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到底是不是一種病,我也弄不明白,畢竟,如果它真是一種病,我大抵已經病了二十多年了。
并且,這個病還在不斷進展中,似乎沒有絲毫好轉的表現。
誒!真想就這么躺著,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去干。但是,躺著也會很無聊,但我就是很討厭一成不變的工作,討厭重復沒有變化的日子。
希望人生里充滿復雜多變的元素,每天都帶著不一樣的新鮮感,熱切、溫暖、充滿正能量。
每天都圍繞著新的元素團團轉,并且樂此不疲;但本質上,懶惰成性的自己,卻非常討厭改變,只想依賴著熟悉的習慣而活。
真是一個矛盾的個體。
大概是骨子里藏著叛逆的因子,任性地消耗著自己的時光,以致于,它看上去就像是一種病,而且病得不輕。
說起來,它一定是很早就出現在我的人生里,但具體在什么時候,我已經記不清了。記憶里是小學期間,我不喜歡寫作業,通常會虛耗所有時光,蹲守在電視機前,看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劇或動畫片。以前的劇是真的好,我好多文字都是在上面學的,好的劇帶來的不僅是視覺體驗,更多是精神層面的教化。畢竟,我的童年,小鎮上并沒有圖書館,想要買一本課外書,需要坐一個小時的公交,特地跑到市區內買。有時,書本的乏味,不如看劇來得有趣與輕松。然后消息閉塞的我,直到高中,才知道學校會有自己的圖書館,有可以借閱的文學或小說。
忙碌的學習時間結束,一放假就到處放飛自我,和大部分小孩子一樣,我也閑不住。不過我不喜歡社交,討厭花時間心力去維系友情,雖然,我常常為此感到苦惱,但我還是那樣懶懶的,不愿努力。
我記得我初中時期好喜歡植物的,那時,就在家附近開墾了一塊不大的菜地,每天就圍著媽媽種下的玫瑰花樹,屋子旁邊的桑樹,窗戶前的芒果樹,還有門前的龍眼樹,我每天的快樂,就是觀察我家的植物,春夏秋冬,各色不同。
一草一木都是我曾付出過的心血,那個時光,簡單輕松。這種光景持續了3年多吧!直到我上了高中后,除了門前的老龍眼樹,其他的樹都因為它會影響到別人出行,就一次性全被砍掉了。
我的夢,那個因為羨慕別人家的菜園里,有數不盡新鮮蔬果,我也學著,播下我夢想里的種子,由我的媽媽親手幫我澆灌的的那顆種子,它生根發芽,同時也催發了心中對那一抹青綠的愛。
可那場你無法目睹的巨變,至此,一朝夢碎。
漸漸,人會為了讓自己不留遺憾,努力賺錢只為供養自己那個渺小的夢,畢竟,誰讓我喜歡呀!
我確實有拖延癥,因為很多事情總能讓我分心,所以,說好要做的事情,常常被我推后。但我初中時期,可是為了擠出更多時間去觀察和打理菜園,我的課間時間都被作業占據,課后馬不停蹄地做作業,除了英語我一竅不通之外,我通常在課室多待半個小時,就剩一門不會的英語作業。
為了所愛,付出時間和心血,從未盼求回報。
只要等到來年春天,那一抹青色足矣。從小便最喜歡綠色,期間對它模糊過,最終因為那滿園春色,再一次找回我曾經的最愛。那時的四季,擁有著自己的代表色,都是我的愛,也是它對這片土地的熾熱。
種菜養花,成了我研習心性,療愈心靈的一種方法,只有它能讓我放慢腳步。我常常想停下來,再次去感受時間流逝的美好,可惜,所有事情會推著你一路往前走,然后,你就會因為太忙而錯過了那一日的夕陽。
總想著明日也能看一場日落,可現實中,明日又會推向下一個明日。要記住,今日傍晚的日落,是不會等你回首的,它只會跟著時間循環往復地重復著,即便是一模一樣的場景,始終回不到那一天。所以,有拖延癥的你,應當珍惜當下,忘卻那些牽絆,勇敢地去追向那一束光。
偶爾,我有時間會去天臺上看一場日落,享受屬于自己的獨處時光。總記得那天傍晚的日落很美,忍不住拿起手機拍下那一幕,留作紀念。晚霞散落在這片城市的天空里,落日余暉追著四散的白云,非要它染上那抹緋紅的霞光,直到橘黃色的落日,融入進城市的盡頭。我們只需要再等等,再等等,它便蟄伏于夜幕中,等待另一場美麗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