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傳統節日溯源
- 高靜
- 601字
- 2021-11-22 16:14:49
前言
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它們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托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每一個傳統節日故事,都是一次與歷史的相遇,都是一次豐富想象力和藝術的熏陶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中華兒女心中永遠不能忘懷的極其鮮明的文化符號和文化記憶。
傳統節日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是中國人的人情紐帶,愛情和親情,生離和死別,不同的節日中包含著不同的意義。本書可以帶領讀者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背后更為深厚的人情、信念,中華文明里的信仰情懷,一起在傳統節日里見識中國。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全國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傳統節日達200多種,本書選擇春節、元宵節、中和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十種主要節日,從起源、文藝感悟、節日習俗、文化內涵四個方面進行介紹,涉及節日溯源、傳說、典故、文化內涵及風俗習慣等諸多方面,集趣味性、知識性與文化性于一體。節日故事內容生動活潑,保持了中華文化的端莊大氣,同時讓讀者領略了中華文化中特別有意義的瞬間,不僅帶讀者了解了農耕文明的和諧自然觀,也讓讀者品味到千年的民族文化積淀。
通過《中華傳統節日溯源》,讀者可以感受原汁原味的節日氣氛,體會節日的歡愉和家庭的親密,在輕松閱讀中了解傳統文化,喚醒文化記憶,得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