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大戟科

澤漆 貓兒眼草

別名:五朵草、漆莖、貓兒眼、奶漿草、五鳳草

拉丁名:Euphorbia helioscopia

科屬:大戟科大戟屬

分布:我國除新疆、西藏外,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莖柔軟,掐斷有汁黏人。

《救荒本草》:苗高二三尺,科叉生,莖紫赤色,葉似柳葉微細短,開黃紫花……生時摘葉有白汁出……采葉及嫩莖煠熟,水浸淘凈,油鹽調食。采嫩葉蒸過曬食,做茶吃亦可。

主莖生有5花梗,每枝開青綠色小花,又名五鳳草。

采食部位及時間

嫩莖葉可食,4~5月采摘。

輕松認野菜

外觀:一年生草本,株高10~30厘米。全株含乳汁,多分枝,基部帶紫紅色,上部淡綠色。枝葉:單葉互生,葉片倒卵形或匙形。花朵:莖頂端有5片輪生的葉狀苞片,與莖葉相似,但較大;多歧聚傘花序頂生,有5個傘梗,每個傘梗再分2~3個小傘梗,分枝處有3枚輪生倒卵形苞葉。花徑約1厘米。花期5~6月。果實:蒴果卵圓形,光滑無毛。

食用方法

采集嫩莖葉用開焯水熟,然后清水浸泡,撈出后加油鹽調食,也可以將嫩葉曬干后泡茶喝。

功效

全草入藥,性涼,味辛、苦,有毒。具有行水、消痰、殺蟲、解毒的功效。

有毒相似品種:大戟

《救荒本草》認為澤漆就是大戟苗,但是大戟苗有毒,容易引起腹瀉,不適合作野菜,因此《本草綱目》更正為“貓兒眼草”,即大戟科大戟屬澤漆。大戟比澤漆矮小,兩者都很常見,都開黃綠色花,葉片也相似,橢圓形。但澤漆莖頂端有5片輪生的葉狀苞片,大戟只有2枚苞片。

葉互生,總苞葉4~7枚,長橢圓形。

鐵莧菜

別名:螺黡兒、海蚌念珠、葉里藏珠、長壽菜、撮斗裝珍珠

拉丁名:Acalypha australis

科屬:大戟科鐵莧菜屬

分布:全國幾乎都有分布,長江流域尤多。

《救荒本草》:莖微紅,葉似野人莧葉,微長窄而尖,開花作赤色,小細穗。其葉味甘。采苗葉煠熟,水浸淘去邪味,油鹽調食。

因其葉狀腎形的苞片合對如蚌,故別名“海蚌含珠”。

采食部位及時間

嫩葉可食,春季采集。

輕松認野菜

外觀:一年生草本,高0.2~0.5米。根莖:莖直立,小枝細長。枝葉:葉膜質,長卵形、近菱狀卵形或闊披針形,邊緣具圓鋸。花朵:雌雄花在同一花序上,花序腋生。雌花苞片卵狀心形,苞腋具雌花1~3朵;無花梗。雄花生于雌花序上部,排列呈穗狀或頭狀,雄花苞片卵形,苞腋具雄花5~7朵,簇生;雄花花蕾近球形。花期4~12月。果實:蒴果直徑4毫米,具3個分果爿(pán)。

為路邊、地頭常見雜草,很少人知道其是野菜。

食用方法

鮮嫩莖葉可以食用,營養豐富,是很好的野菜。焯水后浸泡,可炒食,可做湯,可制作餡料。

功效

全草藥用,對肝火所致的目赤目痛、咽喉紅腫均有一定的療效。

葉下珠 地槐菜

別名:陰陽草、假油樹、珍珠草、珠仔草、蓖其草

拉丁名:Phyllanthus urinaria

科屬:大戟科葉下珠屬

分布:分布于我國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等省區。

《救荒本草》:苗高四五寸,葉似石竹子葉,極細短,開小黃白花,結小黑子。其葉味甜。采葉煠熟,水浸淘凈,油鹽調食。

沿莖葉下面開白色小花,花后結扁圓形小果,形如小珠,排列于假復葉下面。

采食部位及時間

嫩葉可食,春季可采。

輕松認野菜

外觀:一年生草本,通常高30厘米。根莖:莖常直立,基部多分枝,枝具翅狀縱棱。枝葉:葉片紙質,因葉柄扭轉而呈羽狀排列,葉柄極短。花朵:花雌雄同株,直徑約4毫米;雄花2~4朵簇生于葉腋,通常僅上面1朵開花;雌花單生于小枝中下部的葉腋內;萼片6,邊緣膜質,黃白色;花盤圓盤狀,邊全緣。花期4~6月。果實:蒴果圓球狀,直徑1~2毫米,紅色,表面具小凸刺。果期7~11月。

食用方法

采集嫩莖葉用開水焯熟,再用清水浸泡,撈出后加油鹽調食。

功效

夏、秋季采全草入藥,有解毒、消炎、清熱止瀉、利尿之效,可治目赤腫痛、腸炎腹瀉、痢疾、肝炎、小兒疳積、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等。

有毒相似品種:含羞草

葉下珠從外形上看,和含羞草很相似,但只要看看葉下,就能立即將兩者區別開來。再者,葉下珠的葉片碰觸不會閉合,而含羞草以此聞名。其三,含羞草是灌木,遍體散生倒刺和銳刺,而葉下珠是草本,無刺。

羽毛狀復葉,稍微輕輕觸碰便會閉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连市| 平顺县| 嘉定区| 准格尔旗| 腾冲县| 库伦旗| 六枝特区| 弋阳县| 牟定县| 林西县| 镇江市| 大邑县| 绥江县| 兴义市| 鲁甸县| 深圳市| 尖扎县| 富民县| 达孜县| 彭阳县| 图木舒克市| 横峰县| 凌海市| 托里县| 沈阳市| 太原市| 新平| 昭苏县| 射洪县| 高青县| 宜兰县| 广东省| 黔南| 天门市| 武山县| 丽江市| 新闻| 清镇市| 锡林浩特市| 建始县| 沙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