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鑒茶

會喝茶,不等于會鑒賞茶,而會鑒賞茶才能喝到好茶,方能探知其佳妙處。

鑒為飲之首

要想會鑒茶,好好欣賞到茶的全貌,便要學會看、聞、品以及回味。

先看茶葉的外形。即觀察茶葉的形狀,看茶葉是否勻整、多毫。好茶的茶芽細嫩、勻整度好,同時茶葉表面會披滿白毫。再看茶湯的色澤,即觀察茶湯是否清澈明亮。茶湯的顏色會因為加工過程的不同而有差異,但不論是什么顏色,好茶的茶湯必須清澈,有一定的亮度,且湯色要明亮清晰。品質不好的茶葉,茶湯顏色暗淡、混濁不清。

最后看葉底,即觀察沖泡后展開的葉片或葉芽是否細嫩、勻齊、完整,有無花雜、焦斑、紅筋、紅梗等現象,如果是烏龍茶還要看是否“綠葉紅鑲邊”。

茶事歷歷

鑒賞茶葉的質量首先看它是否干燥。品質好的茶葉含水量低,如果用手指輕掐一下茶葉就碎,并且手指皮膚有輕微刺痛的感覺,就說明茶葉的干燥度良好。反之,如不易壓碎,就說明茶葉已經受潮變軟,喝的時候口感較差,茶香也不會濃郁。

干聞

細聞干茶的香味,辨別有無陳味、霉味和吸附了其他的異味。

熱聞

熱聞是指茶泡開后趁熱聞茶的香味。好的茶葉香味純正,沁人心脾。

冷聞

冷聞是指等溫度降低后再聞杯蓋或杯底留香,這時可聞到在高溫時因茶葉芳香物大量揮發而掩蓋了的其他氣味。通過冷聞辨別茶葉是非常有效的。

品火功

第一品是品火功,即品茶葉加工過程中的火候是老火、足火還是生青,是否有曬味。

品滋味

第二品是品滋味,讓茶湯在口腔內流動,與舌根、舌面、舌側、舌端的味蕾充分接觸,看茶味是濃烈、鮮爽、甜爽、醇厚、醇和還是苦澀、淡薄或生澀。

品韻味

清代袁枚曾講:“品茶應含英咀華,并徐徐體貼之。”意思就是將茶湯含在口中,慢慢咀嚼,細細品味,感受茶湯過喉時的爽滑。只有帶著對茶的深厚感情去品茶,才能品到好茶的“香、清、甘、活”,以及它妙不可言的韻味。

回味

回味是指品茶后的感覺。品到好茶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滿口生津;二是齒頰回味甘醇,留香時間長;三是喉底回味甘爽,氣脈暢通,五腑六臟如得滋潤,使人心曠神怡,飄然欲仙。

茶葉用量是關鍵

在沖泡時究竟投放多少茶,對于品茶來說,茶量的多少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影響了茶湯的品質。茶葉放少了,茶湯會淡得寡然無味;若放多了,又會發苦發澀。因此,要想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首先要掌握茶葉用量。每次茶葉用量多少,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個人的飲用習慣而定。

時間長短

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量放得多,浸泡時間要短,茶量放得少,浸泡時間要長。如果水溫高,浸泡時間宜短,水溫低,浸泡時間要加長。

因茶而異

茶葉種類繁多,茶類不同,用量各異。如沖泡一般紅茶、綠茶,茶與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沖泡普洱茶,每杯放5~10克茶,加入沸水250~500毫升。用茶量最多的是烏龍茶,茶與水的比例為1:22。

因人而異

一般來說,茶、水的比例隨茶葉種類及喝茶者個人情況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檔茶用量可少一點,粗茶應多放一點。烏龍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應多一點。對嗜茶者,一般紅茶、綠茶的茶、水比例為1:50至1:80,即茶葉若放3克,沸水應沖150~240毫升;對于一般飲茶的人,茶與水的比例可為1:80至1:100。烏龍茶茶葉用量應增加,茶、水比例以1:30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葉3克,沖開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沖開水150毫升。

因茶齡而異

茶葉用量還同消費者的年齡結構與飲茶歷史有關。中、老年人往往飲茶年限長,喜喝較濃的茶,故用量較多;年輕人飲茶年限短,普遍喜愛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

泡茶用量的多少,關鍵是掌握茶與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則味濃;茶少水多,則味淡。

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取4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葉,再分別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5分鐘后審評茶湯滋味,結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極濃,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濃,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較淡。

因地而異

不同地方的人,口味不同,甚至同一地方的人,對不同的茶也有著不同的口味愛好。

比如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以肉食為主,當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葉成為生理上的必需品,他們普遍喜飲濃茶,故每次茶葉用量較多;江浙及鄰近省份的人,多選用龍井茶或高級綠茶,一般用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不多;而南方云貴、廣東和福建人士,多選用半發酵的高級包種茶、武夷茶或普洱茶等,茶具雖小,但用茶量較多。

剛開始喝茶的人,不妨多試幾種用量,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那一款,然后作為標準固定下來。

評茶常用語

茶葉形狀(外形)評語

茶葉色澤用語

茶湯顏色評語

茶湯滋味評語

茶葉香氣評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监利县| 敦化市| 利川市| 黄冈市| 新乐市| 吴忠市| 沁阳市| 明光市| 陵川县| 玉田县| 长阳| 邵东县| 明光市| 静宁县| 卢龙县| 报价| 淮滨县| 柳河县| 乌恰县| 信宜市| 津南区| 紫云| 清镇市| 漾濞| 渑池县| 原平市| 博白县| 五大连池市| 荥经县| 德化县| 从化市| 汝阳县| 沙雅县| 石家庄市| 迭部县| 隆化县| 延川县| 濮阳县| 盐池县|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