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到元朝打卡生活
  • 胡岳潭
  • 1712字
  • 2021-11-24 20:39:43

老人食,元代飲食很“養生”

醫藥醫書方面體現的“敬老”

在北方游牧民族眼中,老人對家庭的作用很小,所以他們經常輕賤老人。但自從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之后,蒙古族人對老人的態度大有改觀。成吉思汗曾經說過,大凡國家,兄弟之間不能和睦相處,夫妻之間有隔閡,人們不能尊老愛幼,這樣的國家必定有滅亡的風險。因此成吉思汗制定了“尊重長者”的法律,蒙古族人從此開始養成敬老愛幼的習慣。

忽必烈即位后,他繼承了成吉思汗尊老愛幼的思想,并且在儒學的影響下,進一步推進了敬老之風。

在這種環境下,人們對老人的敬重之心非常強烈。而且體恤老人年邁,專門為老人創制了很多老年食品。

首先,從醫藥方面,名醫逐漸重視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注重用食療、食補的方法幫助老人保養身體,并研究出了很多健康的老年食品。

元 佚名 《同胞一氣圖》

如元朝著名名醫鄒鉉十分崇拜宋代陳直的學說,他十分贊同陳直所說的“主身者神,養氣者精,益精者氣,資氣者食,食者生民之本,活人之事也”。他主張老人應該吃溫熱熟軟的食物,不宜吃黏硬生冷的食物,還有老人應該多餐少食,這樣有助于脾胃消化。

他在陳直的基礎上寫出了《奉親養老新書》,從食補和藥補等方面介紹了老人在飲食上的保養之法。

其一,在食補方面,鄒鉉認為牛奶具有益氣補血、生肌長志的功效,老人常食牛奶可以讓身體變得更加潤澤。此外,他還研發了一種叫作“磁石粥”的膳方,內有磁石、豬腎等;其中磁石可以撫平心慌、心悸,豬腎滋補臟腑,老人常食磁石粥對身體大有裨益。

其二,在藥補方面,鄒鉉認為單補血藥,則血不生;單用益氣,則氣不綿長。只有氣血通補,才能讓老人的身體更加強健。根據這一理論,他研出了“不老丸”這種妙方,并堅持服用,而且還會贈給身邊的老年朋友。

還有名醫朱丹溪建議治療疾病首先要預防疾病,他針對老人脾胃虛弱、陰盛陽衰的特點,提出讓老人多吃瓜果蔬菜、粗糧等食物預防疾病的觀點。

再如名醫忽思慧建議,老人要按照季節調理身體,不同季節要食用不同的食物。例如,老人在冬天的身體較弱,應該多吃羊肉、狗肉、雞肉等滋補強壯的肉食。如果老人愛出虛汗,則要多吃鴨肉、藕、木耳等治療體虛的補品。

日常飲食中體現的“敬老”

除了醫藥方面,在日常飲食中,老人也需要多吃一些比較助消化的食品。在這一點上,元朝人提倡的飲食習慣對老人十分有益。

眾所周知,面食不僅容易消化,而且還有助于健胃養胃,十分適合脾胃虛弱的老人。另外,面食能夠抵御饑餓,還有助于抗衰老,提高肌膚的新陳代謝。而元朝可謂是面食的鼎盛時期,僅僅以小麥磨成的面粉,加工出來的食品就被分為“濕面食品”“干面食品”以及烤、煎類食品等多種。

濕面食品是指將面粉制品放入沸水中煮熟的食品,比如面條、餃子、餛飩等。其中,餃子是濕面食品中的佼佼者。由于餃子形狀特殊,元人將它稱為“扁食”。元朝的餃子餡有葷素之分,做法和樣式也多種多樣。史料載,元朝有一種很有趣的習俗,人們在某些節日會吃很大的餃子,這種餃子大到有的人吃一半就吃不下了。

干面食品即指蒸熟的食品,如包子、饅頭、燒賣、角八等。干面食品的種類非常多,單說饅頭就有很多品種,如戧面饅頭、堿面饅頭等。其中,戧面饅頭很像我們現在吃的包子,元人制作時通常會在里面放入羊肉、羊脂、陳皮、生姜等食材和調料。這讓很多研究的人都有這樣的疑惑:元朝的饅頭到底是包子還是饅頭呢?

煎烤面食就是用油煎炸或者用火燒烤制成的食品,如燒餅、煎餅等。元朝人比較喜歡吃燒餅,他們有專門介紹燒餅做法的書籍,書籍中詳細說明了制作燒餅時水和面的比例,還有什么樣的火候才能制作出最好吃脆軟的燒餅。《飲膳正要》中還曾載,燒餅在元朝是一種非常流行的食品,無論是宮廷貴族還是販夫走卒都喜歡吃燒餅。

除了普通面粉制成面食之外,元朝還喜歡吃有大豆、高粱、蕎麥制作的粗糧,比如當時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歡吃蕎麥面。由于吃粗糧不僅可以讓人飽而有力,還可以預防多種疾病,所以元人尤其是平常農家冬天每天都要吃粗糧。從這些日常飲食尤其是主食來看,元朝人的飲食習慣是很體貼老人的。

總而言之,無論是從元人原本的飲食習慣上講,還是從名醫的各種食補和藥補方子來講,元朝都可以算上是一個適合頤養天年的時代。尤其是對于愛吃面食的北方人來說,元朝的飲食真的很“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裕民县| 宣恩县| 句容市| 富裕县| 钟祥市| 华蓥市| 册亨县| 惠水县| 垫江县| 临武县| 新余市| 沂源县| 阿拉善左旗| 汕尾市| 津南区| 汾西县| 眉山市| 宁津县| 中卫市| 阳信县| 溆浦县| 习水县| 鄂尔多斯市| 韩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黔南| 曲阜市| 西城区| 朝阳县| 渑池县| 东莞市| 蓬溪县| 云林县| 镶黄旗| 泰和县| 泗洪县| 寻乌县| 诏安县| 吉首市| 汶上县| 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