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
- 石地
- 1300字
- 2021-11-26 11:31:29
漠視和孩子交流
90年代初,廣州市曾發生一起震動全國的綁架案:一個年僅4歲的小女孩被人綁架,綁架者索款10萬元。案件很快被偵破,小女孩安然無恙,巨額錢款未曾付出,綁架者被抓住,然而大家的心情卻更加沉重。
綁架者不是別人,只是一個9歲男孩,而且是小女孩的哥哥。
9歲男孩就生活在單親家庭。自從父親兩年前離開母親,離開他們小兄妹,小兄妹倆就一直跟著母親一塊生活。母親是一家大企業的經理,婚姻的失敗似乎并沒有影響她的心境,企業在她的領導下,年年上一個臺階,對工作的那種投入,員工們既欣賞又替她擔憂。每逢幼兒園放了假,女經理還得常常把小女兒帶去上班。對兒子,她即沒有時間、精力去照顧。經常是給兒子數百上千的錢,讓兒子自己照顧自己:自個兒上學,身上帶著鑰匙,自己回家自己出去吃飯自己睡覺。媽媽早出晚歸,極少有時間與兒子說上幾句話。
家里寂寞,小兒子又自己交上一些小朋友、大朋友,經常做東請朋友們去游樂場、卡拉OK游樂,也曾經帶了七、八千元去高級商場買了一架進口直升機玩具。母親給的錢雖多,他花錢的速度更快。為了獲得更大筆的金錢,他學著電視上的招術,綁架妹妹索取綁費。
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又是一個失敗的母親,一個富有的兒童成為一個危險的孩子。人們在思索,為什么?答案既復雜又簡單:媽媽給孩子的錢太多而愛太少,一個已經失去父愛又得不到應有的母愛的孩子,我們能期望他什么?
中國觀眾非常熟悉,在歐洲也是最紅的法國著名演員阿蘭·德隆,事業成功,經濟富有,然而他說:他是法國最孤獨的人,他并不幸福。阿蘭·德隆有時會連續幾周不與人說話,這種深刻的孤獨心理還導致他與第一位戀人,同樣也是名星的羅密·施奈德的分手,并促成羅密后來的自殺,這一切背后都與他童年有著深刻的關系。
阿蘭·德隆就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他出生在法國一個殷實的家庭,父親經營著好幾家影院??上乃浭缕穑赣H就已離異,他和母親相依為命,父親提供給他們母子一筆生活費,生活費用完后,母親必須工作才能維持兩人的生存,于是就把小阿蘭·德隆寄養在親戚家里。親戚家旁邊有座監獄,當時正是二次大戰期間,每天都可以聽到納粹刑隊的槍聲,阿蘭·德隆就與囚犯和獄卒的孩子為伍,同他們一起玩耍。
再之后,母親改嫁并且又有孩子之后,阿蘭·德隆又回到生父之處。
這些不幸的遭遇,在阿蘭·德隆心中形成巨大陰影,失落感強烈,形成沉默孤傲、桀驁不馴、極端憤世嫉俗的性格。他從小喜歡打架鬧事,顯得又孤單又瘋狂。雖然命運后來給予阿蘭·德隆以厚愛,但他始終沒有感到幸福!
研究表明,在5—17歲的孩子中,經歷過母親離異而與母親一起生活或者與母親、繼父共同生活的孩子在行為表現方面容易發生問題,這比例高達百分之七十幾,這些問題包括;焦慮不安、心情憂郁、依賴性強,易與同伴發生沖突,不愛交際、自卑孤獨、個性極強。
單身家庭中的孩子特別渴望愛,象本文開篇所舉的案例,孩子一天與母親說不上幾句話、甚至根本見不著、身上掛著鑰匙,不知道媽媽什么時候回家,也不知道媽媽在哪里,空落落的心無從依托,走上歧路已在情理之中。
當你做了母親之后,由于工作繁忙或是為生計所奔命,你也許會忽視與孩子的交流。那么,當孩子與你疏遠了之后,你難道不會自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