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辦事有妙招
  • 石地
  • 1478字
  • 2021-11-25 14:33:36

1.吃苦是辦事的本質資本

在吃上花的時間越多,得的病就越復雜;在玩上花的錢越多,人的壽命就越短;在抽煙上花的工夫越勤,死得就越慘;在權力上花的代價越大,受到的指責就越厲害;在女人身上花的精力越多,被女人騙去的東西就越豐厚;在孩子身上投人的溺愛越多,得到的孝順就越少。

金庸先生在杭州講學時曾概括人間有七苦:生。老、病、死是苦,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也是苦。

老、病、死自然是苦的,生為什么也是一苦呢?金庸先生說,一個人只要認真地生活,就會遇到許多麻煩與苦惱。另外三苦,金大俠說得意味深長。一為求不得,你一心想追求的東西(包括金錢、榮譽、地位),盡管費心費力,卻始終是可望而不可及。二為怨憎會,俗稱冤家會,有的人生性兇悍好惡,言辭刻薄,工于心計,對這種人避之惟恐不及,偏偏他是你的同事,或不幸成為你的伴侶,怎么辦?你必須忍耐。三為愛別離,一個人一生要遇到一個真心傾心相愛的人很不容易,遇到了卻要分手,豈不叫人肝腸寸斷痛徹肺腑?

人間七苦,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生活是一杯苦咖啡,香醇中摻雜苦澀。人活著就要接受許多挑戰,要面對許多難題,所以生活的本質是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苦是一種警訊,它告訴自己有了難題,有了危險和困境。如果自己不愿意正視它,設法解決眼前的難題,那些難題就會累積重疊,構成更嚴重的困境,集合成更巨大的痛苦,導致生活的潰敗。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設法消除困境,解決問題,才能夠泯滅痛苦。

俗話說:“吃得菜根香,啥事皆可為。”

我國南方一所大學的校訓是:“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宋代朱熹說:“某觀今人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達其本心者眾矣,可不戒哉!”

我國著名的藝術大師齊白石老人曾為《菜根譚》一書配繪過“雙想圖”,大師繪后加題十六字云:“先人作過三代農夫,方知得此根有真味。”

菜根,代表了生活的清苦和艱辛。一個人如果想 事業有成,則他必須經受得住日常工作、形形色色的 誘惑以及各種艱難困苦的考驗,在這些考驗中,他應 該能行得正、走得穩。而且,他也應該經受得住實際 生活的痛苦和考驗。

史蒂芬遜是大家熟悉的火車發明家。1781年,史蒂芬遜出生于英國,雙親都是礦工,家境清苦,他十多歲便在礦場上班,18歲時,才有機會上學,畢業后,又到礦場當技工。由于從小目睹礦工工作的艱辛與危險,史蒂芬遜決定為礦工解決工作的難題。首先他發明了巧妙的礦坑安全燈,解決了采礦的照明問題,減少意外的災難發生。其后,他看到礦井底下運煤困難,又致力于火車的研究,希望幫助礦井工人運煤的辛勞。在當時想研究火車,需要大的經費投入,史蒂芬遜雖然每天過著清苦的生活,但追求成功的意志鼓舞著他克服種種困難,終于取得成功。

不論做什么事、經營什么事業或在任何工作崗位上,我們都要懂得努力吃苦。惟有能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遇到錯誤立刻改正,才是成功之“道”。佛祖釋迦牟尼宣講佛法時說,人不只是要養成一種真正吃苦的習慣,還要把它當做是一種修行。吃苦耐勞是精神生活的核心,這是佛教教義的基礎。至于中國儒家的精神,也是大力提倡勤奮,要有自強不息的進取態度!

我們要做到如下兩點:

(l) 要有苦干實干的精神

一個肯吃苦的人,才能享有福氣。在中國的傳統中,勤儉是一種美德;苦干實干,才能體會成長的喜悅。在一些成功的事例中,無論是事業上、學術上、工作上成功的人,都是以苦干、實干為基礎的。

(2)從積極想像著手

積極的人能看到人生的光明面,做事就不會畏縮,能朝著前進的方向去努力。你充滿著干勁、朝氣,能勤奮地朝向目標努力,而且目標本身也會鼓勵著你向前邁進。

達亦不足貴,苦亦不足悲。前進的道路并非盡是坦途,只有經過一番痛苦的磨練之后,做事才會真正有所收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流市| 丰台区| 图木舒克市| 北京市| 巧家县| 尖扎县| 旬邑县| 诏安县| 洛隆县| 常州市| 靖西县| 疏附县| 大兴区| 木里| 安平县| 罗田县| 新乡市| 江津市| 吐鲁番市| 宁波市| 武义县| 南雄市| 钟祥市| 万安县| 龙游县| 类乌齐县| 兰考县| 海城市| 和田市| 邢台县| 汝州市| 罗甸县| 汉川市| 宽城| 吴桥县| 乐平市| 重庆市| 广宗县| 甘德县| 盐亭县| 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