市| 叶城县| 西丰县| 贞丰县| 汉川市| 安图县| 体育| 潜江市| 昭觉县| 福鼎市| 承德市| 金山区| 威信县| 辽阳县| 喜德县| 朝阳市| 贵港市| 西城区| 宿松县| 嘉鱼县| 东安县| 砚山县| 板桥市| 松江区| 保康县| 佛学| 岑巩县| 广汉市| 西安市|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