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供應商管理(一)
- 工廠日常管理日記
- 老麻拐隨筆
- 1945字
- 2021-12-14 11:54:35
淺談小廠采購管理
04年之前我一直做的是五金沖壓模具技術工作:模具設計,與客戶溝通打合,還需承擔模具報價任務等,而報價任務占去我大部分時間,當時想能否把報價做成標準,用電腦自動計算,后來有空就逐漸往這方面去做了,所以在空余時間用EXCEL做了一下《五金模具報價》系統,只要你在這個系統里輸入產品展開的長寬厚,以及排樣的步距和寬度及需要多少工步,還有材質是什么?你就馬上可以得出這個模具大約需要多少費用,為報價人員減輕了許多困難和節約了大量時間,且還不會報錯價格……,后來這個報價系統在當時整個珠三角許多五金模具廠流行,甚至流到了長三角的五金模具廠,最近還有大連的模具人了解到我還有此報價軟件,問我是否可以給他,我說當然可以給他,但里面的參數需要你自己去變更新的,因為里面的參數是十幾年前的……
在做報價軟件時除了要對所有的五金沖壓模具的結構要了解清楚,同時還要了解許多細節問題,比如:要計算沖裁力,知道沖裁力后就要知道需要多少卸料力,然后根據卸料力來計算需要什么顏色的彈簧,需要多少個?根據沖裁力來決定需要多厚的模板,根據模具的大小需要配置多少個螺絲,多長距離安裝一個多大的螺絲強度才能滿足等等……另外還要對所有的模具的鋼材價格及配件價格要有所了解,且這些價格還是隨行情變化而變化……正因為這段經歷,為今后做模具廠的管理者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04年之前在一家SZ市五金模具公司做技術經理時,這家公司在深圳當時做五金模具時是非常有名,應該屬于民營企業前三名,老板姓吳,是香港人,老家是大陸的,老板在與客戶價格談判、物料采購、以及模具結構方面都有自己特定的見解和方式,說實話在這三個方面從吳老板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雖說在這個廠只呆了一年半,但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04年后受聘于東莞長安某沖壓企業,此企業屬于三來一補,屬于港資企業,他們當時想往五金模具設計制造這塊走,當時只有工模部,有10幾號人,也有幾位設計者,只是自己做些簡單模具供自己生產所用,其他的還需要大量外發,每月自己做的模具也就十幾萬產值,工模部基本上屬于嚴重虧損狀況,是靠沖壓生產來維持其運轉的……
總經理的思路很明顯,就是要讓工模部自己養活自己,不能吃大鍋飯,畢竟當時這十幾號人的工資可不低,要把這十幾號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在這種背景下我來到了這里。
當時我只負責設計和工模,做模具的前端和尾端,包括與客戶的打合(技術溝通)。
中間部分如:計劃、采購、加工等歸工模部經理管,我當時的職務為高級工程師,或者叫經理助理,協助工模部經理。
一次偶然機會,我發現我們采購的鋼材價格很貴,比起我的老東家深圳那家模具廠貴了許多,我把此情況跟經理說了,經理馬上要我尋找新的鋼材廠。
當時采購的鋼材為8.5元/KG,我尋找深圳的鋼材廠,三家價格分別為:7.5/KG,7.3元/KG,7.2元/KG,最后定了那家7.2元/KG的鋼材廠,啥概念,一公斤一下就節省了1.3元。
04年的鋼材價格就是7元左右,現在還是在7元左右,17年了鋼材價格就沒有怎么上漲過,就像當年的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等,當年的價格是多少,十幾年過去了,價格還是保持不變……可想而知,當年的利潤是多大……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接觸采購,以前全部是搞模具技術.
通過這件事情,經理直接把采購劃歸我負責。
采購是一位小姑娘,屬于文員之類,兼管采購,計劃等,可以說對采購不是很懂,上面找一家供應商,供應商說多少就多少,沒有議價能力。
我也是對采購不是很懂,不像現在不懂可以問度娘,或者找幾本采購供應商管理方面的書來看。當年只能考自學或者問同行的前輩。
不過當時我知道討價還價,貨比三家,這得益于我年輕時經常去逛服裝批發市場,菜市場……
采購小姑娘是初中畢業后就來東莞打工,對于采購,先要求她:
1,引進各類模具鋼材配件供應商,報價,實地考察后最后定一到兩家
2,外發加工要每次報價,貨比三家,同時要求實地考察,
3,對外發加工的供應商都要議價,即使供應商的價格很便宜,也要說比較貴,詢問是否還有降價的余地,
4,對加工的工藝盡快熟悉,不要被供應商忽悠。
5,供應商的貨要經常去現場確認,叫驗貨,對貨不對版的要及時上報,并及時處理。
經過這一系列的動作,采購價格直線下降,但與我的前東家還是有差距的,因為我的前東家采購量比較大,每月做模具都是好幾百萬營業額,有的月份達到了1千多萬,我們也就10~50萬左右,所以在鋼材、配件上的價格還是相對比較高,甚好我們的付款條件比較好,當月對賬,第三個月就可以拿到貨款。這個付款條件在當時是相當好的,并且一直持續到10年后。
這么好的付款條件,與我們總經理有關,因為當時我們是小企業,每月去找客戶要貨款時受到了百般刁難,所以,她明白供應商的不容易,做企業的不容易,只要有款,就會按時付給供應商,這樣即使客戶付款不及時時,跟供應商解釋,大家都很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