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平凡的幸福
  • 石地
  • 2449字
  • 2021-11-26 15:15:40

千古艱難惟一死

閑暇時翻開影集,一個故事都定格成一個圖片,回憶開始發散性地追溯著當時的情景。這些都是我在采訪時拍下的突發事故的照片。當我看到一系列圖片時,停了下來,仔細打量著圖片,思緒陷入深深的沉思。

黑暗的光線下,一個光著膀子模糊的身影在六樓樓頂,由于距離太遠,選最佳的位置拍攝的依然模糊。這已是初秋時分,北方的初秋已稍有些涼了。晚飯時候接到有人要跳樓的電話,匆匆趕到時,街上圍觀的群眾水泄不通,救護人員在樓下鋪好厚厚的氣墊做好預防工作。警察在下面與他交涉談判著條件。起初這位男子坐在樓頂任警察怎么說他都沉默不語,呆呆地看著下面。我看不清他的表情,從他的動作上看已近似乎絕望,這種絕望來自哪里,是為感情?是為負債?他始終沉默不語,樓頂上的空氣沉默著、凝固著,地面上的空氣沸騰著。

“這年頭用這來炒作夠刺激的,跳啊,跳啊,玩些心跳的。”幾個年輕人幸災樂禍的喊嚷著。

“現在的年輕人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了,動不動就想不開。”

“離的遠些,別砸著了。”一位母親便拉著自己的孩子便說便走著。

男子忽然站起來走了幾步歇斯底里的朝下面的人喊著,就在他身子掙扎晃動的瞬間撕心裂肺的喊聲隨著做個弧線自由落體,一個年輕的生命在眾人的目光下凋零了。我沒有拍下他落地后的情景,我覺得那是對生命的最后的敬意。

沒有人說的清楚為什么,始終是個謎,一個年輕的生命匆匆凋零了,而對于這個繁華的城市依然車水馬龍忙忙碌碌。雖然那輕輕的一跳,看的出他面對死亡時掙扎的抉擇。而背后又鼓足了多少勇氣啊。死都不怕了,還怕活著嗎?可見活著對他來說還有更可怕的事情,死的勇氣已摧毀了活著的勇氣。如果說死是一種解脫,也許對自殺者來說那已經是到了折磨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時所選擇的唯一辦法,那就是以死來解脫。是啊,死可以得到肉身的解脫,然而那又給活著的親人帶來多大的悲傷啊。

小時侯經常聽老年人說這樣一句話:好死不如賴活著。這樣簡單樸素的道理說明著生命的可貴。其實我們的生命中的生與死就是一個軸心連著的兩扇門,打開了這扇門,也就推開了那扇門。生只不過是起點,死與生相隔在長的路,也有終點。人到老了,就會想到死。按照佛家的宿命論來說,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種必然。然而殺生和自殺,不是終點的地方提前成了終點,對佛家來說,那都是不可饒恕的罪過。

我們哭著赤手空拳地來到這個世上,說長也不長,一不留神,回首已是百年身了。說短也不短,磨蹭著結婚生子,就在這個不到百年的光陰,又在親人的哭聲中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們人相比著其他動物來說已經夠幸運的了,有著足夠的自由和智慧來創造條件滿足自己的生存條件。但生之艱辛,又要承受著外界生存的壓力和來自心靈內在的壓力,以及人生路途中磕磕絆絆,酸甜苦辣,生死離別時刻侵襲著我們,或著已經夠不容易了,又何必在給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煩事呢。

曾經看過一本關于寫人在突發事故(比如地震、火災、車禍等)中產生的休克現象這本書,那些人在談到短暫休克死亡的感覺時,有的人說好象看到了美妙的海市蜃樓,有的人感覺沒有了壓力,看見又一個自己從肉身脫穎而出,一下能夠自由飛翔了,有的人見到了過世的親人,都有那種美好的感覺。然而他們最終的一個結果,活著是美好的。我們有時看到那些落水者在水中拼命地掙扎,即使看見一根草,他也會緊緊抓住不放。那是一種本能的求生****,因為他還有許多的牽掛,不忍心離開這個人世。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幾個知青在過節時想吃牛肉,又不會殺牛,干脆就把牛拉到山頂推下去。當他們推牛的時候,看見牛眸子里滿是淚水。人們常說動物沒有人的感情豐富,可誰曾知道那淚水里隱含著多少對生的眷戀或是對子女放不下心的牽掛啊。

郁達夫曾在一首詩中寫著這樣一句話: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身體狀況的每況愈下,外憂內患苦不堪言,但死去卻又心不甘,情不愿。是啊,生之艱辛,但又并非完全是痛苦的,在這寂冷的人世間,有著親情、愛情、友情的溫暖和牽掛,來慰籍著我們我們孤獨的生命,才不會輕易地走向生命的****。曾讀過余華的小說《活著》這本書,書中主人公富貴一生應該說夠凄涼的,中年喪妻,老年喪子,人生中最不幸的事情他都碰到了,然而他還是堅強的活著。我說不出每個人在生命里那冥冥之中有什么力量促使著人們會更好地活著,或許是信念,或許是親情,或許是天性,是啊,只要他們還能感知這些,即使命運將他們置于生活的最邊緣,也決不會放棄生命和享受痛并快樂的生活。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個作家,他就是史鐵生,在他“或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面對突如其來的厄運,這樣殘酷的事實,他感嘆天意弄人,痛不欲生的他在看穿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于是將自己從死亡的誘惑中救渡了出來。決定活下來試試。苦難并沒有桎梏他的思想和靈魂,而是他用一部部充滿智慧光芒的作品詮釋著自己與生俱來的發言權。

叔本華在他的人生哲學中曾這樣解釋著生存和死亡:當生存中或自己努力遭遇到難以克服的障礙,或為不治之癥和難以消釋的憂愁所煩惱時,大自然就是現成的最后避難所,生存就像大自然頒予的“財產委任狀”造化在適當的時候引誘我們從自然的懷抱投向生存狀態,但仍隨時歡迎我們回去。當然,那也是經過肉體或道德方面的一番激戰之后,才與這種行動。看見生之艱辛,死亦之艱辛。然而活著對我們生命來說不緊緊只是單個體活著,而是有著父母的牽掛、妻兒的盼望、親人朋友的惦念,應該說活著是一種責任使命,更是一種義務。是對父母養育的一種責任,是對妻子兒女寄身于希望的責任,是對親人朋友牽掛的一種責任,也是對賦予生命的上蒼的一種責任和使命,同時也是對父母、妻子兒女、親人朋友的一種不可推卸的義務,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活著。是啊,一個有著希望眷戀的人,一個有著感情牽掛的人,一個有著理性良知的人,無論生命給予他的多么的貧瘠,他都不會輕易地放棄生命,放棄親人對他的眷戀和牽掛。

在痛并快樂的人生中,我們要好好地活著,為父母、為妻子兒女、為親人朋友,為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勇敢并快樂的活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吾县| 楚雄市| 玛曲县| 龙胜| 通化县| 于都县| 赣榆县| 敖汉旗| 奈曼旗| 建湖县| 兴山县| 长白| 那曲县| 白山市| 南充市| 三河市| 乌拉特中旗| 萨嘎县| 宜兴市| 交口县| 曲沃县| 澎湖县| 安远县| 濉溪县| 阳春市| 钟祥市| 莱阳市| 盐山县| 太康县| 洪江市| 锡林郭勒盟| 东城区| 高阳县| 苗栗市| 万盛区| 新宁县| 九台市| 冷水江市| 龙州县| 古田县|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