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雖然大獲全勝,但這事還沒有完。呂家人在一起商量該怎么辦。
“原來是單家在背后搗鬼。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也去他西邊商道劫他的貨。”大哥呂澤說。
“干嘛那么麻煩,還不如直接沖進單家,教訓他們一通。”二哥呂釋之說。
“還是掐商道更安全。敵在明初而我們在暗處。不需要大力量就能讓其防不勝防。”呂澤說。
“還是直搗敵人巢穴更穩妥。任何時候都不會出錯,不會落空。商道人很多,劫掠錯了怎么辦?還要等他出來,等得時間長了,難免要暴露行蹤。”呂釋之說。
呂雉沒有說話,挺著肚子,一邊倒水、一邊聽哥哥爭論。
“雉,你怎么看?”呂公問。
“大哥、二哥說得都有道理。不過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呂雉說。
“但說無妨。雉看問題角度和深度有時候比你哥還強,比如嫁劉邦就說得頭頭是道,實踐也證明,雉的分析很有道理。”呂公說。
“能戰方能言和。不如乘著現在我們在道義和武力都占上風時候,言和。我們的底線是打通商道,要回我們在單父縣的產業。”呂雉說。
“嗯。”呂公陷入了沉思。
“就這樣便宜單信那個狗東西。”呂釋之說。
“不教訓、教訓他,以后人人都以為我們呂家可欺。”呂澤說。
“不,雉說得有道理。有理、有利、有節。既然他背后都有縣令支持,我們暫時不能滅了他,就必須停止相互傷害。言和是必須的,問題是怎么言和?怎么言和才能體現我們在道義和武力的優勢。你們都說說。”呂公說。
呂釋之和呂澤不吱聲了,呂雉也陷入了沉思。過了好一會呂雉抬起了頭。呂公知道呂雉有想法了。于是說:“雉,你先說說看。”
“我覺得,應該由縣令出面調和。第一,沛縣縣令向單父縣縣令私下出示單家勾結盜匪的罪證。第二,沛縣縣令怕牽連單父縣縣令,出于友誼建議私了。第三,讓單父縣縣令壓他們讓步。如果他們不愿意言和,他們傷害更大。”呂雉說。
“好好好。就按呂雉說得辦。”呂雉說。
“爹,我還有一件事想說,這次平匪,樊噲出力最大。”呂雉說。
“我知道,我知道。我之所以敢讓劉邦去平匪,就是看上了樊噲天生神力。我早就有意成全他們倆。這次只是對他的考驗,看他愿不愿意為呂家涉險。”呂公說。
呂公去找王縣令。王縣令給單父縣縣令寫信約他來沛縣私談。談判的結果,第一,呂家與單家言和,互開商道。第二,呂家在單父縣的產業,單家作價,連本帶利還給呂家。呂文代表呂家,單信代表單家在和約上簽字,沛縣縣令向單父縣縣令也簽字作保。然后大家一起把酒言歡。
呂媭最聽姐姐的話。呂雉將嫁樊噲的好處一說,呂媭也點頭同意了。于是呂雉挺著肚子去樊噲家,找樊噲父母。
“樊叔,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父親通過卜卦,小妹配樊噲,相生相合,大吉大利。”呂雉說。
“真的。真是東皇保佑,讓我兒總算夢想成真。”樊母說。東皇太一是楚國人的主神。秦國滅楚國沒有多久,楚人的習俗還沒有改過來。
“不過我的婚禮有點倉促,按照周禮還不完整。”呂雉說。或者粗鄙地說就是程序少一道,聘禮還不夠多。
“呂家先輩是出過丞相的,我相信你們,婚禮按照周禮我們沒有意見。”樊父說。按照貴族禮儀舉行婚禮,說不定將來生個貴族娃,為什么要拒絕呢。
“按照周禮,婚禮分三步。第一步,求親。不僅求親禮要豐,而且未婚夫不能進門,只能待在巷子里。
第二步,定親。不僅定親禮要昌,未婚夫可以進門,但只能待在堂屋,不能進后院,更不能進閨房。
第三步,迎親。將新娘接進門。我們兩家太近了,門對門,不熱鬧,我建議迎親時向東轉一圈再進我家,送親時向西轉一圈再進你家。讓全城都知道,樊家多么喜歡我家小妹,用多么重的聘禮,迎娶我家小妹;呂家多么看重樊噲,送多么重的陪嫁。”呂雉說。明確告訴你,不僅聘禮都還給你們,還有陪嫁。不過這些都是小妹名下,你兒子如果將來混蛋,要休妻,這些就都是小妹的了。
“行行行,就按你說的辦。”樊噲父母異口同聲地說。聘禮反正是要還回來的,而且聘禮越重,陪嫁越重。太輕了難看不是,呂家出過丞相的,面子還是要的。財產在呂媭名下也好,可以避免樊噲將來花心休妻。
對內,又多了一個女婿,呂家武力進一步增強。對外,與單信和解,消除了隱患。呂家可以安安穩穩做生意,作為呂家的女婿,也就能平平靜靜過日子。于是劉邦呂雉過上了一段靜好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