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刀的鋒芒直指追來的李霞。
雖然是太陽的反光,卻讓李霞的眼睛感到了寒氣。。
這種敗中求勝的招式在江湖中很常見,傳說也很多,但是能躲開的真的不多。
李霞也沒有躲開。
于是讀檔重來一次。
還是乘了小船突破,斬殺一船真倭寇,架海盜船撞向第二條倭寇的海盜船……
意外出現在李霞追趕今野嘉吉海盜船的時候,指揮艦上那個運氣不錯的炮手對著今野嘉吉開炮,炮口中一顆霰彈的炮子崩到了李霞的船帆上,猝不及防的李霞被船帆掃到了海里,等她從海里重新上了船,后面的海盜船都已經超過她一個船身了。
趕緊的架小船追過去,和指揮艦士兵們前后夾擊,還沒殺幾個倭寇,俞大猷已經被迫出手了,老將軍一條紅纓槍三下五去二捅了兩個倭寇,李霞追趕著敵人也上了指揮臺,爺倆配合著把倭寇又趕下去,然后追下去,一場混戰之后終于全殲倭寇,但是指揮艦上至俞大猷,下到水兵,就沒有不帶傷的。
李霞也只能第三次進入戰場。
這一回,李霞想了想,沒有主動出擊,而是到了船頭:“那個玩炮的,你給老娘讓開,讓老娘來開炮!不服氣?我逍遙島12年前就有大炮了,老娘玩這東西的時候,你還在田里鋤草呢!”
確實,李霞還是小屁孩兒時就經常爬炮筒子上去玩了,要說真正的開炮,得李四云教導的時候了,筒形火炮出現在元朝,至少滅亡南宋時沒有,那時蒙古人用的回回炮是配重投石機,到了朱元璋時代才有了規模性使用火炮的記錄,朱棣靖難戰爭時雙方都開始大規模使用火炮,北征蒙古時更是用大炮教育了韃靼和瓦剌。
按理說一個唐朝人不應該會用火炮,可是誰讓李四云被鄭小玉拉到時空管理中心培訓過呢?這種男人的浪漫,讓李四云一下子就迷上了。
所以打敗倭寇圍剿之后,李四云親自下海把大炮撈上來,有事沒事的就開幾炮,李霞他們這些二代里,最喜歡大炮的就是趙英雄了,所以最喜歡趙英雄的李霞也經常出現在炮臺上。
有點新奇的是,李霞打炮的水平居然是逍遙島二代里面第二好的,李四云經常嘆息李霞居然不喜歡玩炮,如果像趙英雄那么喜歡練習開炮,李霞的炮術一定是第一。
霞妹子在俞家軍里屬于那種厲害的吉祥物,戰士們也喜歡平時酷酷的妹子,當然了,李霞出色的劍術和拳頭也是保證這些粗漢不能動粗的有效手段。
炮手倒是不知道李霞會用火炮,不過也打不過這妹子,再說這么遠~200米對于早期的中國古代艦炮來說也還是有一點遠,有一點起伏就是很大的偏差,讓給這姑娘也沒關系,到了十丈以內再要回火炮,立功的機會還多著呢。
這時,俞家軍剛剛開始合圍。
挑起大拇指測了一下距離,李霞口中念念有詞:“距離62丈,風向左,風速低,一勺六成火藥,實心鐵球炮彈,7成命中率,可以!”
一勺多火藥塞炮膛里,用木棍懟了兩下,鐵球從炮口順進去,插火繩,點火!
砰的一聲之后,鐵球炮彈劃過一條美麗的拋物線直飛海盜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