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李霞認為,劍才是王道,但是炮彈出膛之后砸到海盜船上,桅桿斷裂,船帆傾倒的樣子也很可愛。
于是她還是那個藥量,還是單發的鐵球炮彈,又瞄了一下,再一次點燃了火繩。
這一次鐵球炮彈砸了一道水柱。
炮手一巴掌拍自己腿上:“哎呀就差一點點!”
“沒差?!崩钕伎峥岬恼局?,等二炮手拿濕墩布清炮膛,“這叫近失彈,離船不到三尺。卻能擊傷海盜船水下的船身,看著吧,那條船再靠近兩丈就要翻了?!?
在海上討生活的人都忌諱翻、停、住、陳這些詞,甚至于連箸子這個詞都在清朝以后成為不發達地方的用語,交通便利的城市里都說筷子了。但是敵人翻了還是一件讓水兵們高興的事情。
于是水兵們笑嘻嘻的看著海盜船向一邊傾斜,倭寇們一起站到另外一側,卻只是杯水車薪。
第三發炮彈裝好,發炮,第二條海盜船船頭上炸起一團血霧,打上人了。
這妹子打的也太準了吧!炮手們覺得不可思議,平時他們在訓練中打固定靶十炮里中了三炮都要回去燒個香感謝媽祖,像這種發炮必中的事情發夢都不敢想?。?
在海盜船接近30丈也就是百米范圍內時,李霞已經擊沉了4條海盜船了,中炮慘死的倭寇不下20人,其他那些受傷失去戰斗力的也有十多個,這個戰績讓李霞都有些恍惚,難道只用大炮就可以決定一場戰斗了?
事實證明~哪怕是虛擬事實,沒有那么便宜的事??!
連續發了十幾炮,還都是大藥量裝炮,對不過關的政府采購貨產生了傷害,于是在第20炮時,火炮炸膛了,距離火炮最近的李霞被一塊鐵渣打在腦袋上……
回到了戰事初啟的時候,李霞都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了。想到小玉姐和閆靜姐說的無傷通關,她也只能說三個難字了。
“李霞?你怎么不動了?前面幾次干的不錯???再努力一把就可以通關了!”做慣了客服的眼鏡閆靜給李霞鼓勁。
想想也是,其實前面幾次開局都不錯,只不過運氣不好而已。
第四次下了甲板,李霞看看距離還在250米以外的海盜船,決定還是先開幾炮再說。
這一次依然是戰果顯著,10炮10中,不過沒膽子繼續開炮了,誰知道這一回炮筒子里的毛病會不會早一點發出來。
制止二炮手繼續加藥,告誡他火炮這東西打了10炮以后要歇一刻鐘,不然容易炸膛,殺敵不成反被殺。
“血的教訓??!”不堪回首的李霞沒有猶豫,直接找了一條小船兒,吃了遠程進攻的甜頭,這一次李霞又帶了一張弓和5筒箭。
古代海上作戰是很少使用弓箭的,因為海浪的起伏會影響弓箭的準確性,潮濕的環境也會影響弓的壽命,所以倭寇們從來都不用這種又昂貴又沒什么效率的武器,也不會攜帶弓箭作戰。
倭寇沒有弓箭,明軍有?。〈笠幠J褂霉敲鞒佘姷奶攸c,哪怕是不實用,有這么一種兵器就可以多從文官系統手里要一筆錢。至于實用與否,大部分文官只會用鼻孔看著述說的人,并且用鼻孔來聽述說者說些什么。
所以,李霞能從指揮艦上拿到弓箭也不稀奇。
現在,靠近30米范圍,李霞拉開了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