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夜成語故事
- 漢竹編著
- 609字
- 2021-12-10 17:44:18
草船借箭
魏蜀吳三國鼎(dǐng)立時期,三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有一次,吳國的元帥周瑜(yú),想用弓箭來防守魏軍,但他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造出十萬支箭,這可難住了周瑜。
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正好出訪吳國,周瑜向他請教怎樣才能很快地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說,三天就可以了。周瑜不信,認為諸葛亮在說大話。諸葛亮又說,三天內一定幫吳國造出十萬支箭。
諸葛亮讓人準備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配備軍士三十人,船兩邊插滿草把。
第一天諸葛亮沒有什么動靜,第二天還是這樣,第三天白天過去了,一支箭也沒有見到。第三天半夜,霧非常大,站在岸邊根本看不清水面上的形勢。諸葛亮下令將二十只小船用長繩子連接在一起,沿江向魏軍的營地進發。船隊接近魏軍營地時,諸葛亮下令把船隊排成一字形,讓軍士在船上擂(léi)鼓吶喊。諸葛亮笑著對軍士說:“大家就等著收箭吧。”
聽到鼓聲,魏軍的主帥曹操以為敵軍進攻了,因為霧大怕中(zhòng)埋伏,于是派出上千名弓箭手趕到江邊,朝著有吶喊聲的地方猛烈射箭。箭像雨點一樣飛向諸葛亮的船隊,不一會兒,船身一側的草把上就扎滿了箭。諸葛亮命令船隊調轉方向,把沒有受箭的一側轉向魏軍,很快這一側也扎滿了箭。諸葛亮估計船上的箭扎得夠多了,就讓船隊迅速返回軍營。
諸葛亮的船隊到達軍營時,周瑜已經帶人等著搬箭了。經過清點,草把上足足有十萬支箭。周瑜對諸葛亮也更加敬佩了。

成語釋義
運用智慧,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