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lǐng)導(dǎo)厚黑學(xué)(上)
- 石地
- 2897字
- 2021-11-26 09:33:45
其身正,不令而行
歷代著名將帥都深深懂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道理。因此,他們身為將帥,卻處處為人師表,身體力行,提倡為官清廉,奉公守法,這樣,他們在領(lǐng)導(dǎo)別人,多以“厚”收買人心,或以“黑”嚴明法紀的時候,才能夠收放自如,贏得手下人的理解和支持。戰(zhàn)國時期魏國的軍事理論家尉繚子在《兵談?第二》中提出:“清不可事以財”,就是說為將帥的要清正廉潔,不可被金錢財物所誘惑。凡是為國、為民的中外將帥,無不以廉潔奉公的美好名聲贏得廣大官兵的敬佩。
戰(zhàn)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他身為趙軍統(tǒng)帥,又負責(zé)治理整頓全國賦稅,但他卻廉潔奉公,國王和宗室賞賜他的金銀財物,趙春都分賞給部下,自己一點不留,而且,“受命之日,不問家事”。注意團結(jié)部屬,體察士兵的疾苦,自己身教重于言教,為人表率。因此,趙奢深得將士之心,指揮千軍萬馬,行如風(fēng),止如山,每戰(zhàn)必勝。趙奢的兒子趙括由于太愛錢財了。趙括剛剛受命為將時,不但作威作福,到處擺臭架子,使他的部下都懼怕他,而且把趙孝成王賞賜給他的金銀財物,全部拿回家里收藏起來,或者購置田產(chǎn),結(jié)果,剛一出師就身首異處。
飛將軍李廣,他廉潔奉公,從不貪財。他每次得到朝廷賞賜,都分給部下。李廣一生做祿秩兩千石這一級的官職有40余年,家中卻沒有多余的錢財,他也從不談?wù)撝棉k家產(chǎn)的事。李廣還與士卒共進飲食,每逢遇到飲食缺乏,或到斷煙缺糧時,發(fā)現(xiàn)可飲用的水,士兵中只要有一個人還沒有喝到,他就不會靠前先喝上一口;有了食物,若不是每個士兵都吃到了,他是連嘗都不會嘗的。他對士兵寬厚和藹,不加苛擾,因此,士兵都愛戴他,樂于聽他指揮,勇于殺敵。
東漢王朝的開國功臣祭遵官至征虜將軍,一生為人廉潔謹慎,克己奉公,每當(dāng)因戰(zhàn)功得到朝廷賞賜時,他都全部分給士卒,而自己卻“家無私財,身衣韋奇’,甚至連夫人“裳不加緣”,異常勤儉節(jié)約。他認為,一個將帥更應(yīng)該經(jīng)常嚴加約束自己,一心一意做國家的事。直至他垂危之際,仍然遺誡要“牛車.載喪,薄葬洛陽”。正由于他治軍治家有方,使得他“清名聞于海內(nèi),廉白著于世間”。
諸葛亮身為蜀國丞相和三軍統(tǒng)帥,軍政大權(quán)在握,卻是廉潔奉公的表率。他教育兒子要進行品行高尚的修煉,即要用儉樸的生活來養(yǎng)德,用淡泊富貴來樹立大志,用靜心學(xué)習(xí)增長才干,用振奮精神來革除享樂怠情,等等。諸葛亮正是這樣做而實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名言的。他在生命垂危之際寫給劉禪的信中說:“我在成都的家只有桑樹800顆,薄田15頃,子孫靠它生活還是挺富裕的。我在外面(老家以外的地方)再沒有別的財產(chǎn),隨時的衣食,全部仗給于官家,不另外謀取生財之道來增加點滴私產(chǎn)。我死的時候,不使家屬內(nèi)有多余的布帛,外有多余的財產(chǎn)。”諸葛亮在臨終前不但勸諫后主,規(guī)劃國事,而且有針對性地陳述家事,預(yù)先謝絕賞賜,以免后代因錢財而不成大器。高風(fēng)亮節(jié),這太難能可貴了!
唐朝中期名將李光顏謝卻美色,大漲士氣,激勵了三軍將士的斗志。當(dāng)時淮西節(jié)度使吳元濟據(jù)申、光、蔡三州(今屬河南)叛變。唐憲宗任命原宣武節(jié)度使韓弘為淮西諸軍行營都統(tǒng),統(tǒng)兵10萬,討伐叛軍。當(dāng)時受韓弘節(jié)制的忠武軍節(jié)度使李光顏積極作戰(zhàn),屢創(chuàng)叛軍。而韓弘?yún)s沒有討叛誠意,又不便明顯橫加阻止李光顏進軍。韓弘便在汴州尋覓到一位美貌女妓,派人將其送到李光顏處,企圖用美人計瓦解李光顏的軍務(wù),腐蝕李的斗志。李光顏在款待三軍將士席間,當(dāng)眾對使者嚴肅地說:“……我曾發(fā)誓不與叛徒同生于日月之下。現(xiàn)在三軍將卒幾萬人為了效力疆場,拋家棄子,經(jīng)受著各種刀傷劍擊。我身為將帥怎能不與士卒同甘苦,卻去以女色為樂呢?”韓弘的使者無奈只好將女妓帶回汴州城。李光顏部卻因此士氣大增,連戰(zhàn)告捷,最后取得了平叛的勝利。
北宋名將兼文學(xué)家范仲淹,不僅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為后人所崇敬,而且也以深知兵略,治軍有道為兵家所佩服。他從出任陜西四路宣撫使,到官至樞密使掌握全國軍事大權(quán),都要求部將做到:“士未飲而不敢言渴,士未食而不敢言饑”。他常常為將士的吃住穿等擔(dān)憂,或感茶飯不香,或則睡臥不眠。他每遇事都是想到部屬的困境疾苦,并將朝廷賞給他個人的錢財物品,全部分給部下的官兵。所以,他部下的將士每次出征作戰(zhàn),都奮勇沖鋒向前,為其效力舍命。他所指揮的部隊一直是北宋的一支勁旅。由于他的帶頭垂范作用,在他手下成長起來的諸如狄青、鐘世衡這樣許多有勇有謀的將領(lǐng),都能與士兵同饑共寒,身先士卒,廉潔奉公,起表率作用。
岳飛是中國古代將帥中廉潔奉公,為人師表的楷模。他從嚴治軍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嚴以律己。岳飛提出過國泰民安的兩個著名口號:“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他身體力行,嚴守一不貪財,二不愛色,三不娶妾,四是山河未復(fù)滴酒不進的“四不”規(guī)定。他個人的日常生活極其清苦。他平常的飯菜大多是主食加一個菜。有一次,岳飛吃到一種名叫“酸餡”的食品,他覺得味道不錯,嘗了幾個以后,就叫隨從收起來留到下頓再吃,以免浪費。岳飛在16歲時娶的一位劉姓夫人,因他從軍遠離,家鄉(xiāng)淪陷后,生活無著,被迫轉(zhuǎn)嫁。南渡以后,岳飛另娶了一位李姓夫人,夫妻之間的感情甚篤。他的部屬同事們曾出于對岳飛這位主帥的尊敬,出錢買了一個年輕美貌的土族女子,送給他做姬妻。岳飛未曾見面就婉言謝絕了。在當(dāng)時的南宋士大夫社會官吏多是三妻六妾和“西湖歌舞幾時休,直把臨安作汴京”的環(huán)境中,岳飛能如此潔身自好,真是清淡如水,廉潔為鏡,高風(fēng)亮節(jié),實在難得!
明朝“開國功臣第一”的徐達,既嚴于治軍,又嚴于律己。他深知,要讓廣大將士做到令行禁止,不擾害百姓,主帥必須先做出榜樣才行。徐達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不貪色,不愛財,與士卒同甘苦。作戰(zhàn)時,有時軍糧供應(yīng)不上,士卒挨餓,他也不進飲食,不進營帳休息。發(fā)現(xiàn)士卒有傷殘疾病,他親自去看望慰問,給藥治療。因此,將士們對他既尊敬又感激,都樂于聽從他的命令,以一當(dāng)百,奮勇殺敵。
愛國名將楊虎城,是一位為官清廉,拒收賄賂的突出人物。他經(jīng)常告誡部屬:“人太愛錢了就不值錢。我看那錢串子就像一條蛇,誰被纏住了就要招禍”。楊虎城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把金錢看得異常淡漠,不貪污,不受賄,1932年春的某日,楊虎城正在西安私邸休息,一個曾任蒲城縣警察局局長的人來求見,該人對楊虎城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花言巧語。楊虎城早感到嘔心厭惡。臨走時,那位警察局長送給蒲城縣特產(chǎn)“橡頭蒸饃”。楊虎城拒不接受,那人一語雙關(guān)地說:“故鄉(xiāng)特產(chǎn),你吃了一定會滿意的。”硬是把蒸饃留下了。當(dāng)楊虎城準備把這位警察局長送的禮物退還時,用手一拿這個“橡頭蒸饃”時感覺到其重量大大超過一般的饃,用手掰開一看,原來每個饃里包著一根黃燦燦的金條,并留有一張紙條,上寫:“如能委任我當(dāng)某縣縣長,還有重禮相謝。”楊虎城看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將此人逮捕禁閉起來。后來經(jīng)調(diào)查,此人當(dāng)警察局長時,不僅貪贓枉法,而且曾以“通共”嫌疑的罪名處死不少人命。楊虎城更是怒不可遏,并排除那人家屬央求和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為之疏通關(guān)系說情的干擾,將這位警察局長判處死刑。楊虎城為什么能下“黑手”?因為他自身清廉!
上面的諸多例子足以說明,廉潔奉公才能“厚”“黑”自如,贏得手下人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