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不可能輸
書名: 大明王朝:我發現了新大陸作者名: 冬初十本章字數: 2058字更新時間: 2022-01-16 20:00:00
各人體力有差異,遇到難走的路,再逢上加急趕路,一路上掉隊的也不是沒有。
不過每日清點人數,從天啟城出來到現在,倒是還沒有出現掉隊或逃跑的。
老劉人不錯,很健談,王英與其相談甚歡。
雖然差著年紀,論起來,都能當他爸爸了,但老劉還是與其兄弟相城,倆人也是老哥老弟的這么叫著。
老劉出身不錯,畢竟窮文富武么。
練武不是你一個人每天扎扎馬步,打兩下拳,舞兩下棒子就行了。
這里面的技法套路,都要師傅教,不然的話,就是練一輩子都是門外漢。
另外練武需強體魄,練武先練功么,練功就少不了要多吃肉。
但凡是吃的少了吃的差了,營養跟不上,底子就打不好。
甭說練武了,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紀,能有錢健身,能請得起教練的人有多少?
哪怕是最便宜的教練,一節課都得一二百,找個好的最起碼五百起步。
每個月吃食營養,最便宜也得幾千。
就是那些做教練的,甚至是參賽拿獎的,也多是為愛發電,掙錢的還是少數。
練武,比起健身,那是只多不少。
當然,練著玩兒是一回事兒,想練好了那是另一回事兒。
休停的時候,王英跟老劉過過招,說實在點兒,一兩招過不去。
王英身強體壯,也會些拳腳,就是前世,也是尋常三五人不含糊。
可別看老劉歲數大了,看著不高人還瘦,但這身手,可真了不得。
這還是沒動兵器。
以前,王英只覺得有些練家子說自己能打幾十個是吹牛,現在看,倒是真有點兒意思。
至少,老劉打他王英十個不成問題。
王英覺得,自己能打三五個,老劉打他十個,那也等于老劉能打幾十個。
當然,這是胡算,當不得真。
不過老劉能打,這確實沒得說。
雖不如玄幻小說中的飛天遁地,也沒有仙俠故事里的以氣化劍,但本事,是確實有的。
至少,不應該跟他一起在這兒當一個大頭兵。
王英的目光開始在軍營里盤旋。
此次出征,他安置了不止一具分身過來,都是普通士卒。
有步兵,有騎兵,有陷陣營的,有燒火做飯的。
獻慜治下的大明軍伍制度嚴格,對人員篩查都十分仔細。
就算是他,安插進來幾個普通士卒可以,但若是想要直接讓這分身當官,那就有些難度了。
畢竟履歷得存在啊。
你參加了什么戰爭,什么時候打的,收獲幾顆人頭,都有什么功勞,等等等等,都很難作假。
當然了,王英作為皇帝,真要想提把誰,也就是一句話的事。但就是這句話,也得找個由頭才行。
而且,王英也知道自己的本事,治國倒是已經干了一年了,可行軍打仗還沒有過呢。
自己那點兒本事,僅僅局限于紙上談兵。
戰場變化瞬息萬變,只做個大頭兵,跟著指揮走還好說,讓他當個指揮者,那可就費勁了。
起碼,也得打過幾仗,有些經驗之后,再酌情升職。
其實,這也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
這世上沒有生而知之的人,什么都得學。
當然了,韓信那是個例外。
這個窮困潦倒的軍事家,王英至今不明白他是怎么來的那一身能耐。
一個軍神般的任務,窮苦出身,又不知師承,一出山就能有統領三軍的本事,還說什么“韓信用兵,多多益善”,簡直是匪夷所思。
王英甚至考究過韓信的師承,可觀其履歷,實在是想不出來。
倒是有人對他的師承有過猜測,但王英并不認可。
也就是說,至今,韓信怎么獲得的這一身能耐,還是個懸案。
除非他是白起轉世。
除此之外,王英也想不出還有什么能讓這樣的人擁有如此才能。
“小子,現在好點兒了吧。”
“嗯,好多了,這藥挺好用的。”
兩日前,王英行走還是小心翼翼,一瘸一拐。
用了老劉頭給的藥膏,腳上也結了痂,很快就生出了繭子。雖然還有些不舒服,但至少比疼著要強。
“嘿嘿,那是,這可是老劉祖傳的金瘡藥。”
“龍眼嗎?”
王英知道,古時候的金瘡藥,許多是龍眼核曬干后磨成的粉,這玩意兒止血療傷效果很好。
“那可不一樣,那種尋常貨色,跟咱這可比不了。”老劉賣了個關子,可沒告訴王英這配方里都有什么,看起來頗為得意。
王英也沒追問,總不能人家好心給你用藥,你卻覬覦人家的配方。
這說不過去,就算是以“多數人的利益”來道德綁架都說不過去。
這些天來,每日的工作,除了行軍開路就是安營修整。
這里本沒有路,或者說沒有官道。
有些地方是草地有些地方是叢林,有些地方是溪水有些地方是泥沼。
總之,不會有很好走的路。
不過一路走到哪里,他們這路就要修到哪里。
最前方有一支隊伍,專門負責清除路障,一般的樹杈和荊棘,他們清理就可以了。
后面一萬多人的隊伍,只要排好了隊走過去,這路基本上就平了。
如果是讓樹給擋住了,那就把樹砍了,留一道十米寬的大路。
一路開過去。
有溪流呢,就臨時造橋。
有泥洼,就給它填平。
總之,逢山開山,遇水填水。
進度上,多少會慢一些,畢竟沒有現成的路。
之所以要修路,許多普通士卒不懂,但凡能看懂的,也不至于做一個大頭兵了。當然,這么說有些絕對,至少,能看明白的這些人,都還是有不錯的發展潛力的。
“王小子,你知道為何這一路上都要修路么?”老劉頭忽然問道。
“不修路,運送物資戰俘不方便。而且,修自家的路,不是應該的么。”
王英的回答,并不讓劉啟元感到意外。剛才,他也只是臨時生出了考一考王英的心思。到底是老輩人,看到不錯的后輩,就想提攜提攜。
格局這東西不是說的,而是潛移默化下影響的。
“好小子,口氣倒是不小,仗都沒打,你就把這都當成自家地了?”劉啟元打趣道。
王英搖搖頭,平淡道:“這仗,沒有輸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