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別在需要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作者名: 楊岳城編著本章字數: 1304字更新時間: 2021-11-18 17:53:58
前進路上,一旦有疑慮,就果斷收場
我們都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一些人正是因為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才最終迎來了成功。但在思維活動中,并不是所有的堅持都會迎來成功,錯誤的堅持有時就是鉆牛角尖。很多時候,當這條路行不通的時候,與其錯誤地堅持下去,不如明智地放棄。以投資活動為例,投資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止損,其次才是盈利,所以,一旦我們產生了疑慮,就要果斷收場。在我們的身邊,常有這樣的投資者:當他們發現了虧損的苗頭后,仍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市場情況會有變化,從而錯過了最佳的賣出時機,讓自己一虧再虧,最終無法收場。
人們常說,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但意志堅強并不等同于固執保守,在選擇面前,放下無謂的固執,冷靜地用開放的心胸去作正確的抉擇,才能讓你永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兩個貧苦的村民靠上山撿柴糊口。有一天,他們在山里發現兩大包棉花,兩人喜出望外。棉花的價格高過柴薪數倍,將這兩包棉花賣掉,可供家人一個月衣食豐足。當下,兩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趕路回家。
走著走著,其中一名村民眼尖,看到山路上有一大捆布。走近細看,竟是上等的細麻布,有十多匹。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肩負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卻有不同的想法,認為自己背著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這里丟下棉花,豈不枉費自己先前的辛苦?因此堅持不換麻布。先前發現麻布的村民屢勸同伴未果,只得自己竭盡所能地背起麻布,繼續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村民望見林中閃閃發光,待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著兩壇黃金,心想這下真的發財了。他趕忙邀同伴放下肩頭的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擔來挑黃金。
同伴仍是不愿丟下棉花,并且懷疑那些黃金不是真的,勸發現黃金的村民不要白費力氣,免得到頭來一場空歡喜。
發現黃金的村民只好自己挑了兩壇黃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趕路回家。走到山下時,無緣無故下了一場大雨,兩人在空曠處被淋了個濕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村民肩上的大包棉花吸飽了雨水,重得再也背不動,那村民不得已,只能丟下一路辛苦背負、舍不得放棄的棉花,空著手和挑黃金的同伴回家去。
故事中的這兩個村民為什么在收獲上有如此的不同?很簡單,因為背棉花的村民不懂變通,只憑一套哲學,便欲強渡人生所有的關卡;而另外一個村民則善于及時審視自己的行為。在追求目標的路上,我們要審慎地運用智慧,作最正確的判斷,選擇屬于自己的正確方向。
當然,可能你會產生疑問:我該怎樣判斷自己現在的選擇是否正確呢?對此,你有兩種方法可以鑒別:第一,如果你通過反復求證發現此種方法行不通,那么,你便可以摒棄這種方法了;第二,詢問有經驗者的意見。比如,你不知道你所投資的基金是否正確,那么你可以詢問你的基金經理人的意見。
無論如何,當你對自己腳下的路產生疑慮時,也就是你該反省的時候了。因為在投資中,對于我們所投資的項目或領域,只有我們自己最了解;而疑慮的產生,說明出現了某些問題,此時,我們就該反省了,然后找出問題,及時懸崖勒馬。
總之,你需要明白,堅持錯誤的思路就是鉆牛角尖,做任何事,都必須有風險意識,也就是要懂得作止損計劃,并堅決執行,只有這樣,才能將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