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兩默默地把太醫(yī)請了來。布木布泰便出示了紅點餑餑,讓太醫(yī)去鑒別這餑餑里面的東西。太醫(yī)一看事情有蹊蹺,自然也更增添了幾分謹慎。他經(jīng)過觀、聞、小心嘗試后得出結論:“兩位福晉,這里面放的是‘雙子柏’此味藥物能使失水,使女子月經(jīng)不止,驚厥,皮膚水泡腐爛,嘔吐,昏迷,腎衰竭、呼吸困難而致死。”我從沒有聽說過有此類毒藥,聽聞后大驚而后怕。布木布泰的心情恐怕此時也好不到哪里去。這后宮的毒計真是層出不窮。還好這次由妹妹幫著擋著,不然我可真不知道該怎么辦。妹妹遣退了太醫(yī),并囑咐其不要伸張。接下來便是要討論如何對付這個下毒之人。只是這個人我連看都未看清,又怎么來對付他呢?此時我與妹妹耳語交接,共謀計策。
“姐姐莫要擔心,妹妹定能設計找出這個下毒之人,姐姐要與我一起配合,共謀此計。”
元月初一,天蒙蒙亮。最為隆重的典禮在大政殿開始了。文武百官齊集大政殿給汗王拜年。辰時,欽天監(jiān)官員宣布時刻已到,大清門上鳴鐘擊鼓,樂隊奏響音樂,皇太極登上崇政殿寶座,鞭炮聲聲,贊禮官高喊“排班”。百官按照品級列隊下跪。這時由兩名大學士跪捧賀表,由宣表官宣讀。讀畢,百官行大禮。禮畢,皇太極賜座賜茶,百官又叩頭謝恩。
此時崇政殿前檐下東西兩側擺滿了官員的宴桌。鞭炮禮樂聲中,百官行禮敬酒,然后王宮大臣和司舞者共同跳起獨具特色的滿族宮廷舞蹈——“慶隆舞”,接著還有各族樂舞和百戲表演。
皇太極與哲哲大福晉端坐于主席位上。我與布木布泰坐席位一側,正觀看臺下八旗將士表演一民間習俗“鬧猛將”。傳說“猛將”是為“吉祥神”。那些猛將像有大有小,大的有一米多,小的能藏于袖中。猛將像或是天真可愛、活潑無邪的幼童或是眉清目秀、鼻正口方的青年。
只見各旗主與八旗將士安旗幟的不同顏色分列而站。搶會活動之前先要舉行祭天儀式,待祭天儀式完畢,主持搶會的人將引“猛將”儀仗的杏黃大旗一招,搶會者便會立即將“猛將”背起,狂奔而下。
此時大政殿前萬頭攢動,腳步雷鳴,人聲鼎沸,勢如潮涌。只見一身著黃色軍服的將領,眼疾手快,背起近前的一座猛將像,直奔黃旗“營地”他身輕如燕,奔跑如飛。那正是皇太極旗下,鑲黃旗的貝勒爺薩哈廉。此人是皇太極兄長禮大貝勒代善的次子。聽說薩哈廉對皇太極極為忠誠,曾與長兄岳托極力推薦皇太極登汗位。又很有智謀遠見,三次上書皇太極擬定國政大事,皆能博得皇太極的贊同。待薩哈廉正欲沖刺到達終點之時,一紅旗將帥,從他側面急速而來,這位正是鑲紅旗旗主,岳托,薩哈廉之兄長。只見岳托在薩哈廉身前虛晃一招,薩哈廉欲躲閃,卻正中了岳托之計。岳托從其背后一把強奪了薩哈廉的“猛將”遞給紅旗將士。紅旗將士們?yōu)槎惚茳S旗的搶奪,竟在空中相互傳遞,此時領黃旗的另一副將豪格,深入對方之營陣。立博搶奪“猛將”。豪格是皇太極長子,在戰(zhàn)場上極為驍勇。眼看豪格戰(zhàn)退各將,手拿擒來之時,又一紅衣男子,加入了搶猛將陣內,他不急不燥與豪格展開了迂回、誘敵之策。那紅衣男子便是杜度。杜度是皇太極長兄禇瑛之子。聽說杜度是個胸襟寬大,處事謹慎的貝勒。兩紅旗和兩黃旗之間的爭奪,你來我往,難分上下。
再看兩白旗和兩藍旗之間的爭奪。兩白旗有多爾袞、多鐸為主將。兩藍旗以濟爾哈朗、德格類為主將。多爾袞和多鐸為同胞兄弟,都是大福晉阿巴亥所生。不僅在生活中形影不離,且在戰(zhàn)場上也是配合默契的搭檔。正藍旗旗主濟爾哈朗是皇太極叔叔舒爾哈奇的小兒子,舒爾哈奇另有一大兒子叫阿敏,曾經(jīng)在努爾哈赤時尊為四大貝勒之一,是努爾哈赤愛如心肝的侄子,又是正藍旗之主。而如今這兩兄弟已是陰陽相隔,那阿敏因為違反軍紀,被幽靜而死,阿敏死后便由其同胞兄弟濟爾哈朗主帥正藍旗。鑲藍旗之主德格類,是皇太極的十弟。然而他掌管鑲藍旗才不到一年,在之前是皇太極兄長莽古爾泰為旗主,因莽古爾泰在大凌河之戰(zhàn)中與皇太極發(fā)生爭執(zhí),御前露刃而被革職、幽靜致死。因此皇太極讓莽古爾泰的同胞弟弟德格類掌管了鑲藍旗。這兩藍旗之主命運何其相同,都是哥哥被囚、冤屈致死,同胞兄弟走馬上任,以致兩藍旗軍中將士皆為震驚。在爭奪猛將過程中,德格類與濟爾哈朗自然就不如多爾袞兄弟配合默契,兩白旗得勝。
再看兩紅旗與兩黃旗之間的爭奪,兩紅旗旗主岳托、杜度。兩黃旗將領薩哈廉、豪格。正當兩黃旗因為兩紅旗多變的陣法而漸陷入弱勢之時,皇太極縱身飛入陣內,奪過“猛將”以力王狂瀾之力,把“猛將”推入黃旗營。眾人皆呆立而望,仿佛還未從剛才的對陣之中緩過神來。接著又是一陣喝彩,一陣贊嘆。
“汗王神力!”
“大汗勇武!”
“大汗英明,令我等俯首敬畏!”
主持人一陣宣布:“兩黃旗勝!”
這場驚心動魄的“搶猛將”之戰(zhàn)便搞于一段落。接下來是更加讓人眼花繚亂的“八面鼓”。“八面鼓”共有伙鼓八面。鼓聲時而明快清脆,時而渾厚激昂,時而悠揚婉轉。
八面鼓的舞蹈頗引人入勝。在陣陣鼓樂聲中出現(xiàn)兩個童男童女。右肩至左側腰各斜挎一串銅鈴,左手拿手帕,右手持賀扇,跳入場中,隨著歡快的鼓點節(jié)奏,跳著權步和雙蹦步,有男進造型,有女退亮相,進進退退,甚為俏皮漂亮。隨著舞蹈的進展,逐漸加入老婆、老頭、中年男女若干名。他們手舞足蹈,即興表演,在鼓點的節(jié)奏中,舞動自如,把舞蹈的氣氛十分濃烈。熱烈活躍的氣憤傳染給在場的每一個人。席間氣氛頓時高漲,有隨著鼓聲擊掌喝彩的,有跟著場內舞者一起互動跳躍的,有加入舞蹈行列伴舞嬉戲的,還有敬酒助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