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皮卷
- 苑琳編著
- 1238字
- 2021-11-18 18:07:51
第2章 主動出擊,猶太人絕不被動受困
英雄多磨難,逆境出輝煌
什么是逆境?逆境就是人在做某件事的時候,不僅做起來不順利,還有可能遭受挫折和失敗。沒有人的一生能夠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在這個世界上,猶太民族是經受坎坷最多的民族之一。猶太人對挫折的認識是積極的,他們認為逆境是上帝對他們意志的考驗,因此始終抱著一顆積極的心去面對逆境。
逆境是一道分水嶺,有人覺得這就是自己的末日,自己再也不可能重現以往的輝煌,于是在逆境的泥潭里頹廢沉淪;有的人卻相信風雨之后就會有彩虹,因此沉著地應對逆境給予的難得的訓練機會,將自己鍛煉成一個能經受任何風雨的鋼鐵戰士。在猶太人眼中,逆境就是一種財富,它不僅可以考驗你的意志,還能夠鍛煉你的能力。
猶太民族在以色列建國以前,一直處于四處流浪的狀態,他們四海為家,沒有國家的庇護,經受了許多欺辱和嘲笑,但是他們并沒有就此消沉下去,依然積極地面對每一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希特勒對猶太人的趕盡殺絕讓人不寒而栗。但猶太人并沒有在這一次次的逆境中消失,而是將自己磨煉成一個能經受百戰的民族,不再懼怕任何逆境。
猶太實業家路德維希·蒙德,學生時代曾在海德堡大學同著名的化學家布恩森一起工作,他發現了一種從廢堿中提煉硫磺的方法。后來,他幾經周折,才找到一家愿意同他合作開發的公司,終于證明了這個專利的經濟價值。有了這一次的成功,蒙德萌生了自己開辦化工企業的想法。他買下了一種利用氨水將鹽轉化為碳酸氫鈉的專利,這種方法當時還很不成熟。他在柴郡的溫寧頓買下一塊地,建造工廠。同時,他繼續實驗,終于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題。1874年,廠房建成,起初的生產狀況并不理想,成本居高不下,連續幾年完全虧損。同時,當地居民擔心大型化工廠會破壞生態平衡,都拒絕與他合作。猶太人的堅韌性格幫助了他,遇到如此大的逆境,他依然毫不氣餒,終于在建廠6年后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產量增加了3倍,同時成本也降了下來,產品由原先的每噸虧損5英鎊,變成了盈利1英鎊。人們也紛紛涌入蒙德的工廠尋求工作,因為工廠規定,只要在這里做工,就可以獲得終身保障,父親退休的時候工作還可以傳給兒子。后來,蒙德的企業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生產堿的化工企業。
逆境中需要堅強,我們應在逆境中磨煉出一顆能經受任何挫折的心?!妒ソ洝氛J為人生來就是要贖罪的。猶太人也一直認為人生來就要經受苦難,一個人死的時候,就是苦難結束的時候。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猶太人對逆境是多么習以為常。而有些人在遇到逆境的時候,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怨聲載道,結果終于在唉聲嘆氣中向逆境繳械投降了。
猶太人對待逆境的態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他們在逆境面前泰然自若,依舊做自己該做的事。他們明白,自己再怎么驚慌失措,事情終究要解決,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行動。
在逆境中,我們可以積蓄自己的力量,可以鍛煉抗擊打的能力;可以看出誰是我們志同道合的朋友,誰是不值得深交的小人。逆境不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而是通向成功的墊腳石。成功不會隨隨便便就降臨在人們的頭上,只有經受了逆境的成功,才能存在得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