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講信用的行為感動了獸人們,而且為了刺殺威廉老狼,她直接沖到了距離獸人陣營不到15米的距離,所以獸人們擲果盈車。
盡管條件所限,這些“水果”是銅鐵制造,外形有刀有斧有投槍。
早有準備的李霞抖出來絲綢披風,擾亂了這些禮物的路線,催馬就跑:“老娘知道你們不富裕,這些廢銅爛鐵也能賣幾個錢啦!所以我就不要了!”
刺殺威廉老狼是出人意料,獸人們當時反應不過來,但是李霞慢條斯理的給他補了一個窟窿,可就激怒了狼騎兵們,本來就跟著威廉老狼出陣的狼騎兵距離李霞更近,那些粗糙一點的“工藝品”當然也有他們的一份。
扔出暗器,狼騎兵們就沖向李霞。
做為捕獵者,狼的短距離沖刺速度是比馬快的。
所以沖在最前面的狼騎兵僅僅用了三個呼吸就追了上來,眼看著它的坐狼一張嘴就可以咬到戰馬的屁股,狼騎兵舉起彎刀,下一刻,就是坐狼撲咬戰馬,戰馬一倒,彎刀就可以報仇雪恨!
坐狼跳起來了!它張開嘴了!
馬尾巴里忽然閃出一點寒光。
四棱錐的槍頭從坐狼的血盆大口里刺入,頸后穿出,去勢不絕,把狼騎兵也釘在了一起!
這個狼騎兵的戰果僅僅是用自己的身體奪下了李霞的瀝泉槍。
一個算得上精銳的狼騎兵戰士的死去對于戰場來說,只是一潭深水中砸了一個有點大的石子,水花大一點兒而已。
再說其他狼騎兵就讓李霞平安跑路?自然有其他狼騎兵跟上,尤其是李霞不得不棄了瀝泉神槍的時候。
然后他們不得不佩服李霞家老祖宗給后輩們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撒手锏!”一個。
流星錘!第二個。
第三個倒霉蛋遇見的可就高端了,繩鏢。
繩鏢的歷史有的說是宋朝,有的說是唐朝,也有說明朝或者我大清起的。都有可能。
不過強調哥哥在中學時代看一本《武林》雜志~這個詞我打簡拼一直是雜質或者雜種,看起來最近的國民戾氣太重了點~大約是1985年左右的,一個叫杜茂的武將和一個叫程鵬的對打,下風。杜茂幾次使出脫手鏢,也就是飛鏢,都被程鵬接了或者避開,杜茂打不過,只好敗走,程鵬緊追不舍。杜茂只好用出最后的殺招,繩鏢,在胸前甩了幾圈之后反身一鏢,將程鵬擊殺馬下。然后在武術界留下一句順口溜:“杜茂打程鵬,全憑三尺二丈繩。”
武林雜志沒有介紹那一戰的歷史背景,也沒有兩位武將的歷史淵源,給我留下稍微深一點的印象就是不久后北京電視臺的評書里連麗如女先生的《東漢演義》里四大先鋒里一位叫杜茂的,不過應該不是他,不然這么精彩一段,說評書的不會放棄演義它。
后來又想起來已經是30年過去,一本精彩的小說《大冒險》里主角叫了程鵬的時候了。
當然了,有點懷舊了。
但是繩鏢比起脫手鏢,真的是更快了一點,等這個狼騎兵發現自己是第四個犧牲者的時候,已經躲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