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冬季六節氣養生

立冬:進補要有方

立冬,是陽歷11月7日或8日。

古人認為“冬”是“終也,萬物收藏也”,所以,立冬就代表著冬天來臨,萬物收藏,躲避寒冷。

立冬補冬,補嘴空

民間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的時候,人們都會通過食物來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

北方的人們愛吃餃子。餃子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而在南方,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這剛好印證了古書記載的“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意思就是冬天要吃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

進補需因地制宜

我國地域廣闊,地理環境各異,人們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同屬冬令,西北地區與東南沿海的氣候迥然有別。

西北地區冬季天氣寒冷,宜進補大溫大熱之品,如牛肉、羊肉、狗肉等;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得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為主,如雞、鴨、魚類;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為宜,如果蔬、冰糖等。冬令進補之余,還要多吃新鮮蔬菜如蘿卜、青菜、木耳等,以避免缺乏維生素。

小雪:積極調整,保持樂觀心態

小雪,是陽歷11月22日或23日。

小雪,表示降雪開始的時間和程度。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

重視精神調養

小雪節氣的前后,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的,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特別是抑郁癥患者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應重視自我調養。

變被動為主動,參照管子的愉悅調神法,即“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歡,憂則失紀,怒則失端,憂悲喜怒,道乃無處”。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節喜制怒,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多聽音樂,讓美妙的旋律增添生活的樂趣。

食物調養方面,可多吃香蕉,香蕉含有能幫助人腦產生5-羥色胺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幫助對抗低沉情緒;或將荸薺榨汁,兌入豆漿內煮熟飲用,或用羊心、藏紅花、鮮玫瑰花一起煲湯,都有補心解郁之功效。

清“內火”

小雪時節天氣寒冷,北方很多城市開始了供暖,裹得嚴嚴實實的人們,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容易生“內火”。所謂“內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火”,表現為臉上長疙瘩,口腔潰瘍等。清“內火”可以吃些白菜豆腐湯、羊肉蘿卜湯、菠菜湯、老鴨冬瓜湯、木瓜瘦肉湯等,可生津潤燥、清潤咽喉,食療功效顯著。

小雪喝白菜豆腐湯,清“內火”功效顯著。

大雪:進補正當時

大雪,是陽歷12月7日或8日。

“至此而雪盛也”,這是古人對大雪的解釋。此時我國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北方則呈現萬里雪飄的迷人景觀。

進補因人而異

不同體質的人“進補”有不同的講究。

一般來說,體質弱、消化功能差的人,要選擇“慢補”,適當多吃當歸羊肉湯、香菇燉狗肉,還要多吃蔬菜,切忌“過補、急補”。體質好的人要“平補”,不要吃太多油膩食物,以防產生內熱而誘發疾病,可吃些小雞燉蘑菇、白果燉烏雞等。

大雪吃小雞燉蘑菇,最適宜平補。

選用紅色蔬果

大雪時節不宜食用生冷蔬果,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此時可選擇攝入性溫散寒的紅色蔬果。紅色蔬果富含碳水化合物,譬如大棗、紅蘿卜、蘋果、洋蔥、紫蘇葉等,能增加人體熱能,并抵抗感冒病毒,對風寒感冒有比較好的食療功效。此外,多攝入根莖類如山藥、土豆等,也能迅速提升人體抗寒能力。

早睡早起,注意保暖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要順應自然規律,注意斂神藏身。起居宜早睡早起,注意養氣。早晚溫差懸殊,是腦卒中易發作的時節,尤其是老年人要謹慎起居,以免誘發疾病。注意適當保暖,保持四肢暖和,氣血流暢。又要注意不要使皮膚開泄汗出,以免損耗陽氣。

冬至:曬后背,補陽氣

冬至,是陽歷12月21日或22日。

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冬至以后,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

吃水餃

水餃不僅是我國一道傳統的美食,冬至吃水餃更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冬至這一天,陰極陽生,此時人體內的陽氣生發,最容易吸收外來營養,水餃外皮里餡,不干不燥,無論什么滋補的餡料,都能被很好地吸收。

曬后背,補陽氣

中醫認為,太陽屬陽,每天曬太陽可以增加人體的陽氣。中醫還認為,人體的前面為陰,后面為陽,所以曬后背可以補充陽氣。而且,人體背部有很多腧穴,溫暖的陽光照在脊梁上,會覺得遍體和暢。

冬至吃餃子,最易吸收各種滋補餡料的營養。

注意保暖

自冬至起,氣溫開始驟然下降,這時要特別注意保暖。尤其是身體陽虛的人,為了避免陽氣外泄,可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狗肉、人參等。同時注意經常活動,但不宜進行大量出汗的劇烈運動,可以適當習練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等舒緩的有氧運動。

小寒:喝臘八粥,吃山楂

小寒,是陽歷1月5日或6日。

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從氣象記錄看,小寒比大寒冷,而且“三九天”又恰在小寒內,因此它是全年最冷的節氣。

喝臘八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

臘八粥的主要原料是谷類,常見的有薏米、大米等。薏米能健脾除濕、清熱利尿,還能增強腎功能;大米補中益氣,和五臟,益脾胃。臘八粥的配料多為豆類,營養豐富,有健脾祛濕等功效。有些臘八粥里還會加入益智健腦的核桃、花生等。因此,小寒時節,喝上一碗臘八粥,既能健脾益腎、滋補虛損,還能利尿補腎、益智健腦,真是不錯的選擇。

小寒吃碗臘八粥,既能補腎又可健腦。

吃山楂

民間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人們經過了春濕、夏暑近一年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會有所偏衰,合理的進補既能及時補充氣血津液,抵御嚴寒侵襲,又能使來年少生病,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目的。

這時,健脾開胃、消食化滯的山楂最受歡迎,因為雞鴨魚肉吃多了,不少人會出現消化不良的問題。煮粥時放幾顆,做湯時放幾顆,逛街時吃串冰糖葫蘆,都是不錯的選擇。

大寒:提前養肝,常搓手

大寒,是陽歷1月20日或21日。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個節氣,大寒過后將開始新的一年。

提前養肝

春季養肝為要,那為什么大寒時節也要養肝呢?因為大寒過后就預示著春天的來臨,大寒是一個過渡的時節,因此,既要養護脾腎,也要提前調養肝血。

大寒養肝首先要保持心情舒暢。肝喜舒惡郁,因此要盡量做到心平氣和,生氣或者發怒都不可取,容易導致肝臟氣血瘀滯而成疾患;其次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最后是飲食,均衡營養,少吃辛辣,多喝水,少飲酒,適量吃酸。

常搓手

寒冷的冬天,人們會習慣性地搓搓手,其實,搓手有很多好處。冬天人體陽氣不足,受寒后氣滯血凝,搓手可以促進手部的血液循環,預防凍瘡。每天搓雙手5分鐘,尤其要重點搓熱大拇指下大魚際的部位,因為大魚際處是肺經循行的部位,又是與心臟對應的全息穴區,能補肺氣、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

寒冷的冬季,每天搓手5分鐘,可防治感冒。

防凍傷

從冬至至小寒、大寒前后,最容易發生凍傷、皮膚瘙癢癥和腦出血等疾病。容易發生凍傷的局部,可以用辣椒煮水,擦洗患處。或經常做局部按摩,以預防復發。有皮膚瘙癢癥的人要注意避風、避寒,居室保持一定濕度。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于身,故甚也。”大意是說,我們學習養生,不僅要符合一年四季的變化,還要符合一日四時的變化。一年有四季,一日有四時。古人覺得四時的劃分過于籠統,所以為了劃分方便,根據十生肖中動物的出沒時間,將一天劃分為十個時辰。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小宇宙,隨著十個時辰的變化而變化,與大自然相互呼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荣县| 昌黎县| 宁陕县| 延寿县| 龙海市| 通化市| 富锦市| 奉贤区| 阳高县| 闻喜县| 清徐县| 秀山| 昌吉市| 乃东县| 双峰县| 咸阳市| 康定县| 罗江县| 栾川县| 文水县| 鹤山市| 无棣县| 玉门市| 邻水| 上栗县| 政和县| 峨眉山市| 五大连池市| 安达市| 武定县| 顺昌县| 贞丰县| 翼城县| 西昌市| 剑河县| 阳城县| 揭阳市| 靖远县| 定日县| 新晃|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