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孝 經
諸 侯 章
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三者備矣,然后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詩》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士 章
資于事父以事母而愛同,資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愛,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則忠,以敬事長則順。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
庶 人 章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白天子至于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事 君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詩》云‘心平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孟子曰:“天下大悅而將歸己,視天下不悅而歸己,猶草芥也,惟舜為然。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平親,不可以為子。舜盡事親之道,而瞽瞍熄豫。瞽瞍蠛豫而天下化,瞽瞍糕豫而天下之為父子者定,此之謂大孝。”
——《孟子?離婁上》
[譯文] 孟子說:“天下的人都十分高興,并且將要歸附于自己;把天下的人悅服并將歸附于自己,看得像草芥一樣不那么重要,只有舜是這樣。(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的關系相處得不融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因此,)舜盡了一切事親之道而使瞽瞍由不高興到高興了,瞽瞍由不高興到高興了,于是天下的人受到了感化,瞽瞍由不高興到高興了,于是確定了天下作為父子的倫常關系了,這就叫作大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