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對于戰后的受益者和旁觀者來說是波瀾壯闊的,我們可以為勇敢者鼓掌喝彩,可以為仁慈者贊嘆,可以痛恨和鄙夷賣國求榮的漢奸法奸日奸蘇奸,也可以高興起來為英雄潑臟水,給秦檜之類用王八蛋來罵他都侮辱龜界生命的東西來洗白。
但是對于戰爭的參與者來說,戰爭就是你死我活的爭斗。
四個殺招廢了四個四個追的最近的狼騎兵之后,李霞繼續縱馬向前,后面追上來的還有幾十個呢。
戰馬的加速度越來越快,已經和坐狼們差不多了,再跑十多米,它們就再也追不上自己。
當然了,李霞可不僅僅是要逃離追殺,還要把這些狼騎兵留在沙場上。于是她安撫一下坐騎,讓她不要跑那么快,對面的弟兄們也反應過來,向自己迎過來了。
棄了瀝泉槍,銀裝锏,李霞可不是就沒戰斗力了,她還有兩壺箭沒用呢。蒙古騎兵的回身騎射戰術她也會。
向著為首的隊友比個手勢,李霞的戰馬開始右轉。
這一轉向,右后方追兵就離李霞更近一點兒了。
有人說戰爭是浪漫的。李霞表示浪是必須的,浪代表變化,代表節奏,通過變化帶起節奏,就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導權。
當然了不管漫還是慢都是不可取的,不然你帶起節奏來,自己卻跟不上,那是找死,木匠帶枷自作自受,春蠶吐絲作繭自縛。
所以在戰馬轉彎時,李霞左手從箭壺里捉了四支箭,右手舉弓,左手搭弦,連珠箭發!
這里就不講述連珠箭的發射原理了,只需要知道轉瞬之間狼騎兵右隊的前面四騎齊齊整整的按順序倒栽下狼就可以了。
到李霞第二次發出連珠箭,輕騎兵們也射出了手中的箭,各自夾著騎槍撞向了狼騎兵們。
盡管不像重騎兵那樣上上下下一身鐵罐頭,但是戰馬比起坐狼除了平均速度更快,耐力更好之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戰馬的重量都在500斤以上,加上輕騎兵也超過300kg了,狼騎兵就是連狼帶騎兵都超不過300斤,一半都沒有!
所以狼騎兵很少和人類騎兵進行對沖。
于是狼騎兵們也換了方向,準備和輕騎兵“擦肩而過”。
于是李霞只射出第三輪連珠箭,就已經被追獵的獵物轉換成了一個兇殘的獵人了。
沒有再用弓箭,抽出湛盧寶劍,李霞迎上了第一個沖過來的狼騎兵。
狼騎兵揮舞著彎刀,發出了瘋狂的嘶喊,坐狼也配合著在嗓子里嗚咽。
刀確實是馬戰的利器,要不然漢朝在驅趕匈奴的戰爭之中為什么會拋棄從軒轅時代開始經歷夏商周三代用了三千多年的劍改用環首刀呢。
不過對于李霞來說,還是劍更合手,而且她拿的湛盧劍比起原版質量更好了很多,24世紀末的游戲商為游戲發燒友用高級鋼材制造,根據科學分析,設置了最適合中國人使用的重心~東西方劍術的區別使得他們用劍的習慣不一樣,重心也不一樣。
于是那個狼騎兵的彎刀還在揮舞蓄力,一點寒光閃動,狼翻,人倒,彎刀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