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中的流星
- 石地
- 2860字
- 2021-11-26 19:54:29
韓信月下思
泱泱中華大國,封建社會綿延兩千多年,其間變化最大的,恐怕要數秦漢之際了。從陳勝樹起“張楚”的王旗,到劉邦“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五年之間,號令三嬗,“王跡之興,起于閭巷”。
劉邦曾給自己的成功作了明確解答:“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子房;籌措錢糧,管理內務,我不如蕭何;統兵百萬,戰無不勝,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杰,而項羽只有一個范增,都不好好使用,這就是我戰勝項羽的原因。”
關于我,留給后人許多的典故:跨下之辱;蕭何月下追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飯千金;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等等。對于其他的,心中雖然也有記憶,但真正改變我人生的,一定要從蕭何月下追我開始。
孰料想,當這出戲搬上舞臺的時候,我已在地下長眠兩千多年了。正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樣:“他們說人生一場夢,又何必太計較……他們說人生一出戲,又何必太認真。生旦凈墨丑,我統統扮一回,誰扮誰像誰,我扮誰又像誰,別忘了下次再會。”
今夜有月,可我心中怎么也忘不掉那個風高月黑之夜。
秦末,一個風高月黑夜,我沿著一條小路疾馳。
盡管漢營早已拋在身后,可始終放不下的是心中的夢,那就是成就一番事業。一個男人沒有事業,豈不是白來人間一場?虛度光陰是人生中最為尷尬的事兒,難道這樣的尷尬,偏偏屬于我?空有一身本領,卻不能施展,就像籠中之鳥,振翅高飛,卻沒有飛翔的世界。
古人有云: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我承受的還不夠嗎?年少曾入山打樵,遇一老者,喚至居所,取兵書十二卷贈之,道:“吾乃鬼谷子之后。足下奇才,若讀此書,當可定亂世。若知功成身退,明哲保身之理,不失位為王候,立名于世。”日夜攻讀,三月不知肉味矣!
由于“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故常從人寄居飲食,人多厭之者。最難忘事有三:一:曾數次從其鄉南昌亭長寄食,約居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時即食。我至食時而往,已無可食之。我知其意,怒而絕去。二:諸婦漂洗河邊,有一漂母見其饑而無食,乃以飯贈之,數十日不斷。甚感恩,謂漂母道:“吾日后必有厚報!”漂母怒道:“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因相憐,方才賜汝進食,豈望報乎?汝八尺男子,當有為于世,怎可長久如此?”甚愧。三:佩劍行于市中,淮陰屠人中有一少年,見其數年未得志,乃諷其道:“汝雖長大,好帶刀劍,實卻膽小也。”眾人聞之附合,吾忿怒,欲拔劍刺之,皆來欺辱,少年又道:“汝若不懼死,當以劍刺我;若懼死,當出我胯下!”“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為了做成大事,吾只能無言。“一時不忍,取牢獄之禍,則亂一生也。”遂伏于地,俯出胯下。一市人皆以為怯,盡灑笑,于是世人皆知我“韓胯夫”矣。
原本想從軍可以圓自己心中的夢想,可誰知投奔項梁,當個小兵,算是有了衣食的基本保證。項梁死后,項羽也只是給了個執戟郎中。幾次向項羽獻計,都沒有受到重視。于是又投奔到劉邦的部下,結果也只是給了個看倉庫的小官做。
夜十點左右,陣陣的雷聲,一束明亮刺眼的光劃過蒼穹,風吹在身上,涼餿餿,放眼望去,天空昏暗一片。想起那天,在漢營與幾位伙伴喝酒,大發牢騷,消息傳給劉邦,劉邦以為我們要叛變,就命令將我們斬首。“要奪天下,怎能斬壯士呢?”后來,劉邦知道后,雖然釋放,但還沒有重用。
男人,難道真地來到世間作難的嗎?雖然張良有薦書,但男子漢豈能靠別人的推薦才能做一番大事業嗎?
唯一欣慰的就是蕭何,多次把酒杯盞,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談。“秦乃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如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項羽不知據關中以制諸侯,不知收買人心而坑殺秦二十萬降卒,所過之地無不殘暴殺戮,盡失天下民心。仆于軍情略知一二,使我為漢大將,定能擊殺項羽而使漢王霸天下!如若不用,吾即別投他處,另謀出路。”盡管蕭何也曾向劉邦推薦,可蕭何畢竟不是漢王。大丈夫就應該有點丈夫的威嚴,棄治粟都尉印,連夜離開南鄭。
一陣陣的刺眼的光打在地上、樹上,讓人毛骨悚然,衣衫隨著風不停地在飛擺,裹緊外衣,抱緊雙臂,似乎這樣才能溫暖一點。冷清,凄涼,卻不時又帶了些尖嘯凄厲的摩擦聲,仿佛厲鬼夜哭一般,甚是可怖。
就這樣,我孓身一人來到寒溪。正值河水上漲,怎么過河呢?這么黑的夜晚是無船的,河水又這么急。人不走運的時候,喝口涼水也能塞牙縫的。像過河都這么難,我韓信該怎么辦?我又何去何從?
一切似乎在瞬間掉進了萬丈深淵里,沒有一絲的光亮,只能看見那一道白光直射進來,一秒鐘過后又黑暗,天要下大雨嗎?
分明有人在呼喚“韓信,韓信。”這么晚了,誰在叫我呢!
原來蕭何查軍回來,知道我離去后大驚,來不及向漢王報告,叫上兩名隨從,騎馬急急追趕。
一路上,一行三人邊走邊喊,一直沒有看到我,就這樣一直追到了寒溪。
我的心忽然有些酸楚,帶著針刺一般的疼痛。看到蕭何,只能下馬,上前一揖。
“丞相,你怎么來了?”
蕭何愣了一下,伸出另一只手,緊緊握住了我的手。
“如果可以的話,我奉勸你還是回漢營,建一番功業。”
“丞相的好意我心領了,漢王不能重用,我只好另覓高就了,男子漢大丈夫應該志在四方。”
“不,不,這次我一定說服大王,拜你做大將。”
“可能嗎?”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就會付諸百分之百的努力。”說著,蕭何舉起手中的燈籠,“韓信,你看,漆黑的夜晚,燈光一舉,溫暖就是一片。”
“是啊!今夜本來有月,可一陣狂風,現在又無月了,但我心中始終藏著一輪明月!”
“人常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你韓信就是難求的一將啊!人才是培養出來的,實踐中鍛煉出來的,但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且千百萬中,只能是少數的出類拔粹;孔夫子的三千徒弟子,才出七十二賢人,七十二賢人中出名的也只幾個。”
“可是,我還是有些擔憂。”
蕭何對我是了解的,知道我不只是將才,而是帥才。看著我執意要走,急匆匆地說:“我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蕭何這么說,我只能無言了,只能跟著蕭何回到漢營了。
經年之后,我豁然開朗:
其實,當時,蕭何知道我是跑不了的。因為我即使跑,也沒有地方可去的。蕭何月下追我其實只是一出戲,等著我跑才去追,叫我感激涕淋!還馬上筑壇拜將,我能不死心塌地,計窮力竭?
只怪我自己,打下天下沒有人會說是容易的,但是功高蓋主是死罪。蕭何知道,我并不知道啊。其實蕭何并沒有把我當朋友的,蕭何月下追我為了誰?全部是為了劉邦,我要對不起劉邦,蕭何當然要為劉邦除了我。漢十年(前197年),陳豨果然謀反。劉邦親自率兵前去征討,我稱病不能出征,暗地里派人到陳豨處聯絡,要陳豨只管起兵,自己定從京城策應。呂后知道后,打算把我召來,又恐怕我的黨羽不肯就范,于是與相國蕭何商議,假裝有人從皇上那里來,說陳豨已被殺死,諸侯群臣都前來進宮朝賀。蕭何欺騙我道:“雖然您有病,還是要勉強朝賀一下。”我入朝進賀,呂后派武士把我捆縛起來,在長樂宮中的鐘室里斬殺了我,并被誅滅三族。
“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兵遇到秀才呢?早晚得送命!”奉勸天下有志之士,不要相信蕭何月下追我這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