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炭火教授”趙家和(110校慶)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
- 4045字
- 2021-12-09 11:32:58
畢生釋放光與熱
——深切緬懷趙家和老師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辦公室 執筆:萬軍
趙家和老師健在時,我對他所知不多,盡管那時我在清華經管學院校友事務辦公室工作,我也只知道他曾擔任學院副院長,是一位看起來很普通的退休教授。2017年,趙家和老師已經去世5年,經管學院黨委報道并組織師生學習他的事跡,當時我與幾位學生訪談了趙老師在大學時的同窗和后來工作時的同事,又翻閱了大量資料,才對他的生平事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我心中,趙老師的形象立體生動起來。
結緣清華,積厚成器
趙家和老師是地道的清華子弟,人生之初結緣于清華、求學于清華的堅實厚積,奠定了他一生的方向,也使他成為一位器識不凡的清華人。他于1934年9月21日出生于清華園新南院(即今新林院)21號。父親趙鳳喈,字鳴岐,是著名法學家,1933—1949年任教于清華大學,抗戰期間在西南聯大執教并擔任法律學系主任一職,隨校返回北平后任清華大學新設法律系主任,兼清華研究院法科研究所政治學部主任。1937年,三歲的趙家和隨父母南遷至云南昆明西南聯大,1940—1945年在昆明粵秀、峩崀等小學學習,1945—1946年在西南聯大附中學習,1946年隨家人遷回北平。1946—1948年在燕京大學附中就學,1948—1951年入讀北京四中高中部。
1951年9月,趙家和考入清華大學電機系,大二時,他因兒時對無線電的癡迷而選擇轉入新設立的無線電工程系。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大一時實行百分制,他的各科成績平均為優良等級(80分)。大二至大四評分改用五分制,他所修課程的絕大多數—27門均獲滿分五分,僅有3門為四分。1954年,他榮獲清華大學首屆學習優良獎。1955年大學畢業時,他因品學兼優,獲得清華大學首屆“優秀畢業生”獎章。除了學業上成果豐碩,他在社會工作、學生工作等方面也表現突出。他從中學起成為無線電愛好者,對無線電應用的諳熟達到了相當水平,大三時,即1953—1954年,校學生會聘請他擔任學生會廣播技術組組長。一年內,他腳踏實地,不辭辛苦,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務。由于各方面表現突出,同學們一致選舉他擔任班長,并親切地稱呼他“趙頭”。1955年畢業前,他所在的班級被評為“校先進集體”(全校最高榮譽)。
畢業之際,趙家和對自己的未來從未抒發過弘誓大愿,但他在學習中的自強不息、發奮進取,社會工作中的歷練,校園生活的陶冶,都為他日后參加工作、為社會作出巨大奉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工作中,他總能自然而然地做出恰當的抉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開創初期的院黨委書記邵斌老師如今回憶起趙家和的那段歲月,曾做出如下評價:“回頭看,他正是在他的人生之初——少年青春之際,就把他那聰明的頭腦和旺盛的精力,專心致志地用到基礎知識和專門業務的學習上了,并且達到了優異的程度,這為以后不論在哪一個崗位上,他都能開展起創造性的工作,打下了深厚而堅實的基礎,并形成了他的那種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無私奉獻的價值取向,以及求真務實的思維方式。這樣的人,不正是新中國建設最急需的人才嗎?他的這個成功的開始,幾乎就是他整個人生成功的一半!”
情系教育,釋放光熱
在此后四十三年(1955—1998年)的教書育人生涯中,趙家和老師在清華大學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釋放光和熱。1955年6月,他畢業后留校任教,先后在無線電系、電教中心、科研處、經管學院等多個院系和部門工作。1955—1977年在無線電系工作期間,于1960年被聘為講師,講授《無線電材料》等課程,還曾擔任實驗室主任等職。1961年12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后,他先后在江西鯉魚洲農場、清華綿陽分校工作。1977年,他調到電化教育中心,不久后擔任電教中心副主任,負責全校電化教學的建設,開拓新興的電化教育工作。他英語水平很高,在電教設備訂貨、驗收、隊伍培養及翻譯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79年,他調至科研處,并被聘為副教授,先后擔任科研計劃科科長、科研處副處長,從事科研管理,負責全校科研設備的管理和采購。1983年,世界銀行向教育部提供了一筆無息貸款,由于諳熟專業、精通英語,他受命前往美國選購計算機等先進儀器設備,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1984年,清華經管學院成立。1985年,趙家和老師調至成立不久的經管學院,并被任命為院長助理兼管理信息系統系主任。1986年,他被任命為經管學院副院長,1987年又受命兼任國際貿易與金融系主任,1989年被聘為教授。在任期間,他對經管學院的學科布局和發展,特別是對金融學科的發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在漫長的歲月里,趙家和老師始終從祖國的建設需要出發,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分派給他的工作跨越無線電、計算機、經濟管理等多個專業領域,充滿挑戰性和開創性,他不斷放棄已有建樹的業務,欣然接受新的任務,并做到“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在每個崗位上都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成績。正如原經管學院黨委書記陳章武老師所說,趙家和老師“從無線電、計算機再到經濟金融,始終站在學術潮流前沿”。教書育人是他一生的理想追求,他的課程理論聯系實際,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內容豐富新穎,善于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深受學生歡迎。而他“最高興的時候”就是“講一個問題,別人聽懂了”。他為人師表,關愛學生,熱心幫助學生成長,其治學態度和長者風范受到學生和同事們的尊敬與愛戴。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姜勝耀稱贊趙家和老師是“一位有擔當、有風骨的知識分子”,不僅是“教育的靈魂”,還是“時代需要的脊梁”。
愛國奉獻,炭火不熄
1998年,趙家和老師退休,因畢生從事教育,很快便萌生了對貧困學生捐資助學、雪中送炭的想法。通過積攢資金、積累經驗、實地調研(包括一次次擠919路公交車去北京延慶調研)的充分準備,他于2006年正式開始實施助學計劃。到2010年12月底,他將個人積蓄和退休后在國內外高校、企業講學的收入所得,以“一位清華退休老教授”的名義,先后資助學生近一千人次,共支出助學金210余萬元。2009年7月,他在體檢中查出了肺癌。2011年3月因身體狀況日趨惡化,他找到往日的學生兼同事陳章武老師,把自己名下節衣縮食積攢的1409萬元畢生積蓄委托給他,請他幫助籌建助學基金會。2012年2月,甘肅省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正式成為在民政部門注冊的非公募基金會,趙老師的捐贈終于成了基金會的資產。
2012年7月22日,趙家和老師去世。去世前他決定捐獻遺體,他把自己“捐了個干干凈凈”,實現了他“求仁得仁,了無遺憾”的夙愿。去世迄今已過八載,趙家和老師雖不留名,但他將自己畢生積蓄傾囊獻出、將自己一切毫無保留地奉獻社會的事跡已廣為傳誦,產生了強烈的社會震撼。趙家和老師的一生從心系清華教育事業到心系國家扶貧戰略、復興大業,他所開創的公益事業及其中蘊含的公益思想符合新時代要求,必將得到更多人的學習、繼承與弘揚。他身后,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在理事長陳章武老師的帶領下,正在資助越來越多的寒門學子,基金會的助學行動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響應,各界愛心人士紛紛加入,捐助范圍和捐助規模都在不斷擴大,已形成顯著的社會效應。
趙家和老師的一生猶如持續釋放光和熱的炭火,燃盡了自己,溫暖了寒門學子。這燃燒了一生的炭火源自哪里?源自于他深植的清華情結,源自于他所踐行的“愛國奉獻”的清華精神,源自于他“時刻把黨的利益和需要作為自己努力目標”的錚錚入黨誓言。對于祖國和人民,他始終深藏著一份深沉而雋永的愛。正是他這種滿腔的愛國情懷,在教育生涯中,匯聚成了像炭火般無私奉獻的強大精神支柱和巨大的動力源泉。他做到了,以自己畢生的一切投入到對社會、民族、國家有意義的事業中去。他出生于斯,生活于斯,學習于斯,工作于斯,而今天,我們要紀念他,緬懷他,讓從他身上釋放出的光與熱源源不熄,去溫暖更多的人,去照亮這個社會。
萬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中心資深編輯。

1934年9月21日,趙家和出生于清華園。圖為幼年時在清華園新林院21號的家中留影。

兒時的趙家和。

小學時期的趙家和。

抗戰時期趙家和與父母在昆明合影。

1951年,16歲的趙家和考入清華大學電機系學習,1952年轉入新成立的無線電系,大學四年擔任班長,同學們親切地叫他“趙頭”。圖為趙家和的學籍卡。

趙家和學習認真、成績優異,很多課程獲得滿分。圖為就讀時的成績單。

1954年,清華大學設立學習優良獎、優秀畢業生等獎勵。趙家和榮獲首屆學習優良獎狀。圖為1954年10月12日《清華公報》上刊登的獲獎名單。

1955年趙家和大學畢業。憑借在校期間優秀的表現,同時獲得學習優良獎、獎學金和優秀畢業生三項獎勵。圖為1955年10月20日《清華公報》刊登的獲獎名單。

1955年,趙家和留校在無線電系工作,1960年被聘為講師,講授“無線電材料”等課程,還曾擔任實驗室主任等。圖為在無線電系工作時的照片。

1969年,趙家和被派往江西農場,后又到四川綿陽分校工作。圖為他1971年從江西回北京的路上,途經井岡山黃洋界留影。

1961年12月,趙家和在無線電系工作期間,由李章華、茅于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7年,趙家和調入新成立的電教中心,不久擔任了電教中心副主任,負責全校電化教學的建設。

1979年,趙家和被聘為副教授。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圖為70年代趙家和全家在清華園合影。

1979年,趙家和被調至科研處,先后擔任科研計劃科科長和副處長,從事科研管理。圖為1983年赴美購置計算機及培訓時留影。


1985年,趙家和被任命為經管學院院長助理兼管理信息系統系主任;1986年,被任命為經管學院副院長;1987年,受命兼任國際貿易與金融系主任。

趙家和在國際金融、投資學、公司財務等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圖為他參與編著的《當代金融市場》一書。

1986年校慶與陳岱孫(左二)等合影。

1987年10月20日,趙家和(左二)參加祝賀陳岱孫執教60年暨陳岱孫經濟學獎學金頒獎會。

1988年在波士頓與胡祖六、李稻葵合影。

1988年在紐約與汪潮涌合影。

1988在美國講學時與學生合影。

趙家和(后排右二)向學生頒發社會實踐獎狀。

1991—1992年在UT San Antonio做客座教授。

1995年在香港參加國際學術論壇,發表關于中國經濟的講演。

經管學院師生老館前合影。前排右四為趙家和。

2002年,趙家和夫婦在美國與碩士畢業的女兒趙蕾合影。

趙家和生前一直使用的“嗡嗡響”老式橫放計算機主機。

趙家和生活簡樸,幾件衣服春夏秋冬幾十年。

攝影是趙家和唯一業余愛好,卻一直和家人合用一臺非常普通的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