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懂點談判心理學(第2版)
- 舒雪冬編著
- 1643字
- 2021-11-18 18:05:48
善于傾聽,把控談判走勢
在談判過程中,占據主動位置的一定是會說的人嗎?不一定是,有時候,能夠把控溝通的主方向的人往往是一些善于傾聽的人。卡耐基說:“對和你談話的那個人來說,他的需要和他自己的事業永遠比你的事重要得多。在他的生活中,他要是牙痛,要比發生天災數百萬人傷亡的事情還更重大;他對自己頭上小瘡的在意,要比對一起大地震的關注還要多。”因此,我們必須要學會利用我們的耳朵,做一個善于傾聽的人,并牢牢地抓住溝通的主控權。
談判實景一
在一次推銷中,喬·吉拉德與客戶洽談順利,眼看就快要簽約成交的時候,對方卻突然變了卦——快進籠子的鳥兒飛走了。
當天晚上,按照顧客留下的地址,喬·吉拉德找上門去求教。客戶見他滿臉真誠,就實話實說:“你的失敗是由于你沒有自始至終聽我講的話,就在準備簽約前,我提到我的獨生子即將上大學,而且還提到他的運動成績和他將來的抱負。我是以他為榮的,但是你當時卻沒有任何反應,而且還轉過頭去用手機和別人講話,我一惱就改變主意了!”
這一番話重重地敲醒了喬·吉拉德,使他領悟到“聽”的重要性,讓他認識到假如不能自始至終傾聽對方講話的內容,認同顧客的心理感受,就會失去自己的顧客,使談判失敗。以后再面對顧客時,他就十分注意傾聽他們的話,不管是否和他的交易有關,都給予充分的尊重,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終于,他成為了一名推銷大師。
西方有一句諺語:傾聽是最高的恭維。英國學者約翰·阿爾代說:對于真正的交流大師來說,傾聽和講話是相互關聯的,就像一塊布的經線和緯線一樣。當他傾聽的時候,他是站在他同伴心靈的入口;而當他講話時,他則邀請他的聽眾站在通往他自己思想的入口。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當一個遭遇煩惱的朋友找自己傾訴,我們只需要認真聽他講話,當他講完了,心情就會平靜很多,甚至不需要我們做任何事情來幫助其恢復平靜。
談判實景二
還有一次,喬·吉拉德拜訪了一個有趣的客戶,一開始,客戶就喋喋不休地談論自己的兒子,他十分自豪地說:“我的兒子要當醫生了。”喬·吉拉德驚嘆道:“是嗎?那太棒了!”客戶繼續說:“我的孩子很聰明吧,在他還是嬰兒的時候,我就發現他相當聰明。”喬·吉拉德點點頭,回應道:“我想,他的成績非常不錯。”客戶回答說:“當然,他是他們班上最棒的。”喬·吉拉德笑了,問道:“那他高中畢業打算干什么呢?”客戶回答:“他在密歇根大學學醫,這孩子,我最喜歡他了……”話匣子一打開,客戶就聊起了兒子在小時候、中學、大學的趣事。
第二天,當喬·吉拉德再次打電話給那位客戶時,卻被告知他已經決定在自己手中買車,而客戶的原因很簡單,他說:“當我提起我的兒子吉米有多驕傲的時候,他是多么認真地聽。”
談判心理策略分析
或許,有人錯誤地理解多說話才能把握溝通的主動權,其實,多說話會給我們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多說有可能會使他人對你產生戒心,認為你有某種企圖;說得太多了,他人會對你敬而遠之,因為他沒有義務當你的傾訴桶;況且,說話這件事,說得多了,難免會出錯;有時候,說得太多,暴露的信息太多,就會被別人看穿。所以,做一個懂得傾聽的人,并將這樣的美德沿襲在自己身上,你會贏得比別人更多的機會,獲取更多的信息,把握溝通的主動權,能夠更加有效地打動人心。
1.傾聽使你受益無窮
布里德奇說:“學會了如何傾聽,你甚至能從談吐笨拙的人那里得到收益。”傾聽并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隨聲附和,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可以從說話者那里獲取大量的信息,贏得對方的喜歡,達到打動人心的目的。
2.傾聽也是需要技巧的
不過,傾聽也是有技巧的,除了聽之外,需要適時地重復對方話語中的關鍵字眼。當然,傾聽比說話更需要毅力和耐心,假如你只是埋頭玩自己的手機,或者把頭瞥向一邊,這樣無疑會打擊說話者的積極性。
3.傾聽是溝通的前提
只有聽懂了別人表達意思的人才能溝通得更好,傾聽是說話的前提,先聽懂別人的意思,再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才能更有效地溝通。同時,聽懂了別人的意思,我們才有機會掌握溝通的主動權,如此,也更容易打動人心,達到談判成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