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求你做個人吧!我謝謝你啊
- 大唐:我咸魚皇子,開局彈劾李二
- 吾誓當曹賊
- 2030字
- 2022-02-12 21:11:55
崔知溫一聽李治這話,忍不住再次翻出白眼。
“求你做個人吧!我謝謝你啊!”
“我的名聲早就被他們給搞臭了,你讓我去挖人?”
“萬一我在挖人的時候,不小心被他們給打死了怎么辦,到時候你把命賠給我啊?”
被家族排斥的士族子弟。
要么是性格極端的暴躁分子,要么是立場不堅定,站在百姓的立場上唾罵家族的叛徒。
這兩種人,那可全都是狠角色。
像他這樣為了維護皇室和家族的關系,不得不當叛徒的倒霉蛋,不管是遇到哪種人,那都要被暴揍一頓的下場。
崔知溫可不是受虐狂,他可不想自討苦吃。
聽到崔知溫的抱怨,李治笑罵道:“給你安排護衛!而且還是最頂級的那種!這么怕死還當個屁的叛徒了,你真是個廢物。”
“誒,你怎么說話的?”
崔知溫擼起袖子,就要跟李治動手。
但看李治輕而易舉地壓彎了手中的銀勺,崔知溫慫了。
天生神力確實牛逼,惹不起,惹不起。
場面有些尷尬,狄仁杰放下碗筷,急急忙忙地說了一句:“你們繼續,我去上學了。”
說完,狄仁杰一溜煙地跑沒影了。
狄仁杰還要去國子監上課。
嗯,靠李治給的特權,蹭課去的。
所以每天一大早就要起來,早早往國子監那邊跑。
當然,一般情況下狄仁杰還是很從容的。
可能是發現這兩人要鬧,這小子怕了,提前跑路了。
李治望著狄仁杰逃也似的背影哭笑不得,忍不住跟崔知溫對視一眼。
看到這小子眼里的笑意,李治收起臉上的笑意,淡淡地道:“說真的,我現在確實缺人,需要你幫忙拉點人過來。”
崔知溫有些抗拒地道:“你是皇子誒,而且還是聲望遠高于太子的皇子,你想招人,那不是動動手指的事情嗎?”
“那不一樣!”李治認真地道:“我不要廢物,也不要注定分道揚鑣的屬下,你知道我需要哪種人,你也知道該去哪里給我找。”
“又要有本事,又不能站在士族的立場,這種人,我上哪給你找去?”崔知溫有氣無力地嘆了口氣,但看李治那清澈的眼眸,最終還是招架不住,選擇了投降:“罷了罷了,我想辦法就是了,真拿你沒辦法。”
士族壟斷了世界九成以上的人才,這件事交給崔知溫肯定沒問題。
就看這家伙愿不愿意把人交出來了。
其實也沒什么不愿意的。
他的想法跟普通的士族不一樣。
崔知溫不像其他世家子弟,沒有寧折不彎的傲氣。
他知道什么時候該低頭,什么時候向世俗妥協。
而且他還明白,士族的沒落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他在試圖為自己的家族尋求新的出路。
免得在歷史的車輪面前,被碾得粉身碎骨。
這家伙從來就沒掩飾過自己的意圖。
就跟李治一樣,明明白白地告訴你,我想要什么。
兩人能走到一起,從來就不是偶然。
對李治來說,崔知溫沒有什么秘密。
這家伙還是根正苗紅的世家子,他的立場就從來沒有變過。
唯一和別人不一樣的是,他可以接受退讓以及妥協。
見崔知溫答應下來,李治也就放心了。
“行了,趕緊吃飯吧,吃完了我們一起走,今天我有事要去將作監,我們順路。”
“還去啊?”崔知溫頓了頓,疑惑地問:“話說回來,你這幾天去將作監做什么呢?”
“開啟文藝復興呢,說了你也不懂。”隨口敷衍一句,隨后想了一想,李治又補充了一句:“差不多就跟破除技術限制,重新打開發展通道差不多,沒太大的區別。”
“這你也敢碰?”崔知溫驚訝,瞪大了眼睛問:“圣上就沒有說什么?”
“說了啊。”李治喝了口粥,咽下嘴里的東西,慢慢悠悠道:“父皇說,這事會觸碰舊有勢力的利益,很容易造成社會動蕩,不建議我這么做。”
“那你是怎么回答的?”崔知溫追問。
“我說……”李治朝他俏皮地一笑,“我不接受他的建議。”
“這也行?”
崔知溫驚呆了,還有這種操作呢?
話又說回來,你這父皇對你到底有多溺愛啊?
憑什么這么亂來的事情都能同意下來?
我特么也是長子長孫啊,說起來我在家族里的地位,比你高多了。
結果,只是給你當下屬,就被打上了叛徒的標簽。
人和人的差距也未免太大了。
崔知溫嫉妒的要死,要是他也有這么開明的家長,估計都不用當叛徒了。
在家里坐享其成就完事了。
話說起來,到底誰才是皇室子孫啊?
說好的帝王無情呢,真特么的扯淡!
崔知溫憤憤不平地猛灌一碗粥,重重地把碗放下。
“我吃完了!”
“我也吃完了。”
李治笑瞇瞇地放下碗筷,跟著一起起身,“走吧,一起去上班。”
你上個錘子班!
崔知溫瞥了他一眼,氣哄哄地走在前面。
李治也不生氣,嘴里哼著不知名的曲調,一同出門。
來到將作監,再次找到將作大監湛洲。
李治說明來意,湛洲特意帶著他一起去參觀正在測試中的熔爐。
“過往一直是溫度不夠,沒有辦法直接融化鐵礦。”
“但有了殿下創造出來的鼓風機,還有石炭,我們終于可以開始熔煉鐵礦了。”
……
湛洲一路說著這兩樣東西帶來的變化,帶領李治來到熔爐前面。
所謂的熔爐,指的其實就是大型土窯。
在土窯的基礎上,加上了給鼓風機預留的空氣窗口,燒的木炭換成了石炭。
除此之外,土窯內部則是改裝成了陶瓷。
陶瓷要比鐵要耐燒得多,這還是經過幾次實驗后得出的結論。
用陶瓷來代替坩堝,當成是融化鋼鐵的容器。
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點燃火爐。
然后派幾個人共同用人力,去轉動大型鼓風機。
“想要大規模煉鐵,還是挺費人的,沒有幾個人同時用力,根本就轉不動鼓風機。”
“還好每次點燃熔爐,都能熔煉出大量上好品質的鐵,也不算是太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