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之,勝之
我曾悄悄地琢磨著,要有蓮的純潔,但甚之;要有梅的高雅,但過之;要有水的淡泊,但高之;要有雪的無形,但比之。
比之純潔,清白如蓮。雖不如陋室中的劉禹錫有鴻儒相伴,但定要作“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一朵。本著它一塵不染的品質,描抹我銹跡的人生。請清幽的清白在心間慢慢溶化,漂白所有的污漬。蓮之潔白,吾之所向。而我也暗地里較著勁,追趕著。
比之高雅,寂寞似梅。雖不是湖岸的王冕,卻愿作“不要人夸好顏色,但留清氣滿乾坤”的一枝。王安石的梅冷,毛澤東的梅俏。但梅總是高潔。逍遙著寂寞的步子,在朦朧凄清的冬季高雅著。不似李清照的愁,卻有她一般優美的姿態。不與百花爭春,卻愿孤守寒冬。一支,一花,一世界;一情,一景,一高雅。
比之有價,水能性淡。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水之價,無與倫比。上善若水的人總守著一池泉眼,釋放著自己的智慧。清淡的水,卻給人以無價的享受。不與山比高不與石比美,卻在淡雅中比得了珍貴,比得了永久,也比得了厚重的歷史。它記載著莊周、呂尚,也記載著屈原、項羽。一位位風云人物,在水邊涅盤又重生。價值的取向本無價。水之有價,在于淡,在于無價。
比之無形,隱雪若夢。雪的盡頭是天涯,一個個雪白的夢爭著比著,卻在無形間留下了一堆堆記憶。無聲無息的歲月記載著,不知是夢選擇了天涯,還是天涯選擇了夢。總之,后來的后來,我們都不知道它們是并肩齊行,還是一前一后。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有雪一樣朦朧的夢,告訴我:努力行走吧,那盡頭,是我曾經想要戰勝卻不知結果的將來。天涯,虛空的概念,夢,飄渺的身影,本是無處可尋。我們知道,它們比的只是一種狀態,存在的狀態,給人以想像奮進的空間。
我想,我們都應當釋放一點與人比較的心,比蓮之白,梅之雅,水之淡,性之美。然后揉碎一池夢,尋找自己的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