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兒童的自控力
- 王佳
- 2448字
- 2021-11-22 16:28:13
孩子自控力差,影響后天成長
前文說過,自控力差有諸多表現,諸如任性、自私、貪婪等。其實,自控力差還有一個表現,就是不能專注,常常三心二意,導致學習表現很糟糕。那么,孩子的自控力為何很差呢?其實,孩子的自控力差,既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原因。從生理角度來說,孩子的身心發育還不完善,雖然有自控力,但是還不夠強大,因而需要后天不斷地培養和提升。每個孩子的自控力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自控力很強,乖巧懂事,還特別聽話;有的孩子自控力很差,對于父母的很多規定往往不能遵守,對父母所說的話也充耳不聞。甚至在同一個家庭里,兩個孩子的表現也是不同的。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千萬不要指著聽話的孩子對不聽話的孩子說:“看看吧,都是同樣的父母,為何你們倆相差這么大呢?”在孩子之間進行比較,會傷害他們。除了不要在親兄弟姐妹之間進行比較之外,也不要把自家的孩子拿去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否則會傷害孩子的自尊。也許父母原本是想通過比較來激勵孩子奮發圖強,最終卻導致孩子破罐子破摔,表現更加糟糕。
導致孩子自控力差的原因不同,既有先天的原因,也有后天的原因。不管是因為哪種原因,都會影響孩子的后天成長,因而父母要更加重視孩子的自控力發展。哪怕孩子先天自控力就很差也沒關系,只要及時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同時想出各種有效的方法提升,就不會影響孩子的后天成長。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兒童自控力的強弱和生理因素有一定的關系。例如,有些人天生帶有好戰基因,傾向于暴力和罪惡,還有的人性格平和,對人很寬容,擅長控制自己。也有科學家發現,孩子的自控力除了和先天基因有關系之外,也和母親懷孕時的狀態有一定的關系。母親懷孕時狀態不好,或者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胎兒發生早產,都有可能導致孩子的自控系統發育不良,影響孩子的自控力。有科學家提出,剖腹產生的孩子因為感統失調,所以很好動,而且不能特別順利地避開障礙物。當然,這些結論都并非絕對,只能代表某一種現象。
從性格的角度來看,內向安靜的孩子更自控,他們很敏感,會留意到他人的反應,從而調整自己的言行舉止,以避免自己因為言行不當而遭到指責。相比之下,那些外向開朗的孩子往往性格急躁,更喜歡嘗試和挑戰新事物,因而他們會違背父母的意愿,也會戰勝內心的恐懼,去嘗試更多的事情。當然,這并不是說性格內向更好,性格外向不好,而是說每種性格都是立體的,都會表現出不同的一面。作為父母,要全方面了解孩子,這樣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引導和幫助。
對于學齡階段的孩子,父母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當孩子因為缺乏自控力而在學習方面表現被動時,父母很容易就會抓狂。實際上,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這是正常現象,父母要做的是保持心態平和,與孩子更好地溝通,才能了解孩子的內心,走入孩子的心扉,也才能卓有成效地幫助孩子。
對于學齡孩子而言,自控力差會引起很多后果,其中最讓父母著急的后果之一是孩子在課堂上不能認真聽講,總是三心二意,聽課的效果差。也有些孩子就像事例中的佳佳一樣,不但自己不能認真聽講,而且還會和身邊的同學說話,擾亂課堂秩序,引起老師的反感。眾所周知,課堂質量的高低關系到孩子學習結果的好壞,自從提倡素質教育以來,很多教育者都提出了向課堂45分鐘要教學質量的口號。其實,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課外的培訓班、輔導課或者興趣學習,孩子們要想提升學習效果,就必須認真聽講,保證聽課效果。即使孩子天資聰穎,也需要老師引導,所以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全神貫注地聽講,專心致志地思考,才能開動腦筋有更好的學習表現。
孩子自控力差不僅僅影響學習,還會影響孩子各個方面的發展,例如,控制自身情緒、與人相處、日常生活習慣的養成、堅持進步和成長等。父母既不要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各種欲望,縱容孩子的失控,也不要對于孩子的所有要求都馬上否定或拒絕。只有適度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和欲望,讓孩子知道進行理性的思考和權衡的重要性,孩子才能增強自控力,有更好的自控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