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元朝打卡生活
- 胡岳潭
- 1474字
- 2021-11-24 20:39:41
涮羊肉,冰激凌,都是元朝人的發明
哈根達斯,這樣一款在國外無比平常的冰激凌,到了中國居然成為網紅輕奢小食。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國元朝人發明創造了冰激凌,就連冰激凌翹楚大師意大利可能也是偷師于元朝人。這個偷師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馬可·波羅。
成吉思汗部隊外征期間發明了涮羊肉
喜好美食的人一定會想到老北京涮羊肉,這個在清朝時就已經逐漸傳播到整個北方的美食確實頗有特色。但其實在清朝以前,涮羊肉這種美食就已經出現了,來到中國的馬可·波羅就曾品嘗過這種美味,而也就是在這個時期,馬可·波羅接觸到了中國冰激凌。
把羊肉拿來涮著吃,最早是蒙古族人成吉思汗部隊的發明。
八百多年前,一支東方騎兵部隊正勢如破竹地席卷整個歐羅巴大陸,在他們眼里,只要他們的鐵蹄和彎刀能夠觸及的地方都是他們的領地。這支部隊的最高統治者名叫鐵木真,他的臣民們更習慣稱他為成吉思汗,他所率領的這支部隊就是日后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的蒙古騎兵。
在歐洲攻城略地的蒙古騎兵雖然身強力壯,但在頻繁作戰之后也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在進攻時體力消耗很大,所以需要大量的肉類來補充體力。而在寒冷的歐洲,羊肉是最好的選擇,不但可以充饑,還有一定的御寒作用。
但蒙古騎兵們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煮肉時間過長,會嚴重影響部隊的推進速度,如何快速把肉弄熟,成為當時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當士兵們正被這一問題困擾時,一位杰出的蒙古將領提出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他要求騎兵們把所有的羊肉都切成薄片,然后放到翻滾著開水的鍋中,等到羊肉變色后,就可以撈出,蘸鹽吃下,這樣不僅節省了煮肉的時間,還能滿足士兵們補充體力的需要,困擾大家的問題就這樣被解決了。
就這樣,羊肉涮著吃逐漸成了蒙古騎兵行軍過程中最常使用的一種食肉方法,只不過這時候還沒有人給這種吃法起名字。
在忽必烈繼位以后,一次行軍過程中,由于出發匆忙,忽必烈的廚子忘了攜帶主食,慌忙中的廚子急中生智想起了這種吃法,便將涮好的羊肉送到忽必烈面前。吃到涮羊肉后,忽必烈覺得十分美味,再加上在此后的大戰中獲得勝利,高興的忽必烈親自給這種吃法定了名字——“涮羊肉”。
回到宮廷之后,忽必烈對涮羊肉進行了多次的改良,這才使其逐漸有了現在的模樣。后來,廚子們再給忽必烈做涮羊肉時,會專門挑選羊腿部位的肉切成薄條,下到滾水中肉一變色便即刻撈出,碗中則放著芝麻醬、豆腐乳、蔥花、姜末、韭菜花、蒜末多種佐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配。后來,忽必烈還經常用涮羊肉來招待麾下重要將領和蒙古貴族,這些酷愛羊肉的蒙古族人吃完也是贊不絕口。

元 劉貫道 《元世祖出獵圖》(局部)
據《馬可·波羅游記》記載,馬可·波羅在中國時,蒙古皇帝在元大都曾請他吃過蒙古火鍋,這種蒙古火鍋的一道特色菜品便是涮羊肉。即使到了現在,韓國和日本一些地區依然將吃火鍋稱為“忽必烈”,這也足以證明元朝對當時鄰國或藩屬國的影響。
忽必烈征戰期間發明了冰激凌
除了改良了涮羊肉,忽必烈在枯燥的行軍過程中還發明了冰激凌。夏天行軍讓人心煩氣躁,忽必烈命人把冰塊和牛奶放在一起,然后再放入一些蜜餞、水果等輔料,這種飲料喝下去之后,不但神清氣爽,而且味道也很甜美。
后來不再四處征戰的忽必烈把這種喝法留在了元大都,并將其取名奶冰。馬可·波羅在品嘗到這一美味后,將忽必烈的這個方法帶回到歐洲,即現在冰激凌的雛形。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不管是奶冰還是涮羊肉,都是蒙古族人在戰爭中研發出來的食物,也是蒙古黃金家族輝煌史中,給這個世界留下的回憶與文化傳承。在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中,蒙古人的元帝國雖然只有不足100年,但是蒙古黃金家族創下的輝煌歷史會讓后世人們永遠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