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子調理與產后恢復一天一頁
- 張一帆主編
- 4507字
- 2021-12-03 19:12:51
月子調理早知道
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都會選擇坐月子,因為孕媽媽在生完孩子之后會有很多的不適,所以這個時候就會通過坐月子來進行調理。具體怎么做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如何請到好月嫂
為了母嬰健康以及讓新媽媽坐月子更舒心,現在很多家庭選擇請月嫂。一個好的月嫂集保姆、護士、廚師、早教師于一身,能護理好新媽媽和寶寶,減少家人的顧慮。請到好月嫂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注意事項有:
1選擇正規的家政公司。到家政公司要驗看其營業資格,并保證其人員的從業資格。合同要寫清服務的具體內容、收費標準、違約或者事故責任等,付費時索要正式發票。
2月嫂要經過正規培訓。月嫂最好是學習過護理專業知識和基本醫學知識,或進行過專業的月子護理培訓的。正規家政公司有一套對月嫂的嚴格審查程序,家人必須驗看這些證件。
3月嫂要身體健康。正規的月嫂必須進行一個全面的身體檢查,包括乙肝五項、婦科檢查等體檢項目,合格者才有資格做月嫂。
4家人要統一觀念。有時新媽媽想請月嫂,但是家人可能觀點不一,存在矛盾。月嫂選定后若退單或者入戶工作后會遇到很多困難,所以,家人提前統一意見很重要。
5進行面試。只有通過面試才能知道所選月嫂是否專業。提問不妨多從實際工作出發,比如你帶過多少寶寶、寶寶嗆奶怎么辦……看月嫂是否經驗充分,同時也要注重考察其人品。
6簽訂合同。請月嫂時,要先預定月嫂,再簽訂合同。不可貪圖便宜,與月嫂私下簽訂合同,在月嫂服務過程中,如果出現糾紛,新媽媽有理也說不清。
7明確自己的要求。在請月嫂前,新媽媽應該把自己的要求盡量講清楚,了解月嫂的性格,避免到時候相處不來。
8及時與月嫂溝通。在月子期間,新媽媽要與月嫂及時溝通,直接告訴月嫂你的喜好或提出建議,不要礙于面子,這樣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
月嫂面試問題一覽表
? 我可以帶您去醫院體檢一下嗎?
? 您對母乳喂養有什么看法?
? 寶寶睡不著怎么辦?
? 寶寶為什么會有濕疹?
? 怎樣給寶寶做臍部護理?
? 您覺得哪種吸奶器效果好?
? 請問新生兒有哪些早期智力開發的內容?
? 新生兒為什么會容易溢奶?
? 在家里需要用什么給傷口消毒?(分剖宮產和順產)
? 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有什么區別?該如何區分呢?

選好月子會所,舒服又不累
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分娩之后就直接住進了月子會所,請專業的團隊來照顧月子。選擇一家好的月子會所需要花很長一段時間,甚至需要你們在寶寶還未出生前,就把周圍的月子會所都打聽一遍,因為好的月子會所都要提前預訂。選好入住的月子會所后,多去熟悉一下那里的環境,和主要人員交流,并根據情況,按照指導做好相應的準備。
選擇月子會所需要考慮的因素

孕媽媽要提前精心選擇月子會所。

高齡新媽媽身體恢復慢中求勝
現在晚婚晚育的女性越來越多,并且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35 歲以后做新媽媽的并不少見。但是,高齡新媽媽生產過后,身子更弱,身體恢復要比適齡新媽媽慢,需要更加精心地調理。
調養不少于 100 天
高齡新媽媽因為新陳代謝減慢,各個器官的恢復能力減弱,所以產后休息的時間要比適齡新媽媽多。我們所說的“坐月子”就是醫學上常說的“產褥期,”一般指產后 6 周。但身體的恢復需要一個過程,有些傷口表面上看似好了,實際上沒有徹底恢復,所以高齡新媽媽休息盡量不少于 100 天。這段時間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科學均衡的飲食,最主要的是保持愉悅的心情。
積極面對情緒問題
高齡新媽媽體內激素變化較大、恢復期延長,更易面臨負面情緒的影響。尤其是高齡新媽媽,好不容易盼來寶寶,勢必會將全部心思放在寶寶身上,會擔心寶寶出現什么問題,這種過度關注往往會引起高齡新媽媽的焦慮。遇到此類情況,高齡新媽媽一定要及時調整心態,或咨詢專業人士,不要將壞情緒積壓下來,否則會影響到身體恢復。
高齡新媽媽更要預防婦科疾病的侵擾。由于高齡新媽媽的新陳代謝減慢,盆底肌、子宮及韌帶的恢復能力都有所下降,陰道自凈能力降低,容易導致各種婦科疾病的產生。所以,高齡新媽媽更要注意保持會陰的清潔,同時做些促進盆底肌、子宮恢復的按摩,千萬不要過量用藥,否則會破壞陰道的酸堿度。

月子期間的飲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產后滋補要適量
高齡新媽媽因為年齡較大,更容易發生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產后貧血等,產后身體也會比年輕的新媽媽更虛弱,更加需要滋補。所以產后更要吃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飲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且富含營養。但需要注意的是,高齡新媽媽體質較弱,過量的營養不能吸收,所以,滋補一定要適量,并且注意營養均衡。
雙胞胎新媽媽需要雙倍付出
當兩個天使同時降臨時,新媽媽的愉悅心情不言而喻:一次辛苦,兩重收獲。但是在接下來的月子期間的調理中也需要加倍注意。
雙倍付出
懷孕的時候,單胎孕媽媽臨產時的子宮重量是原來的 20 倍,容量是原來的 1 000 多倍。雙胞胎孕媽媽要負擔兩個寶寶的代謝,腎臟、肝臟、心臟等器官的負擔比單胎孕媽媽要多得多。雙胞胎新媽媽孕期付出得多,生產后要恢復到孕前狀態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因此月子期間的調養需要倍加注意。

一次辛苦,雙重收獲,雙倍付出。
雙倍營養
哺乳的雙胞胎新媽媽,月子餐的搭配尤其重要,既不能吃得體形變樣,又要調養好身體,還要照顧到寶寶對母乳的需要。所以,雙胞胎新媽媽在增加餐次的同時,在營養搭配上更要花點心思。
雙倍操心
月子期間,是雙胞胎新媽媽最辛苦的時期,并將大大影響哺乳的成功率,請個月嫂照顧月子很有必要。同時,最好放棄嬰兒床,選擇與寶寶們同床,新媽媽睡中間、寶寶們睡兩邊,這樣無論哪一個要吃奶,新媽媽只要轉身即可供應,可在相對不費力的情況下應付雙倍的密集吸吮。還可以準備一種“雙胞胎哺乳環墊”,這樣能把兩個寶寶放在上面同時喂奶。
另外,最好將雙胞胎寶寶的喂奶時間調成一致,這樣新媽媽才能有較長的休息時間。但是雙胞胎新媽媽不能太苛求,因為寶寶的生理時鐘還是會有個別差異。
爸爸多重角色
在月子期間,新爸爸的角色可是多重的,不只升級為新爸爸,還是新媽媽的心理咨詢師,更是家里的總管。尤其是雙胞胎新爸爸,因為家里多了兩個寶寶,家庭事務一定會增加很多。新爸爸要對家人或月嫂的工作做出合理的安排,為新媽媽的休養營造一個安詳快樂的環境。
月子病一定要在月子里治嗎
過去人們常說“在坐月子時,如果沒有保養好身體,就容易落下病根”,這是有道理的。可以說產后是女人身體最脆弱的時候,非常容易受疾病侵擾。在坐月子期間,新媽媽無論如何都要注意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很多疾病,經過充分的臥床休息和良好的營養補充,都可以治愈。而“坐月子”恰恰能提供這樣的治療機會,這就使得有些人誤以為“月子里的病非得月子里治不可”。
對于“月子病”,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主張及時治療,以免留下后遺癥。但是有些疾病,例如細菌感染性疾病,只靠休息和營養是很難治愈的,還必須要有相應的藥物治療,所以說月子病不一定都能在月子里治好。
第一胎月子沒坐好,生個二寶能調回來嗎
很多新媽媽特別后悔沒坐好月子,常常覺得腰疼、胳膊疼,有二胎計劃的就把希望寄托在第二次坐月子上,認為可以把之前落下的月子病給糾正過來。
坐好月子確實容易調理好月子病。首先,坐月子時,人體各個臟腑、關節都會發生變化,功能也會得到明顯的改善。其次,坐月子期間,新媽媽除了照顧寶寶,恢復身體是主要的任務,充分的休息和充足的營養能養好氣血,而且沒有工作壓力或瑣事打擾,當然能緩解以前落下的月子病。
二胎新媽媽坐月子,盡量好好調整,這樣可以緩解身體先前造成的損傷,并防止落下其他病癥。新媽媽們如果能以坐月子的心態對待平時的休養,也能將身體養得棒棒的。

坐好“小月子”,恢復迅速不影響受孕
正常的生產過程是瓜熟蒂落,自然而然;而小產猶如生摘青果,不管是自然流產還是人工流產,都會給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小產后,小月子的恢復非常重要,要為下一次受孕做好準備。
心理調節。小產女性在承受身體疼痛的同時,還要承受心理上的煎熬,特別是做人工流產的女性,想到與這個世界無緣的小生命,內心的愧疚感會使自己陷入負面情緒,而不良的情緒會極大地影響身體恢復。坐小月子時,女性一定要注意心理調節,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才能更好地為下一次懷孕做準備。
飲食調理。在飲食上,和正常坐月子一樣,不能喝冷水,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同時,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豬肝、雞蛋、魚、瘦肉等,蔬菜水果也要適量攝入,當然寒性的蔬果要盡量避免。有一點需要注意,最好不要吃下奶的食物。
適量運動。在日常生活中,也和正常坐月子一樣,少用眼睛,注意保暖,多臥床休息,但也要進行適量的運動。盡量不要外出,特別是手術后的一段時間,吹點冷風就很容易頭疼。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坐小月子比正常坐月子還要重要,因為要為下一次受孕做好準備,養好身體。

保持好心情,坐好小月子。
關于“小月子”的女人私房話
剛剛發育的乳腺停止生長,腺泡變小直至消失,乳腺復原。但是這種復原通常并不完全,很容易誘發乳腺小葉增生,造成乳腺腫塊及乳房疼痛。所以要第一時間疏“通”乳房經絡,使突然停滯下來的氣血運行起來。子宮內膜不可避免地受到損傷,這使子宮自身抵抗力下降,可能會感染一些難言的疾病。因此在月子里要對子宮進行全面保護,必須禁止同房,根據不同流產或引產類型,遵循醫生的建議避孕。
別混淆產后情緒低落和產后抑郁
在若干年前,人們還以為產后抑郁癥只是極個別新媽媽才會有,是常見于西方社會中的問題。近年來,隨著對這種病癥的了解,人們終于認識到被產后抑郁癥折磨的新媽媽并非少數。更有資料表明,我國患有產后抑郁癥的新媽媽數量明顯增多。過去,新媽媽產后抑郁的真實情況之所以被低估,可能是因為她們不善于用語言表達抑郁情緒,常常隱忍著自己的感情。隨著醫學發展,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新媽媽的心理問題。
產后抑郁值得全家重視
盡管在坐月子期間,新媽媽能得到家庭的支持,但是由于社會的變革及家庭組織結構的改變,產后抑郁癥的問題依然很突出,因此對女性的心理健康也應該仔細評估。想要通過典型癥狀來判定產后抑郁癥并不容易,人們常常會把產后情緒低落與產后抑郁癥混淆起來。通常而言,產后情緒低落持續時間不長,而且不經治療可以自行痊愈;產后抑郁癥卻恰恰相反,當新媽媽出現疲倦、精力下降、食欲減退、便秘、睡眠障礙等癥狀時,要給予高度重視。
月子中的新媽媽,經歷了分娩,生活及角色的變化,加之體內激素的變化,情緒會有所波動。
如果負面情緒長期積郁,就有可能造成新媽媽產后抑郁。產后抑郁不僅影響新媽媽身體恢復,以及對寶寶的感情,還會給家庭生活造成影響,要早重視、早疏解。
男性也要謹防產后抑郁
現在,越來越多的數據顯示:許多新爸爸也正被產后抑郁癥折磨著——新增加的責任、生活方式的改變、分擔新媽媽照顧寶寶的重任,以及睡眠不足等都是造成男性產后抑郁癥的“導火索”。新爸爸們千萬不要忽略自己的精神健康,傾訴壓力、運動以及改掉不良習慣(男人在抑郁時更容易陷入酗酒吸煙的“瘋狂”狀態)能幫助改善心情。若抑郁現象持續加重,請不要等待,要及時向專業人士(如心理醫生)尋求幫助。
壓力越大,越容易抑郁
壓力越大,越容易抑郁。一方面是因為生活、角色和體內激素的變化。另一方面,由于面臨的社會壓力和精神壓力較大,考慮問題多,情緒較復雜,易發生抑郁。但是,不是所有的產后壞心情都是產后抑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