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貪財寶,只要口糧
和朋友一起做事,有時也要考慮自己應得到什么?尤其當朋友的事業飛黃騰達,自己是否可以跟著獲利呢?這正是考驗一個人修養的時候。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攻打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此時袁渙在曹操手下當沛南部都尉。
下邳城被曹軍攻破,城內積存著呂布的無數財寶。曹操就給手下的官員們每人幾輛戰車,以便讓他們隨心所欲地瓜分那些財物。那些官員一個個爭先恐后,盡量搜取值錢的東西,把車都裝得滿滿的。只有袁渙與眾不同,他沒有挑值錢的東西拿,而是拿了一點書籍和一些口糧。別人見了都為自己的貪財感到有些羞愧。一個跟袁渙比較親近的人間他:“你為什么只拿了點口糧而不要值錢的東西呢?現在大家都贊揚你呢!”袁渙說:“我為什么只拿點口糧呢?因為行軍的時候口糧是必不可少的。我當時并沒有別的意思,想不到竟會受到大家的贊許,得了好名聲,實在令我內心不安啊!”曹操后來知道了這件事情,就更為尊重袁渙了。
袁渙在曹操手下先后做過諫議大夫和丞相軍祭酒,為曹操出謀劃策,得到曹操很多的賞賜。袁渙把賞賜的財物都送給了別人,自己不購置產業,也不積攢財物。他有時缺少什么東西,也坦然地求助別人。由于他行為端正,光明磊落,沒有人不欽佩他的廉潔。
古人象袁渙這樣清廉的官吏,都能受到頌揚和愛戴,那么今天,社會在飛速發展前進,為官為民更應崇尚廉潔自律、修養品德。
【簡評】
廉潔自律,向來難以做到,究其原因,在于人出來做事的目的是什么?如果目的就是求富貴,有了發財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如果有更高的要求,對財寶就不那么看重了。人生的目標將決定人生價值標準,同時也將在這樣一種利益選擇的時刻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