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炭火教授”趙家和(110校慶)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
- 2208字
- 2021-12-09 11:33:02
感謝生命中的縷縷陽光
胡艷月
在我的生命中,爸爸媽媽從我呱呱墜地就呵護著我,是我生命中的第一縷陽光,這縷陽光伴隨我成長;我的老師教我知識,引導我做人,是我人生中的一縷陽光;我的親朋好友在我困難時幫助我,在我失敗時安慰我,在我的生命里灑下縷縷陽光。還有這樣一些人,我們從未謀面,我們不曾相識,相隔千山萬水,而他們無私奉獻,在我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在我的生命中照進了縷縷陽光。這些人就是興華基金會的志愿者。他們資助山區的孩子改善上學環境,他們為孤苦伶仃的老人送去關愛,他們幫助留守兒童們健康成長……他們心中有陽光,心中有大愛,心中有國家和人民。清華大學趙家和爺爺就是這其中的一員。我很幸運,得到了趙家和爺爺和其他志愿者的幫助,在我的生命中照進縷縷陽光,讓我在黑夜中迷茫的時候看到閃爍著的希望。
我出生在甘肅省靜寧縣的一個小山村,從小家庭并不富裕,但衣食無憂、其樂融融,我像所有的孩子一樣享受著這樣無憂無慮的日子,學習成績也還不錯。我以為這樣的日子會永遠持續下去,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在我15歲那年,爸爸由于意外事故去世,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媽媽肩上。媽媽在悲痛中一蹶不振,持續幾年臉上沒有出現過笑容,時不時還說一些尋死覓活的胡話、亂發脾氣。弟弟年幼不懂事,面對這樣的家庭狀況,每天戰戰兢兢,逐漸變得沉默寡言。
我不相信這就是我的家庭的現實,悲傷時在心里把這看作一個夢,認為夢醒了就好了。悲傷過后,面對實實在在發生的這一切,我抱怨過這個世界的不公平,我抱怨過這個世界的殘酷,懷疑過自己的人生。但是,我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責任:我要撐起這個家,要去安慰媽媽,去開導她,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讓她高興,看到活下去的希望;我對媽媽更加依賴,讓她覺得我和弟弟需要她,因為我真的很害怕她的胡言亂語會成真,害怕她會拋下我們而去。我也要開導弟弟,督促他學習,關心他的成長。
但我畢竟是個孩子,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得那么好,我也有想放棄的時候,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我的中考成績不理想,沒有進入理想中的高中,因此悶悶不樂。
高中時,我離開了家,第一次住校,擔心家里,更擔憂高中的花費。學費、住宿費、生活費,開支一下增加了很多。這些都讓我在學習時分心,對生活失去信心,對未來產生迷茫。
在我人生第一次走向低谷的時候,興華助學基金會伸出了援助之手,使我有了未來的目標和方向,有了前進的動力。我弟弟上高中后也同樣得到了興華助學基金會的資助,通過參加座談會和基金會組織的冬令營活動,弟弟也成長了許多,對自己的未來增添了信心,學習更加認真了,也逐漸變得樂觀起來。基金會幫助我們家走出了困境,也給了我們精神力量,讓我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還有許多像我和弟弟這樣的學生,因為趙爺爺和其他基金會志愿者的幫助,而有了不一樣的明天。
興華助學基金會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寒門學子。趙家和爺爺生前對陳章武爺爺說過:“我們沒有多大本事,‘熱鬧’的地方就不去了,要做就做些雪中送炭的事。”在經過實地調研之后,他們選擇了甘肅省的寒門學子進行資助,“困中選優”,選擇甘肅貧困地區的優秀中學、寒門學子中的上進學生進行資助。
基金會里沒有全職人員,他們都是志愿者,被趙爺爺的愛心感召,共同經營這項愛心事業。陳爺爺和基金會的叔叔阿姨們每年都會不顧舟車勞頓來我們學校,給我們發助學金,開座談會,解決我們的疑難問題,講他們自己的故事,講趙家和爺爺的事跡,講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我們選擇大學、選擇專業,也給我們講一些我們所不知道的新東西。他們不僅給了我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滋養了我的心靈,讓我的人生照進縷縷陽光。
趙爺爺一生三次改行,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成一行,行行都出色。叔叔阿姨們分享自己成功的故事,我看到了他們成功路上的堅持與奮斗。這讓我知道,成功的背后需要努力,你的努力決定你的高度,一味地埋怨不會有好的結果,自己的人生是自己奮斗出來的,我也需要有自己的目標,并且要堅定地去實現。愛心志愿者提供的無私幫助,讓我的眼界更加開闊,看到了小山村以外的大世界,也讓我變得更加自信,讓我有了新的奮斗目標,不再是得過且過,而是追求更好,我在心底里,定下了自己的大學目標。在高中的日子里,在這些信念的陪伴下,我爭分奪秒,迎難而上,我的心路歷程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在進入大學后,我繼續接受了興華基金會的資助,陳爺爺、吳奶奶和其他愛心人士還組織我們與北京地區的受資助大學生聚會。參加聚會的同學紛紛發言,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我們每年還會給資助人寫信匯報我們的學習生活狀況,分享我們的故事,并且致以感謝,希望讓愛心人士看到我們的進步。
助學,是筑夢,更是鑄人。興華助學基金會幫助我們完成學業,圓了自己的大學夢,通過座談會和各種活動為我們提供成長的平臺,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天地,在實現當前目標時有了更遠大的理想,使孤寂的靈魂掃去陰霾,有了得以成長的土壤,使我們成為有理想、有責任、有愛心的新青年。
作為受資助的我們,要學習趙爺爺和其他基金會的志愿者,把這份愛傳遞下去,盡管自己的力量很微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未來的我希望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貧困學生,鼓勵他們積極向上,幫助他們完成自己的學業,幫助他們塑造自己的人格。更重要的是,教育我未來的學生學習趙爺爺的無私奉獻精神,把這份愛與溫暖傳遞下去。
胡艷月,2017年畢業于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文萃中學,考入北京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