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嫂護理經:42天科學坐月子
- 姜華 郝松莉主編
- 1269字
- 2021-12-03 19:10:59
高齡媽媽
產褥期常見問題,姜老師有話說
產后身體虛弱,新媽媽要注意身體護理,避免勞累,并注意預防各種疾病,產褥感染更是不可不防。特別是高齡媽媽,身體機能下降,恢復速度相對較慢,更要好好坐月子。

新媽媽適當下床活動,呼吸新鮮空氣,有助于身體恢復。
Q 產褥感染是什么?有什么癥狀?
■產褥感染是由病菌侵入生殖器官局部或全身而引起的感染,這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一定要積極預防和治療。發生產褥感染后,因感染部位不同,表現出來的癥狀也不同,一般分為會陰裂傷感染、縫線傷口感染、陰道感染和子宮內膜感染。
■產褥感染后,新媽媽通常會感覺到下腹疼痛、白帶增多,且多為膿性、有臭味,同時體溫升高。高齡媽媽身體弱,抵抗力低,易發生感染,所以要提前預防。
Q 高齡媽媽如何坐月子?
■產后新媽媽身體虛弱,特別對于高齡媽媽而言更加要注意營養的補充。不過產后宜溫補不宜大補。要少吃人參等大補食品,做到均衡營養飲食。
■產后休養宜動靜結合。坐月子期間過多地躺在床上,不僅會導致高齡媽媽肥胖,在月子過后難以恢復身材,還會使肌肉變得松散,體質變弱。所以,高齡媽媽要適當地活動,比如下床走走、做做操等。

Q 高齡媽媽產后傷口感染時應該怎么辦?
■產后傷口感染的主要原因還是和日常護理以及剖宮產手術有關系。高齡媽媽在坐月子期間,不僅要做好傷口清潔護理工作,飲食上也要注意。辛辣刺激性食物都不能在產褥期食用,以免誘發或加重產后傷口感染。
■有側切的高齡媽媽,休息時宜采用平臥位或健側臥位,避免惡露感染傷口。剖宮產高齡媽媽術后6小時宜采取去枕平臥位,然后再換側臥位躺,盡量避免拉扯到傷口引起崩裂。宜早下床活動,以幫助產后身體恢復。
Q 怎么緩解產后骨盆疼痛?
■產后骨盆疼痛主要是因為分娩時胎兒過大、產程過長、用力不當、姿勢不正以及腰骶部受寒等,造成恥骨聯合分離或骶髂關節錯位而發生疼痛。在韌帶恢復期間,下蹲、起坐過猛、劇烈運動等,也易使骨盆產生疼痛感。
■一般過幾個月后,骨盆疼痛會自然緩解。如果長期不愈可去醫院采用推拿按摩法治療,并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消炎止痛藥。同時注意多休息,適當做些簡單的體育鍛煉,如伸屈大腿的運動,可以緩解不適。
怎么防止產褥感染?
①孕期及產后都要注意清潔衛生,在懷孕的最后3個月及產后42天內,一定要禁止同房,且不要盆浴。
②分娩時,如果發生胎膜早破、產程延長、產道損傷、產后出血等情況,應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
③坐月子期間要注意飲食營養,宜盡早下床活動,及時排尿,以避免膀胱內尿液潴留,影響子宮收縮及惡露排出。同時要注意產后會陰部的清潔衛生。
④高齡媽媽如果在產后出現體溫升高等癥狀,不要輕視,要多觀察,如有必要需及時就醫。
如何避免彎腰用力?
①高齡媽媽在彎腰拿取物品時,注意動作不要過猛。取東西時要靠近物體,避免姿勢不當拉傷腰肌。避免提過重或舉過高的物體。腰部不適時托舉寶寶或其他物體,應盡量利用手臂的力量,腰部少用力。
②高齡媽媽彎腰撿物品時,可一腳在前,一腳在后,兩腿向下蹲,前腳全著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后腳腳跟提起,腳尖著地。雙腿微微分開保持重心穩定,用后腿支撐身體,以減少腰部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