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零基礎學推拿按摩
  • 劉乃剛主編
  • 4582字
  • 2021-12-03 19:09:24

牢記常用推拿手法,對癥推拿才有效

中醫推拿手法的種類名稱很多,有些名同法異,有些法同名異,有的根據動作形態分類,有的根據操作的要求分類,有的根據手法的方式分類。為了便于掌握,應用方便,這里介紹中醫常用的臨床推拿手法及其操作要領。

基本手法

?法

操作手法 用第五掌指關節背側吸附于治療部位,將腕關節的伸屈動作與前臂的旋轉運動相結合,使小魚際與手背在治療部位上做持續不斷的來回滾動的手法。

推拿要點肩、臂盡可能放松,肘關節微屈。

推拿功效壓力大,接觸面積大,適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較豐厚的部位。此推拿手法具有舒筋活血,滑利關節,緩解肌肉、韌帶痙攣的作用。

?法

一指禪推法

操作手法分別用拇指指端、指腹或偏峰著力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懸腕,肘關節略低于手腕,以肘部為支點,前臂主動擺動,帶動腕部擺動和拇指關節做屈伸活動。

推拿要點腕部擺動時,尺側要低于橈側,使產生的“力”持續地作用于治療部位上。壓力、頻率、擺動幅度要均勻,動作要靈活。

一指禪推法

推拿功效接觸面積小,滲透度大,適用于全身。此法具有舒筋活絡,調和營衛,祛瘀消積的作用。

揉法

操作手法揉法分掌揉法和指揉法兩種。

掌揉法

掌揉法:用手掌大魚際或掌根著力于一定部位,腕部放松,以肘部為支點,前臂主動擺動,帶動腕部做輕柔緩和的擺動。

指揉法

指揉法:用手指指腹著力于一定的部位,腕部放松,以肘部為支點,前臂做主動擺動,帶動腕和手指做輕柔緩和的擺動。

推拿要點壓力要輕柔,動作要協調而有節奏。

推拿功效輕柔緩和,刺激量小,適用于全身。此法具有寬胸理氣,消積導滯,活血祛瘀等作用。

摩法

操作手法摩法分掌摩法和指摩法兩種。

掌摩法:用掌面附著于一定部位,以腕關節為中心,連同前臂做節律性的環旋運動。

掌摩法

指摩法: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用此三指指腹附著于一定部位,以腕關節為中心,連同掌、指做節律性的環旋運動。

指摩法

推拿要點肘關節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動作要緩和而協調。

推拿功效輕柔緩和,適用于胸腹、脅肋部。摩法具有和中理氣,消積導滯等作用。

推法

操作手法用指、掌或肘部著力于一定的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移動。用指稱指推法,用掌稱掌推法,用肘稱肘推法。

推拿要點指、掌或肘要緊貼體表,速度要緩慢而均勻。

掌推法

推拿功效適用于人體各部位。此法能舒筋活絡。

擦法

操作手法 用手掌的大魚際、掌根或小魚際附著在一定部位,沿直線來回推擦。操作時腕關節伸直,使前臂與手接近相平。手指自然伸開,整個指掌要貼在患者體表的治療部位,以肩關節為支點,上臂主動,帶動手掌做前后或上下往返移動。

推拿要點 用力要穩,動作要均勻而連續。

擦法

推拿功效本法是一種柔和、溫熱的刺激,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等作用。

搓法

操作手法 用雙手掌面夾住一定的部位,相對用力快速搓揉,同時做上下往返移動。

推拿要點雙手用力要對稱,搓動要快,移動要慢。

搓法

推拿功效適用于腰背、胸脅及四肢部,以上肢較為常見。本法具有調和氣血,舒筋通絡的作用。

按法

操作手法按法分為指按法和掌按法兩種。

指按法

指按法:用拇指指端或指腹按壓體表。

掌按法

掌按法:用單掌或雙掌,也可用雙掌重疊按壓體表。

推拿要點著力部位要緊貼體表,力度由輕而重。

推拿功效指按法適用于全身;掌按法常用于腰背部和腹部。本法具有放松肌肉,疏通經絡,活血止痛的作用。

點法

操作手法點法有拇指點法和屈指點法兩種。

拇指點法:用拇指指端點壓體表。

拇指點法

屈指點法:可屈拇指,用拇指指間關節橈側點壓體表;或屈食指,用食指近側指間關節點壓體表。

屈指點法

推拿要點本法與按法的區別是,點法的作用面積小,刺激力度更大。

推拿功效本法刺激力度很強,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操作部位酌情用力。常用在肌肉較薄的骨縫處。本法具有開通閉塞,活血止痛,調理臟腑功能的作用。

捏法

操作手法捏法有三指捏法和五指捏法兩種。

三指捏法

三指捏法:用拇指與食指、中指兩指夾住肢體,相對用力擠壓。

五指捏法

五指捏法:用拇指與其余四指夾住肢體,相對用力擠壓。在相對用力擠壓時要循序而下,均勻而有節律性。

推拿功效適用于頭部、頸項部、四肢及背脊。本法具有舒筋通絡,行氣活血的作用。

拿法

操作手法分別用拇指和食指、中指兩指,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對用力,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進行節律性的提捏。

拿法

推拿要點 用力由輕而重,動作要緩和而連貫。

推拿功效常配合其他手法。適用于頭部、頸項部、肩部和四肢等部位。本法具有祛風散寒,開竅止痛,舒筋通絡等作用。

捻法

操作手法 用拇指、食指指腹捏住一定部位,兩指相對做捻揉動作。

推拿要點動作要靈活、快速。

捻法

推拿功效適用于四肢小關節。本法具有理筋通絡,滑利關節的作用。

拍法

操作手法 用虛掌拍打體表。

推拿要點手指自然并攏,掌指關節微屈,平穩而有節奏地拍打患部。

拍法

推拿功效適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等部位。常配合其他手法治療,可舒筋通絡,行氣活血。

擊法

操作手法 用拳背、掌根、掌側小魚際或指端叩擊體表。

拳擊法

拳擊法:手握空拳,腕伸直,用拳背平擊體表。

掌擊法

掌擊法:手指自然松開,腕伸直,用掌根部叩擊體表。

側擊法

指尖擊法

側擊法:手指自然伸直,腕略背屈,用單手或雙手小魚際擊打體表。

指尖擊法:用手指指端擊打體表,如雨點下落。

推拿要點 用力要快速而短暫,垂直叩擊體表,在叩擊體表時不能有拖抽動作,速度要均勻而有節奏。

推拿功效拳擊法常用于腰背部;掌擊法常用于頭頂、腰臀及四肢等部位;側擊法常用于腰背及四肢部;指尖擊法常用于頭面部、胸腹部。本法有舒筋活絡,調和氣血的作用。

撥法

操作手法拇指伸直,以指端著力于施術部位,其余四指置于相應的位置以助力,拇指下壓至一定的深度,待有酸脹感時,再做與肌纖維或肌腱、韌帶成垂直方向的單向或來回撥動。

推拿要點 用力由輕而重,實而不浮。按壓撥動的方向與撥動組織走向垂直。

推拿功效此法有止痛和解除粘連的作用。

撥法

抖法

操作手法雙手握住患者手腕部或足踝部,將被抖動的肢體抬高一定的角度,兩前臂同時施力,做連續的上下抖動,使抖動所產生的抖動波由肢體遠端傳遞到近端,被抖動的肢體、關節產生舒適感。

推拿要點 抖動幅度要小,頻率要快。

推拿功效用于四肢,以上肢較為常用。常與搓法配合,一般作為治療的結束手法。本法具有調和氣血,舒筋通絡的作用。

抖法

振法

操作手法振法分掌振法和指振法兩種。

掌振法:用手掌著力在體表,前臂和手部肌肉強力地靜止性用力,產生震顫動作。

掌振法

指振法:用中指指端著力在體表,前臂和手部肌肉強力地靜止性用力,產生震顫動作。

指振法

推拿要點操作時力量要集中于指端或手掌上。振動的頻率較高,著力稍重。

推拿功效適用于全身。本法具有祛瘀消積,和中理氣,消食導滯,調節腸胃功能等作用。

復合手法

按揉法

操作手法 由按法與揉法復合而成。分指按揉法和掌按揉法兩種。

指按揉法:用拇指指腹置于施術部位,其余手指置于對側或相應的位置以助力。拇指和前臂主動施力,進行節律性的按壓揉動。

指按揉法

掌按揉法:以單手掌根部或雙手疊加著力于施術部位,其余手指自然伸直,前臂與上臂主動用力,進行節律性的按壓揉動。

掌按揉法

推拿要點宜按揉并重。動作不要過快,也不可過于緩慢。

推拿功效指按揉法接觸面積較小,按揉力量集中,適用于頸部、肩部、肩胛骨內側緣及全身。掌按揉法接觸面積大,按揉力會相對分散。

拿揉法

操作手法拿法與揉法的復合運用,在施用拿法時增加揉動。在拿法動作的基礎上,使拇指與其他手指在做捏、提動作時,增加適度的旋轉揉動,所產生的拿揉之力連綿不斷地作用于施術部位。

推拿要點以拿為主,揉為輔。操作要自然流暢。

推拿功效拿揉法較拿法的力量更趨緩和,舒適自然。拿揉法具備拿法與揉法的雙重作用,主要適用于四肢及頸項部。

拿揉法

揉捏法

操作手法在捏法的基礎上,配合手指的揉捻動作。拇指或掌根揉動幅度要小,其余四指相對拇指做捏法,邊揉捏邊螺旋形向前推進。

揉捏法

推拿要點操作者肩、肘關節要放松,著力部位要吸定于治療部位,用力持續、均勻、協調而有節奏性。手法力度及頻率以患者能耐受為度。

推拿功效適用于全身,尤以頸項部、四肢和局部疼痛病癥較為多用。

彈撥法

操作手法 以拇指指端著力于治療部位,在一定壓力下,待局部有酸脹感時,做與肌纖維垂直方向的短距離撥動。

推拿要點指下垂直按壓力量宜大(以患者能忍受為度),而直線移動幅度宜小,使深層組織之間產生互相錯移摩動。

彈撥法

推拿功效本法是較強的刺激手法之一。具有舒筋活絡,分解粘連,解痙止痛的作用。

推摩法

操作手法 用拇指指端的橈側面著力于治療部位,其余四指并攏,指面著力于相應的治療部位,前臂做主動擺動,帶動腕關節做環旋運動,并帶動拇指掌指關節、指間關節做屈伸運動,并使其余四指指面在治療部位做環形的摩擦運動。

推拿要點拇指要吸定于治療部位,腕關節放松。

推拿功效常用于胸腹部或四肢。具有宣肺平喘,和中理氣,舒筋通絡,活血調經的作用。

推摩法

牽抖法

操作手法牽拉并抖動患者的肢體,如腰部牽抖,使患者俯臥,雙手抓住床頭,操作者用兩手握住其兩踝上部,用力向下牽引;然后放松,做左右擺動動作;待患者腰部肌肉松弛時,突然抖顫腰部 3~4次;然后再用力向下牽引。

牽抖法

推拿要點牽引是第一步,然后減緩牽引力,再做瞬間較大幅度的抖動,要把握好抖動的時機。

推拿功效主要適用于腰部、肩關節和髖關節。有滑利關節、復位和松解粘連的作用,瞬間作用力較強。

運動關節類手法

搖法

操作手法使關節做被動的環形運動。包括肩關節搖法、腰部搖法、踝關節搖法。

肩關節搖法

肩關節搖法:患者呈坐位,操作者以一只手扶住患者肩部,另一只手托握住患者腕部或肘部,然后搖動肩關節,使之做順時針或逆時針環轉運動。

腰部搖法

腰部搖法:患者呈仰臥位,兩下肢并攏,屈髖屈膝。操作者雙手分別按其兩膝部或一只手按膝,另一只手按于足踝部,兩手臂協調用力,做環形搖轉運動。

踝關節搖法

踝關節搖法:患者呈仰臥位,操作者一只手托住患者足跟,另一只手握住腳踝關節處,使踝關節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運動。

推拿要點搖轉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至適當增快。搖動方向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半。

推拿功效重在活動關節。適用于四肢各關節及頸肩部、腰部。

扳法

操作手法使關節瞬間突然受力,做被動的旋轉或屈曲、展收等運動。包括頸項部斜扳法、腰部斜扳法等。

頸項部斜扳法

頸項部斜扳法:患者頭部略向前屈。操作者一只手抵住患者頭側后部,另一只手托住對側下頜部,使患者頭向一側旋轉至最大限度時,兩手同時用力做相反方向的扳動。

腰部斜扳法

腰部斜扳法:患者呈側臥位,操作者用一只手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只手抵住臀部;或一只手抵住患者肩后部,另一只手抵住髂前上棘部,使患者腰被動旋轉至最大限度后,兩手同時用力做相反方向扳動。

推拿要點動作要果斷而快速,用力要穩;兩手動作要協調一致,扳動幅度不要超過關節生理活動范圍。操作手法要輕巧、準確。

推拿功效 常用于關節錯位及關節功能障礙。有舒筋通絡,滑利關節的作用。

拔伸法

操作手法此法是固定肢體或關節的一端,牽拉另一端的方法。

頸部拔伸法

頸部拔伸法:患者呈坐位。操作者站在其身后,一手扶住患者后枕部,另一側上肢用肘彎部托住其下頜部,手掌扶住對側頭部,兩手同時用力向上拔伸,牽引其頸椎。

指關節拔伸法

指關節拔伸法: 用一只手捏住被拔伸關節的近側端,另一只手握住其遠側端,兩手同時做反方向用力牽拉。

推拿要點 用力要均勻而持久,動作要緩和。

推拿功效常用于關節錯位,傷筋等。對扭錯的肌腱和移位的關節有整復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宣化县| 瑞金市| 嘉兴市| 无棣县| 睢宁县| 西平县| 阿克| 若羌县| 甘泉县| 千阳县| 湖州市| 凉城县| 建德市| 西峡县| 利津县| 周宁县| 安吉县| 滦南县| 正阳县| 眉山市| 高碑店市| 噶尔县| 沈阳市| 田东县| 黔西县| 鸡东县| 双鸭山市| 西城区| 平泉县| 河北省| 神木县| 杭锦旗| 溧水县| 拜城县| 松阳县| 霍州市| 阜城县| 康马县| 萨迦县| 新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