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廣賢文全鑒
- 東籬子解譯
- 1158字
- 2022-07-11 16:55:21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國學原味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詞語解釋
①癡漢:笨蛋。
句意理解
趣味故事
楚莊王絕纓
楚莊王是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是春秋五霸之一。
有一次,楚莊王打了勝仗,高興不已的他設宴款待群臣。席間,楚莊王還讓自己最寵愛的妃子為參加宴會的人一一敬酒。
宴會上,大家都很高興。不知不覺,天色漸漸暗下來,大廳里開始燃起蠟燭。君臣們猜拳行令,敬酒干杯,一派熱鬧的景象。忽然,一陣狂風刮過,客廳內所有的蠟燭一下全被吹滅,整個大廳伸手不見五指,一片漆黑。
此時,莊王的寵妃正在席間輪番敬酒,突然,黑暗中有一只手拉住了她的衣袖。對這突然發生的無禮行為,寵妃不敢亂喊,可一時又無法脫身,無奈之下,她順手將那個人帽子上的帽纓扯斷了。對方手一松,寵妃趁機掙脫,跑到楚莊王身邊,向莊王訴說被人調戲的情形。最后,她還告訴楚莊王,對方的帽纓已經被自己扯斷,只要點明蠟燭,檢查帽纓,這個人是誰就知道了。
楚莊王心想:這可不行,怎么能為了愛妃的貞節而使部屬受到污辱呢?趁燭光還沒有被重新點上,他便趁著黑暗高聲說道:
“今日宴會,請各位開懷暢飲,不必拘禮。為了盡興,請大家都把自己的帽纓扯斷,誰的帽纓不扯斷,誰就是不給寡人面子!”
群臣都不知莊王的用意,但大家還是把自己的帽纓扯斷。等蠟燭重新點燃的時候,所有赴宴人的帽纓都斷了,根本就看不出誰才是調戲寵妃的人。
酒宴上的一場尷尬局面就這樣被聰明的楚莊王化解于無形,大家都是盡興而歸,當然,也包括那個調戲莊王寵妃的人。
事后,楚莊王對寵妃解釋說:“酒后失態是人之常情,如果追查處理,反而會傷了將士的心,這樣就和寡人宴請群臣的目的背道而馳了。”
這件事過后不久,楚莊王傾全國之兵圍攻鄭國。戰斗進行得十分激烈,歷時三個多月,發動了數次沖鋒。在這場戰斗中,有一名軍官始終奮勇當先,與鄭軍交戰斬殺敵人最多,鄭軍聞之喪膽,抵擋不過只得投降。
楚國取得勝利,論功行賞之際,才得知奮勇殺敵的那名軍官叫唐狡,也就是在酒宴上被寵妃扯斷帽纓的人,他之所以處處一馬當先,正是感恩楚莊王的圖報之舉啊!
國學啟示
俗話說:容人之過,方能得人之心。人犯錯之后,總是非常迫切地希望得到別人的寬容,有一次悔過自新的機會。一旦重新獲得別人的寬容,就會產生感恩圖報的心理,以期通過自己加倍的改過表現來獲得對方的認可。為人處世,我們也不妨多一些寬容之心。
思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