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農之夢——一周掙了800元
我在民航公司實習順利,而且學習過程中記錄了大量筆記。圍繞這套新系統和新技術太好做文章了,隨便拿一個點出來都可以大書特書,以至于1997年春節后沒多久我就把論文寫完了。當大部分同學還在為論文苦苦奮戰時,我考慮的是改二稿、三稿的問題。
4月底,同學看我閑得發慌,又給我介紹了一個勤工儉學的機會,還是師兄博彥的公司。他們需要找人寫一個程序,從數據庫中讀出中英文兩組數據,人工校對后,再寫回數據庫。使用的數據庫文件是Access。眾所周知,這是Microsoft Office的一個組件,可以進行腳本編程,文件結尾是mdb。主管經理是王師兄,也是我們學校畢業的,暫且稱他為“二師兄”吧,他是我們心中博彥公司的第二號人物。二師兄說,一個月要把這個程序做出來,提高目前翻譯校對的效率;做不出來的話,一分錢沒有。因為工作本身可以不用這個工具,但如果有了此工具,分工上可以更清晰,進行流水作業,會大大加快校對速度。我猜想博彥應該承接了更多的外國公司本地化的任務,所以才需要這么一個工具。
怎么在一個軟件中打開mdb,用openDatabase還是Ole對象方式?師兄建議我使用C語言作為編程語言,因為他知道我熟悉C語言。但這種界面交互比較多,又要快速迭代地開發。VB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是面向事件的編程模式。“學過C++,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找了一本VB編程的書,看了一天,加上原來在實驗室也試過,就直接上手了。文字標簽用來顯示原文,文本框用來顯示譯文并可以修改,點擊“打開”按鈕就可以打開需要翻譯校對的數據文件,此外還有數據記錄條數展示,以及上一頁、下一頁、跳轉到第×××頁的翻頁功能。再加一個狀態標志顯示,凡是保存過的記錄狀態設置為“1”,每次修改記錄時都重置狀態為“0”,避免多次保存。
經過反復調試,屢試不爽,我叫二師兄過來看看,將各項功能逐一演示。他很詫異我僅用10天就完成了任務。本來計劃給我500元勞務費,卻給了我800元,讓我再增加點兒功能,那也就是半天或一天的活兒。整個項目順利地通過了驗收。
我記得1997年我老爸在山區的國企月工資也就300多元,800元在當時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個大數!揣著用信封裝著的800元,在騎自行車回學校的路上,我笑容綻放。這次我請介紹人吃了一頓大餐。這是我大學里掙錢效率最高的一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是那位同學在我的大學紀念冊上的留言。他非常優秀,如今在華為公司已經做到比較高的職級。
這次的經歷讓我認識到,我是可以創造價值的人,只要給我機會,我就竭盡全力。
碼農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自我鎖定,我的價值在編寫代碼的過程中得到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