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直接把獎勵給你?怕不是在想屁吃!
- 大唐:我咸魚皇子,開局彈劾李二
- 吾誓當曹賊
- 2003字
- 2022-03-01 20:31:03
直接把獎勵給你?
你怕不是在想屁吃!
李治可以理解楊石頭的心情,但不會真的去做有違禮法的事情。
直接把獎勵給一個明顯看著不到十三歲的孩子?
真這么做了,他怕是要被口水吞沒。
“去吧,去把你的家人叫過來吧。”
李治微笑著再次重復一句,這一次的語氣稍微強硬了那么一些。
楊石頭聽完失落地嘆了口氣,邁起步子狂奔。
周圍的工匠們帶著羨慕的眼神看著他離開的背影,這運氣實在是太好了。
那可是足足二百兩白銀啊,夠一個人瀟灑兩輩子的了。
就這么輕而易舉地賺到普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簡直是羨煞世人。
看著那些羨慕嫉妒恨的眼神,李治再次強調:“本王把話放在這里,哪怕是從造紙機里挖掘出來的產物,只要符合標準,官府照樣收錄!屆時諸位可以來晉王府兌換獎勵,本王絕對會秉公處理!”
說罷,他朝著田安揚了揚下巴:“去晉王府,叫黃福帶著二百兩白銀過來,本王要當眾發放獎勵。”
田安得令,拱手領命離開。
永興坊距離東市不是很遠,想來不需要太長時間,就能趕過來。
其他的工匠們強忍著興奮的心情,繼續圍在李治的周圍等待。
只有親眼確認過獎勵會發放下來,他們才能真正的安心。
再者……楊家一下子得了那么多的錢,說不定能從他們手上得到點好處不是?
李治知道這群人的心態,但他不會輕易干涉民間的事物。
出了事情有嚴苛的律法,沒出事也有世俗禮法來管制,還輪不到他來多管閑事。
他唯一要做的,就是當著大家的面,把那二百兩白銀送到楊石頭家人手里,那就夠了!
至于其他的事情,那就跟他沒什么關系了。
等待片刻,楊石頭領著一個身高馬大的中年漢子走了過來。
一路上,周圍的工匠接連發出祝賀,中年漢子也是笑容滿面,想來是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給高興壞了。
從人群中穿過,漢子來到李治身前,拱手行禮。
“草民楊替,見過晉王殿下!”
“免禮。”李治打量著這個男人,淡笑著說道。
從這人的穿著打扮,以及健碩的身材來看,多半也是個工匠,家境也差不到哪里去。
看到這,李治多半就放心了。
家境殷實的人家,他們知道該怎么利用手中的財富。
天降橫財通常不能給他們帶來災禍,這無疑是減少了李治的心理負擔。
“不知你是……”李治指了指楊石頭,問向中年人。
這是要確認他的身份,免得出現冒領賞金的情況。
中年人回答道:“楊石正是草民的兒子,草民是楊石他爹!”
看了看楊石的反應,雖然臉上的表情有些悶悶不樂,但沒有抗拒的意思。
再看其他人的表情,顯然大家都很清楚這兩人之間的關系。
李治點點頭,隨口道:“那就稍微等等,本王已經派人去把賞銀帶過來了。”
二百兩銀子,這對皇親國戚而言也不是小數目。
除非是已經確認要出門大采購,否則沒有人會隨身攜帶這么多的銀子出門。
楊替雖然激動,但也知道這些常識,沒有多說什么。
他就像一個激動中帶著不安的中獎者一樣,耐心的等待了起來。
好在他不需要等待太久,王府的馬車很快就抵達了現場。
“殿下!殿下在哪呢?奴婢拿著銀子過來了,您要買什么?”
黃福急急忙忙地跳下馬車。
看到雙手捂臉的李治,捧著一個碩大的木盒跑了過去。
見周圍還圍著那么多人,黃福有些懵逼。
跑到李治邊上,他小心翼翼地道:“奴婢應該沒有給您丟臉吧?”
丟了,該丟的臉都已經丟完了。
李治朝他招了招手,等黃福過來之后,將他懷里的木盒打開。
盒子里面,靜靜地躺著一排雪白色的銀磚,在展示給圍觀眾人的時候,閃瞎了一大批人的眼睛。
“每個銀磚的重量是十兩,這里是二百兩白銀,你拿起數一數。”
隨著李治的話說出來,黃福神色肅穆地將盒子遞了過去。
楊替緊張到渾身都有些顫抖,呼吸也變得急促,他將放著銀磚的盒子捧了過去,鄭重其事地朝李治鞠躬,行禮。
“草民多謝殿下的賞賜!殿下千歲!”
“不用!這是你和你的兒子應得的。”李治笑了笑,朝兩人擺了擺手:“財不露白,就不要在乎這些俗禮了,去吧,去把財物妥善地保管好。”
“是!草民這就告退!”
這句話就好像是敕令一樣,讓楊替長舒一口氣。
而后,楊替帶著楊石頭,腳步飛快地消失在人群之中。
這么多錢捧在懷里,哪怕是在治安良好的長安城,也不免會產生患得患失的心理。
說不定楊石頭一家,得到這筆賞賜之后,就要搬個地方去住了。
只不過,這是屬于楊石頭一家的故事,那跟李治就沒什么關系了。
對李治而言,匯聚在周邊的工匠們,那火熱的眼神就是最好的回報。
他已經成功達成了自己目的,在這股風潮上又添了一把火。
只要后續別再拉胯,那么這股風就算是完全吹起來了。
這個世界,日后將步入全民競爭的時代。
至少在工匠界,已然是不可能逆轉這股風氣了。
“諸位!本王已經按照約定,將賞賜送到楊家人的手中了。”
“想必眾位也看到了創新帶來的收益!”
“日后諸位要是有新的發明創造,大可以前來晉王府領賞。”
“本王將恭候諸位的到來,預祝諸位前程似錦!”
最后又和留在廣場上的工匠們打了個招呼,李治不再停留,坐著自己的馬車離開現場。
那些看起來到現在還有些失神的,各行各業的工匠們。
隨著李治的離開,仿佛清醒過來了一樣,前仆后繼地沖向了造紙機。
此刻的造紙機,已然不是用來給大眾展示的參考那么簡單了。
而是變成了貨真價實的財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