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管教男孩的溝通細節
- 蔡萬剛編著
- 859字
- 2021-11-29 09:44:51
如何幫助男孩克服自私心理
為什么孩子們一個個這么極端自私、冷酷無情?完全是被家長嬌縱壞的!問題源于極度關愛、過分溺愛和無限縱容。這已經成為當今一些家庭的通病。有的父母嬌慣孩子已經到了違背人倫常理的地步。
我們發現,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確實有不少自私的男孩,他們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別人。他們認為自己的欲望都應該得到滿足,無須感恩和回報;如果不給予滿足,是你們當家長的錯;至于別人,包括最親近的父母、老師的需要,與他無關,他無須考慮。這些自私的男孩正面臨著心靈的荒漠,人格的缺陷,甚至導致他人生的失敗:他們因得不到某種滿足或者對別人的一點點過失常常耿介于懷,因此往往痛苦多于歡樂,怨恨多于感動;還可能因為極端的自私和狹隘,而演變成為危害社會、危害他人的成分。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男孩還處在人格的塑造期。那么,家長具體應該怎樣解決男孩的自私心理呢?
1.自己為孩子樹立榜樣
爸爸媽媽要做與人分享的模范,經常主動地關心、幫助他人,如幫助孤寡老人、給災區人民捐衣送物等。
2.不要溺愛孩子
孩子吃獨食,不愿與他人分享,是與爸爸媽媽的溺愛密切相關的。很多爸爸媽媽出于對孩子的愛,把好吃的、好玩的全讓給孩子,孩子偶爾想和爸爸媽媽分享,爸爸媽媽在感動之余卻常說:“我們不吃,你自己吃吧。”長此下去就強化了孩子的獨享意識,他們理所當然地把好吃的、好玩的據為己有。
3.不能讓孩子搞特殊化
在家庭生活中要形成一定的“公平”環境,這無疑對防止男孩滋長獨享意識有積極的意義。爸爸媽媽還要教育孩子既要看到自己也要想到別人,知道自己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關系,自己有愿望,別人也一樣有愿望,好東西應該大家分享,不能只顧自己不顧別人。
4.給孩子分享的實踐機會
經常讓男孩與小朋友開展生動有趣的活動。孩子與小朋友們共同活動,共同分享活動的快樂。另外,應經常創造孩子為爸爸媽媽服務的機會。
自古以來,無數事實說明:嬌縱敗子,不少人人生失敗的原因,不在于別人,全是因為有嬌慣溺愛他的父母,因此,父母應該讓男孩經歷生活的磨煉,懂得感恩,懂得愛別人,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這是教育孩子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