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張小凡即使再努力,一次次月考都是對張小凡的打擊,成績始終不上不下。
高考再次臨近,當高二的學生意識到,等高三高考完,他們就是高三學生了。
基本上所有人都開始覺醒,為下次的分班考試努力,誰不想在一個好的班級呢。
真的很奇怪,那些成天不愿學習的人,一旦變成準高三生,就會突然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但學習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每天加倍努力,即使你上廁所也學習,即使學習到一兩點。
但其他人每天也都在學習,滿打滿算你最多可能也就比別人多學習一個或兩個小時。
但人家之前天天學習的基礎好,比你效率高,所以大體成績根本不可能有變化。
當努力沒辦法的時候,各種奇招就出現(xiàn)了。
有的人互相商量好,互相抄對方的優(yōu)勢科目;有的人認識的人多,打算利用手機作弊。
雖然一中這次考試,監(jiān)管比較嚴厲,但基數(shù)大了,總有幸運而,出現(xiàn)在不屬于他們的高度。
張小凡是為數(shù)不多的從一班下降分到二班的人,其余各班情況類似,除少數(shù)人外,基本上大部分人成績沒變化。
意料之中張小凡和張不凡又被分到了同一個班級,只不過這次林小雨變成了王小雨。
高二的時候,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王小雨就經(jīng)常找張小凡問題,奇奇怪怪的兩人成了朋友。
分完班,高三學生高考完,他們就成了新一屆的高考生。
對于高考生來說,假期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他們是把握不住的。
本來以為會放一個月暑假,沒想到學校是真一天也不給多放。
而且說的非常清楚,學校補課是自愿原則,你可以選擇不補課,但學校不會等你,進度不會因為你一個人而停滯不前。
張小凡本來想不補課的,但不補課需要班主任和家長談話簽字,只好在學校,把需要的素材打一打。
補課期間把素材打完后,正式成為高考生的張小凡開始認真學習。
補課結(jié)束后,放了三天的假期,說是三天,其實滿打滿算也就一天半的時間。
周五下午放假,要求周日下午準時到學校開始上課。
張小凡和張不凡又成為了同桌,張不凡唯一有些變化的地方就是不怎么愛學習了。
楊志強挺有手段的,等二班學生適應之后,他立馬開始了他的教學方式。
要求六個人一組,全班七十二人剛好分為十二組。
以后換座位一組一組的換,誰組的平均成績好,誰就先挑地方。
王小雨帶著兩人女生主動找張小凡組隊,張小凡和張不凡商量好后,加上張不凡的一個朋友,剛好六個人成為了一組。
“先說好啊,我成績太差,你們得加油啊。”
張不凡笑著對王小雨說,王小雨指著張小凡回應。
“這不有一個能大幅度提高咱們平均分的存在嗎,張小凡能者多勞記得考試的時候努力啊。”
就這樣張小凡最后的學生時代,美好的高中生活迎來了最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