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隨筆五則

天剛拂曉,朝陽把它的影子映在了池塘中央,水面上一絲風都沒有,卻從池塘的一角抖來陣陣水波。我把系在岸邊上青草上的“濠子”(一種捕捉黃鱔的陷阱)一提,呵,好家伙:兩條搟面杖粗細,半米來長的野生黃鱔正扭動著結實的身軀,妄圖從網兜中鉆出來。我領過一個塑料桶,將黃鱔倒了進去,便走向下一個濠子。

多少年來,家鄉的人們一直利用這種工具捕捉黃鱔:將一塊紗布或是類似于紗窗的網狀物縫成一個近似立方體的籠子,四個側面做成向內凹陷的漏斗狀,上底面綁一塊木料或是泡沫使之浮于水面,一個簡易濠子就做成了。你可以想象:一條精壯的鱔魚嗅到來自食物的香味,于是奮力游了過去。食物已經近在眼前,卻遇到了一個網狀的障礙。他并不氣餒,繞著障礙游了幾圈后,他發現了一個小洞,便毫不猶豫地鉆了進去……

一般情況下,補鱔人都是每天黃昏時分下濠子,第二天清早收網,中間相差10~12個小時,鱔魚是有足夠的時間逃脫的。可事實上呢?80%以上的鱔魚都只是想無頭蒼蠅一樣亂闖亂撞,四個出口一個都找不到,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掙扎后最終精疲力盡,被人輕易捕獲。淡然,也有極少數幸運兒在幾次不成功的突圍后冷靜下來,看準了陷阱的破綻,逃出生天。

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遇到個小問題變慌了神,手忙腳亂地把各種想到的方法一個個地去套,或是消極的混日子,期待著用時間磨去問題的棱角,最后卻是消磨光了自己的激情卻還不知道路在何方。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的是一顆鎮靜的心。正如你所知道的,老天也不會把所有的路都封死,當你感到絕望時,往往還有希望。你只是像濠子里的鱔魚一樣,不小心撞入了陷阱的死角,冷靜一下,退兩步再行動,你會發現這種陷阱其實有很多破綻,每個破綻都是一條路,都是一個閃亮的未來。所以,是著去培養一顆鎮靜的心吧。

不一定

春天就一定山花爛漫嗎?學習成績不好就一定沒出息嗎?近墨者就一定黑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拋開大自然的多樣性不說,人的一句話,科學計算的一個誤差甚至是蝴蝶震動下翅膀這樣的微小變量都可能引發極大的變化。生活中有著太多的“不一定”。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搞笑的帖子:“做作業不一定能夠學到知識;學到知識不一定能通過考試;通過考試不一定能上好大學;上好大學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不一定……天哪!我不做作業了!”這樣得出的結論當然是美俄有道理的,它反映的是一種對生中各種未知變量的消極態度。

確實,生活中的一些“不一定”會使得有些事情看上去很不公平。比如一個人十分努力工作卻突患重癥,另一個人整天游手好閑卻中了巨額彩票。這樣的例子并不是虛構出來的,因而他很容易使人垂頭喪氣——我得那么多努力原來都拼不過一個“不一定”。其實,你所獲得的成功的大小并不是與努力的程度成正比,我們應該說:一個人越努力,他抓住機會的幾率也就越大。所以,如果你認為自己有足夠好的運氣,那你就亨著“我不一定一事無成”,睡你的大頭覺去;不然的話,就還是起來努力工作吧。

我很喜歡的一個判斷句是:公平是相對的。從“不一定”的角度來分析:越努力的人成功的幾率就越大——這一點很公平;另一方面來講,一個經過奮斗而獲得成功的企業家最終獲得的幸福感肯定比一個偶然中了頭彩的小混混來的長久,這一點也很公平。

在試想一下: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了“不一定”,該會變得多么枯燥——不管你打算做些什么,結果都是記得的,沒有任何驚喜或挫折,沒有奇遇與冒險,沒有激情與渴望——因為你知道你一定會成功,或者一定會失敗……

這樣看來,生活中的諸多“不一定’并未造成什么不公平,反而由它生出了生活的激情。所以,正確看待那些“不一定”吧,你會收獲驚喜。

讀《莫泊桑短篇小說選》有感

我讀這本書時的心情總的來說是十分沉悶的。莫泊桑向我們展示的是社會的冷漠,人性的陰暗面。讀著讀著,有時我會忍不住為小說主人公的某個滑稽舉動或是某個意想不到的轉折而笑出聲來,但隨即又陷入了沉思。心里面,先是震驚,再是疑惑,最后是深深的悲哀。

莫泊桑的晚年一直遭受著疾病的困擾,身心雙方面的痛苦使他的后期作品越來越悲觀,但這一點也沒有影響他作品體現現實的原則。我們可以套用美國評論家夫勒特的一句趣評來形容莫泊桑德笑說:整個故事不是真是的,但故事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實的。的確,雖然人物是虛構的,但人物表現出的人性卻和真實生活中的無異:《項鏈》,《騎馬》的主人公所表現出的虛榮心,《我的叔叔于勒》中大幅朗氏夫婦的金錢至上觀,《傘》中奧萊祎太太的吝嗇等等。在這些人物中,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小資產階級角色,因為哪怕是在社會主義的現代中國,他們身上的那種壞習氣依然能從某些人身上找到——過分的吝嗇,自私及虛榮心。雖然在很多情節里,他們所遭遇的不幸都是由他們自身的不良習氣引起的,但我還是忍不住同情他們,同時也被作者引入了對這種現象的思考。對于與自己處境相仿的小資產階級,尤其是小職員,莫泊桑表達自己的同情的同時也提出了嚴厲的批判。作者筆下的生活是單調而清苦的,但他們的收入畢竟還有點保障,因而也有勉強滿足虛榮心的能力,最后的結果卻是無例外的為虛榮心所困。于是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啟發:人,總要仰望點什么,才能避免呢新的空虛,才能避免自己被虛榮心或其他各種隱伏在每個人身上的不良習氣所困。

遺憾

人世間的悲劇有兩種,得到自己想要的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王爾德

僵搔(化名)告訴我說:“人世間的痛苦只有兩種,一種是想得到什么東西卻無能為力;另一種則是達到了目的卻發現原來不過如此而已。”我裝作不知道這是王爾德在數十年前就說過的話,評價說這是他所發表過的最有價值言論,然后和幾個朋友一起出去吃飯,帶著點不能馬上把書桌里那本精彩的小說看完的遺憾。

的確,這世上的每人都或多或少的有各式各樣的,有不同原因的遺憾,或者悲劇(按王爾德的說法)。走在大街上或是其他什么地方,你經常能聽見這樣的話:“真遺憾”“今天真是倒霉透了”——這就是大多數人對待遺憾這種失誤的態度。但我就不這樣看(至少總是這樣),我認為:遺憾這東西總是會有的,每個人都會,哪怕是那些總嚷嚷著要不給自己留下一絲遺憾的人。遺憾不是一種讓人愉快的事物,但正因為有了遺憾這種東西,我們那些費了老大力氣才達成的小愿望才會像王爾德所說的那樣成為悲劇——覺得不過如此而已,體驗不到樂趣。其實這和石川達三所說的一樣;只有工作產生的疲勞才能使人在休息時感到愉快。先有魔鬼再有上帝,先有饑渴才有泉水的甘甜。這些事物強調的都是一個對比——它能使丑惡的事物更丑惡,也能使美好的事物更美好,關鍵是看你怎么去比。

我比較傾向于將美好的事物與丑惡的相比,這能使我更容易感到滿足。大多數時候,遺憾那使人不快的力量都被這樣淡化了。或許已經有人再說我阿Q了,但我覺得在現在這個社會,阿Q一點也沒什么不好——人口眾多,競爭激烈,每人都面臨著不同的壓力,如果不學會排解不快的心情,那很可能會瘋掉的。

本來還想再侃他幾萬字的,但我的筆已經有點罷工的意圖了,這還真是讓人感到遺憾啊!

論讀書

在我絞盡腦汁構思著最后一篇作文時,一個借了我數本書未還的朋友居然打電話過來叫我幫他寫數學作業,于是我后發制人的問道:“你說什么?我沒聽清,是愿意還我書了嗎?”得到的答案是他還沒看怎么可能還。于是我開始懷疑“書非借不能讀”這個著名論點來。

在我的眼里,讀書的人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不管是借的還是自己的書都會很快讀完并回味很長時間;二是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有空就看看書,消磨時間,沒空就算了,常常是借的書沒看就又還了;三是一種這樣的態度:借來的書當然要盡快看完,但電視節目和東方神起的網絡視頻要更精彩,,我還是等書的主人催得再緊些再讀吧。黃生就是由第一類人慢慢轉變為了第二類,于是他感到“書非借不能讀也”

我常常在兩種極端的心情下讀書:一是心情不錯,于是拿起一本科普類或文學類的書籍來,希望多學到點知識;二是情緒低落時,我會讀一些小說,主要是科幻或奇幻類的。在整體上,他們都提供一種逃避,對現實的逃避,允許人們進入到虛幻空間里,帶入各種神奇或平凡的角色,以獲得體驗感悟放松與娛樂,仿佛自己活了幾條命,過了幾重生活。放下書來,就好似通過了一場奇遇,洗滌了一切憂愁,重新獲得動力。這也正是讀書的樂趣所在,理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成為愛書之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沛县| 大同县| 长泰县| 凤凰县| 鹤壁市| 龙海市| 驻马店市| 电白县| 平罗县| 芦山县| 武城县| 临漳县| 扎鲁特旗| 营口市| 沭阳县| 祥云县| 南昌县| 临潭县| 襄樊市| 宁国市| 韶山市| 内江市| 南澳县| 佛坪县| 汉寿县| 沂源县| 泸定县| 漯河市| 九台市| 永新县| 大埔县| 吉首市| 应城市| 清镇市| 杂多县| 新建县| 松滋市| 迭部县| 合肥市| 兴安县|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