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投靠項梁
- 呂后演義
- 琦琦熊
- 2431字
- 2021-12-22 15:55:10
秦國剛統一沒有多久,戰國七雄在人心中的烙印還沒有消散。除了最弱的韓國,暫時還沒有人稱韓王,楚、燕、趙、齊、魏皆自立為王。沛縣雖然物產豐富,但原屬于宋國,處于楚、趙、齊、魏交匯地帶,不是各國的中心區,起義軍在中心區的爭奪還沒有塵埃落定,對邊緣區的爭奪暫時還忙不過來。沛縣周邊沒有重兵,既沒有起義軍的影子,也沒有秦國的重兵。給了劉邦快速發展的機遇。劉邦自立為沛公后,馬上向西進攻,拿下了豐邑。
秦泗水郡守得知沛縣反叛的立即組織兵馬進行平叛。在秦泗水郡守的眼里劉邦不過是一個賊寇而已。為了全殲叛軍,秦泗水郡守張壯制定了東西對進戰略。沛縣位于單父縣——薛縣大道上。郡守令郡監曹平率領一部從西面佯攻豐邑,吸引劉邦西援,自己率領主力從東面趁虛而入,進攻沛縣。拿下沛縣后再在豐邑城外合圍劉邦,省得攻城麻煩。
內地郡軍隊編制本來就少,楚、趙、齊、魏烽火連天,又抽調走大半。不到一千人還要分兵,真不把劉邦當一盤菜。想必是認為劉邦那些烏合之眾,攻擊力弱,拿西路軍沒有辦法。
郡監曹平率先向豐邑發起了進攻。將豐邑團團圍住。劉邦對此非常重視,本作初戰必勝原則,殺雞用牛刀,傾巢出動。兩軍一見面,劉邦就率領他的哥們率先發起沖鋒,后面緊跟著百余碭山逃亡者,再后面是數千拿著各式各樣武器的民眾。農具也是武器,可以鋤地也可以鋤人。
劉邦哥們包括薛縣抓強盜的兄弟,縣里的捕快和獄卒。都是抓過強盜,甚至殺過人的壯士。逃亡者在碭山逃亡過程中,接受了準軍事化訓練,大多數人成為合格的獵戶,獵戶的戰斗力可比農戶強多了。
郡監曹平沒有想到義軍戰斗力這么強,一上來就發起這么猛烈的進攻,特別是樊噲,大菜刀舞起來,沒有人接得住。
烏合之眾硬碰硬不行,打敗了跑得比誰都快,打勝了跟進追殺,烏合之眾還是很有戰斗力的。三千人對三百人,一下就把秦軍沖垮了。豐邑守軍一看秦軍敗了,也沖殺出來,里應外合,抓俘虜,搶武器。
審問戰俘,得知秦泗水郡守東西對進計劃,老巢危險。劉邦留下雍齒守衛豐邑,自己立馬率領主力東還,居然趕到郡守前面,到薛縣設伏。
郡守張壯以為劉邦還在豐邑,沒有想到在沒有出薛縣就遭受伏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戰敗后逃往戚縣,被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擒獲后,斬殺。
劉邦乘勝向東擴張,沒想到西邊卻出事了。
陳王派遣魏國人周市到魏國攻城略地。見劉邦打下了豐沛,周市于是派遣使者在豐邑找到雍齒。使者軟硬兼施,對雍齒曰:“豐邑,原來是屬于魏國的地盤。今魏地已定者數十城。你如果歸順魏,魏王封你為侯,還讓你守豐邑。如果不歸順,就派大軍來屠豐邑城。”
雍齒是沛縣大家族子弟,本來就看不起劉邦,認為劉邦沒有文化,成不了大事,做沛公手下沒有前途。魏國丞相周市招之,如瞌睡遇到枕頭,立馬就同意了。
這不是出賣兄弟們嗎?要歸順也先匯報一下,咱們兄弟一起歸順呀。劉邦火冒三丈,立馬領兵攻豐邑,沒有想到,居然打不過。
攻城與野戰不一樣。攻城技術性跟強。不是靠碭山野外生存訓練所能獲得的。雍齒大家族子弟,沒有打過仗,但讀過兵書,多少懂一點城市攻防戰知識。樊噲有勇力,一刀可以劈開豬,但要劈城墻,還是差很遠。曹參也是斗狠的主,捕快比的是單兵技術,兵法也沒有學過。書到用時方恨少,臨時抱佛腳了。
劉邦臉丟大了,惱羞成怒,怒急攻心,口吐鮮血,病到了。主帥病了,仗更沒有辦法打了,只能退兵,回沛縣。
劉邦躺在病床上。情緒低落,目光呆滯。呂雉在身邊喂飯、喂藥。將士們的安慰,妻子的照顧,大夫的湯藥,病情不見好轉。
心病還需心藥衣。劉邦得的是心病。是看不到未來的心病。
“你還記得老道給你算的命嗎?你命里是有大富貴的,你應該振作起來。”呂雉說。
“那有什么大富貴喲,我連雍齒都打不過。”劉邦羞愧地說。
“你還記得你問老道的話嗎?”呂雉說。
“記得,我有那么好的命,為什么到現在還是泗水亭長呢?”劉邦說。
“老道怎么說?”呂雉問。
“泗水亭太小,沒有大機緣,你應該出去走走,在大世界遇大機緣,才有貴不可言的大富貴。”劉邦說。
“你為什么還圍在沛縣轉?為什么不出去尋大機緣呢?”呂雉說。
“出去尋大機緣?”劉邦若有所思地問。
“對!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他可以投靠,你為什么不可以投靠。你拿不下豐邑,為什么不能借別人的力量拿下豐邑。”呂雉說。
劉邦一下子精神了,立馬站了起來。劉邦一打聽,說東陽寧君秦嘉立景駒為假王,景氏、屈氏和昭氏都是楚王的子孫,是楚國的三大氏。秦始皇統一前,沛縣屬于楚國。當年楚國比魏國更強大。于是劉邦率領部下去留縣,投奔景駒,想借兵攻打豐邑。
再說秦將章邯打敗吳廣,又乘勝追擊,打敗了陳勝,并殺了陳勝。以為楚地就此平定了,于是180°轉向,自己向北攻擊魏國起義軍。另外派將軍司馬夷率一分支向東北前進,進攻相縣,遇到抵抗,司馬夷破城后毫不客氣,屠城。
大敵當前,東陽寧君自然顧不得幫劉邦打豐邑,率領劉邦等部西進,在蕭縣西面與司馬夷交戰。打輸了,東陽寧君逃回根據地留縣。劉邦一看,東陽寧君就這水平,還跟他,不是送死嗎?老子也逃了,回自己的根據地,碭山。碭山是劉邦的避難所,地形復雜,有山林,有沼澤,遇到危機,劉邦可以避敵鋒芒。
碭縣當時也被起義軍占領,但戰斗力分弱。劉邦于是引兵攻碭,三天就攻下了碭縣。收編碭縣降兵,得到五六千人。又進攻下邑,也打了下來。老道說得沒錯,大世界才有大機緣。出去轉一圈,力量壯大了,發展到上萬人。
與司馬夷交戰劉邦發現東陽寧君的戰斗力還不如自己,于是脫離東陽寧君的控制。又回來進攻豐邑。還是打不下來。這次劉邦沒有生氣,覺得還應該出去尋機緣。
正好項梁率兵打到薛縣,劉邦聽說項梁是楚國大將軍項燕之子,用兵如神。于是帶了一百多隨從騎馬去見項梁。項梁二話不說,給沛公增撥士兵五千人,五大夫一級的將領十人,向沛公示范如何攻城,果然豐邑就被輕松攻克了。名將之后,就是名將之后,劉邦佩服的五體投地,于是歸順了項梁,離開沛縣,聽命項梁開始轉戰南北尋更大的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