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自己身體拖不到劉如意成年,就只能接受劉盈為太子的既成事實。怎么安排才能保劉如意母子平安就是剩下時間劉邦需要考慮的問題。第一步,讓太子當眾發誓要保劉如意母子平安。
“盈兒呀,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不易,父皇年紀大了,將來你不要意氣用事,一定要保住得之不易的江山呀!”劉邦在朝堂上對劉盈說。
“父皇放心,我一定牢記你的話,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以江山為重,都不意氣用事。”劉盈說。
“外姓人不可靠,非劉姓王都反了,保天下還是要靠自家人,要靠自己的親兄弟。你明白嗎?”劉邦說。
“孩兒明白,我一定記住父皇的話,愛護、依靠兄弟。”劉盈說。
“答應我,以后你要善待如意母子。”劉邦說。
“父皇放心,孩兒一定善待三弟母子。”劉盈說。
“任何時候,任何情況?”劉邦問
“我,劉盈,對天發誓,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善待三弟母子。否則,否則……”劉盈說。
“好了,好了。父皇我相信你,你們也相信太子,是不是?”劉邦說。
你們不是不讓我換太子嘛,那太子發誓你們也表個態吧。
“臣相信太子。”
“太子一定會善待趙王母子。”
“太子仁厚,臣擔保,太子一定會善待趙王母子。”
……
“太子仁厚,臣等擔保,太子一定會善待趙王母子。”最后大臣們齊聲說。
趙堯年少,但很有才能,御史大夫周昌任用他為長史(相當于秘書長),掌管御史衙門的符璽。周昌好友趙人方與公對周昌說:“君之史趙堯,年雖少,然奇才也,君一定要提拔他,將來他能接替君的職位。”
周昌笑說;“堯年少,刀筆吏耳,何能至是乎!”
周昌能夠擔任御史大夫是因為皇上起家時周家就跟隨皇上南征北戰,是自己的兄長拿命換的。一個文人,什么背景也沒有就想爬上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稱三公,皇上之下最大的官),想一想都可笑。
周昌覺得趙堯沒有背景,不提拔推薦,趙堯沒有任何表示,照樣兢兢業業為周昌工作,將工作做得井井有條,但心中卻記住了。
雖然太子當眾發誓了,劉邦還是不放心,常常獨心不樂,突然悲歌。群臣知皇上擔憂什么,但都裝不知道,不敢出聲。
唯獨趙堯在皇上突然悲歌時上前問:“陛下之所以不樂,是不是擔心趙王年少,而戚夫人與呂后有矛盾,陛下萬歲之後趙王不能自全?”
劉邦說:“是。我擔憂的就是這個,但是又沒有辦法。”
趙堯說:“陛下應該為趙王選一位身份高貴強相,呂后、太子、群臣敬重、忌憚的才可。”
劉邦說:“你說得有道理。我也是這么想的,但是群臣中誰具有此品質呢?”
趙堯說:“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堅忍質直,且自呂后、太子及大臣皆歷來敬重、忌憚之。獨昌可。”
反對換太子最堅決、最勇敢、沖在最前面的就是周昌,不要說呂后、太子及大臣,我都敬重、忌憚他。這個主意好。劉邦說:“善。”
於是劉邦召周昌,對周昌說:“這一次我一定要麻煩公,公一定要為我做趙王的丞相。”
周昌一聽當場就哭出來了。周昌一邊哭,一邊說:“臣打陛下沛縣起義時就跟隨陛下,陛下為什么半路上將我拋棄,將我降為諸侯臣下呢?我不去,哪也不去,我要一直伺奉陛下。”
好你個周昌,你是不愿意降職嗎?你是不敢說不愿意承擔責任,期期不奉詔的勇氣那里去了?既然你不說破,我也不揭破。
于是劉邦說:“我知道左遷(降職)委屈你了,但是我實在擔心趙王,念非公無可,公委屈自己也一定要去!”
“可是,可是……”周昌結結巴巴了半天也沒有可是個所以然來。
“放心,朕會補償你的。”劉邦說,“徙御史大夫為趙相,賜萬金。”
“這不是錢的問題,這是”周昌說。
“嗯。”劉邦不等他說完,立刻板起臉瞪眼打斷他。
周昌這時恨不能縫上自己的嘴,誰讓自己當初大嘴巴,期期艾艾說“臣期期以為不可,臣期期不奉詔”的話。太后只跪謝自己,沒有跪謝過別人,現在也只有明知山有虎,硬向虎山行了。
周昌低下頭沉默了一會,后退兩步,跪下磕頭說:“謝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