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子規全鑒
- (清)李毓秀撰 東籬子解譯
- 1904字
- 2021-11-29 09:50:42
長輩面前,謙虛有禮
國學原味
或飲食①,或坐走②,長者先③,幼者后④。
長呼人⑤,即代叫⑥;人不在⑦,己即到。
詞語解釋
①或:或者,這里是“無論,還是”的意思。
②坐走:行走。
③長者:年紀和輩分大的人。
④幼者:年紀小。
⑤呼:呼叫,呼喚。
⑥即:趕快,馬上。
⑦人:這里指長輩呼叫的那個人。
句意理解
趣味故事
信陵君敬老愛賢
戰國時期的信陵君是當時魏國國君的弟弟,他敬老愛賢,當時的人都知道他的名聲。
魏國大梁城里有一個名叫侯嬴的人,他七十多歲了,靠看守城門為生。不過,別看他地位不高,卻很有才能。
信陵君聽說這件事后,就十分鄭重地前去向他請教,希望他可以做自己的門客。他親自駕車把車上最尊貴的位子空出來留給侯嬴。侯嬴也早就聽說過信陵君的好名聲,不過,他想試試信陵君是不是真的敬老愛賢,所以信陵君去接他的時候,他故意裝出十分傲慢的樣子,不僅坐在最尊貴的位置上,還讓信陵君為自己駕車。這還不算,車子走到半路,他還故意下車和一位賣肉的朋友聊了很久,他一邊和朋友聊天,還一邊斜著眼睛看信陵君的態度。信陵君呢?自始至終都沒有生氣,臉上始終帶著微笑。
侯嬴終于和朋友道別了,到了信陵君家里,信陵君恭恭敬敬地請他坐在最好的座位上,還親自端茶給他喝。
看到這里,侯嬴終于相信陵君是真的有好名聲了,于是痛快地做了他的門客,直到獻出自己的生命。
蘇東坡責子
北宋年間,大文豪蘇東坡用自己積攢多年的錢財,在宜滄的荊溪邊上買下一棟房屋,作為自己退隱居住的地方。這個地方山清水秀,風景優美,蘇東坡十分喜歡。
一天,他正四處閑逛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傷心的哭泣聲,聲音是從一間破舊的民房中傳來的。蘇東坡趕緊過去打聽,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老人的兒子背著她偷偷賣掉了祖居的房子。等到老人說出房子的位置時,蘇東坡才知道自己買的那棟房屋剛好就是老人祖居的房屋。
蘇東坡不忍心看著老人繼續傷心,態度和藹地安慰老人一番,并從身上取出買房的契約,當著老人的面將契約燒毀,還一再表示不會追要買房的錢。做完這一切后,他找來老人的兒子狠狠訓斥了一頓,還讓他將老人接回祖居的老屋去住。
懂禮儀的陶季直
陶季直是個十分聰明的孩子,兩至三歲的時候就開始背詩誦賦,四至五歲時,便十分懂事了。
四歲那年的春節,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回家過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大家人美滋滋地圍坐在一起,別提多高興了,特別是幾個孫輩孩子尤其開心,他們充滿童真童趣的話逗得祖父眉開眼笑。為了討爺爺的歡心,一個給爺爺背詩,一個給爺爺講故事,還有一個則把自己親手繡的煙荷包送給爺爺。這些孩子的父母們,見一家人其樂融融,心里也都像吃了蜜一樣甜。
子時一到,陶氏一家,兒子、媳婦、孫子、孫女依序給陶季直的祖父陶愍祖磕頭祝賀。賀歲完畢,祖父不慌不忙,照例像往年一樣拿出一個小木匣,倒出早已備好的四份壓歲錢,對他們說:“今年回家過年,爺爺特給你們備下了一點小禮物。每人一份,各自拿去吧!”
爺爺的話剛一說完,其他三個孩子都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各拿了一份,笑著回到了父母身邊,只有年僅四歲的陶季直遲遲沒有行動,母親悄悄用手推他幾次,他還是一動也不動。
“爺爺為你準備的禮物,為什么你不拿呢?”爺爺覺得他的舉動奇怪,便把他拉到身邊,親切地問,“是爺爺送的禮物你不喜歡?”
“不是的,爺爺。您今天賜給晚輩們禮物,父親和母親,伯父和伯母,也都是您的晚輩,按照長幼有序的禮儀,自然應當長輩為先,然后才輪得到我們。現在,伯父、父親都還沒有禮物,我哪里敢去取呢?”陶季直毫不猶豫地回答。
“沒想到,你一個4歲的孩子,竟能如此明白事理,實在讓我太意外了。”陶愍祖可吃驚啦!
盡管陶季直明白事理,但他的母親卻并不十分喜歡他。春節過后,陶季直的祖父和父親離家不久,母親竟出人意料地將他送給了一個做生意的人。之后不到一年,他的母親便撒手人寰,那時他剛剛五歲。母親去世的當天,他才被家人贖回。陶季直聽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嚎啕大哭。剛一進家門,便一頭撲在母親的遺體上,抱著母親哭得幾次暈倒過去,令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無比難過。
陶季直漸漸長大了,他仁孝博學的名聲也越傳越遠。
國學啟示
在生活中,對待老人我們應該做到恭恭敬敬,謙虛有禮。尊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銘記這一點。不管是故事中的信陵君、陶季直還是蘇東坡,他們對待老人的態度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思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