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版序 唐高宗的歷史問題

唐高宗李治,唐代第三位皇帝,公元650—683年在位。任何時代,政治斗爭都是難免的,因為權力資源永遠是稀缺的。圍繞皇位的斗爭,史不絕書。在你死我活般斗爭的浪濤中獲得優勝,“武功高強”是自然的。唐高宗在復雜的政治形勢中,最后獲得勝利。但是,政治的勝利并沒有為他贏得歷史的勝利。歷史與政治的距離,竟然會如此遙遠。這里,把這個問題概括為“唐高宗的歷史問題”。

唐高宗之后,唐朝的皇帝都是高宗的子孫,所以唐高宗的歷史地位是穩固的,貶低唐高宗的言論在唐朝顯然是危險言論。天寶十五載(756),安史之亂后的唐玄宗逃往四川,發布詔書《命三王制》,提及列祖列宗有如此說法:“我高祖神堯皇帝,奄有大寶,應天順人。我太宗文武圣皇帝,堪難造邦,光宅天下。高宗天皇大帝,修文偃武,惠綏四方。”高度贊揚高宗的功績,是從武則天時代開始的。《改元光宅詔》中,列舉高祖、太宗和高宗的功績:

高祖神堯皇帝,披圖汾水,仗鉞參墟,廓氛祲而安四維,掃攙槍而清六合。太宗文武圣皇帝,負日月而膺運,鼓雷霆以震威。蕩海夷山,功浹八荒之外;救焚拯溺,仁沾萬域之表。樂和禮洽,天平地成,茂績光于遂初,鴻名冠于闔辟。高宗天皇大帝,云房誕睿,虹渚降靈,受綠錯之禎符,應朱綈之景命。飛車乘毳,臣軒頊之不臣;沒羽浮金,服禹湯之未服。開邊服遠,更闡于先基;富貴寧人,重增輝于前烈。

高祖、太宗是創業皇帝,在此基礎上,高宗帶領唐朝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臣軒頊之不臣”“服禹湯之未服”,還有開邊服遠、富貴寧人,都是超邁前烈的。這是高宗評價的基調,后來也變化較少。在后人的印象中,能夠與高宗媲美的,只有玄宗的開元之治。但是,高宗和玄宗都遭遇了其他問題,歷史評價陡然不同。唐玄宗有了安史之亂,唐朝的盛衰轉變在唐玄宗治下發生,無論如何玄宗逃脫不了干系。高宗呢?隨后發生的武則天篡唐,這是唐朝前期的重大挫敗之一,可與安史之亂相提并論。武則天的政治生涯中,唐高宗的角色顯然重要,武則天的事,高宗負有無可推卸的責任。

這是唐高宗的核心問題。唐朝評價唐高宗,或有為尊者諱的理由,而唐朝一過,所有唐朝問題都變成了歷史問題,后世史家于是能夠縱橫放言,直書心意。對此,可以《舊唐書》和《新唐書》的評論為代表。《舊唐書·高宗本紀》之后的“史臣曰”,內容如下:

史臣曰:大帝往在藩儲,見稱長者;暨升旒扆,頓異明哉。虛襟似納于觸鱗,下詔無殊于扇暍。既蕩情于帷薄,遂忽怠于基扃。惑麥斛之佞言,中宮被毒;聽趙師之誣說,元舅銜冤。忠良自是脅肩,奸佞于焉得志。卒致盤維盡戮,宗社為墟。古所謂一國為一人興,前賢為后愚廢,信矣哉!

在這里,除了說高宗登基之前有長者之風外,評價的都是即位之后的事,其中沒有一句是好聽的話。祖宗打下的天下,差一點被高宗徹底廢了,“宗社為墟”。其中,“中宮被毒”“元舅銜冤”指的是廢王立武事件,至于武則天篡唐,還是比較含糊的。再看《新唐書》的評價,就更清楚了,唐高宗的歷史評價,每況愈下。《新唐書·高宗本紀》之后的這段贊語,應該出于歐陽修之手,言辭犀利,入木三分:

武氏之亂,唐之宗室戕殺殆盡,其賢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其遺德余烈在人者未遠,而幾于遂絕,其為惡豈一褒姒之比邪?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廢立之際,不能自決,卒用昏童。高宗溺愛衽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嗚呼,父子夫婦之間,可謂難哉!可不慎哉?

歐陽修直接從“武氏之亂”下筆,認為武則天給唐朝帶來的損失,比西周時期的褒姒更嚴重。唐太宗偉業,差一點就被毀,包括宗室、士大夫遭受的巨大傷害。為什么會出現武氏之亂呢?歐陽修把責任首先歸于唐太宗,知子不明,“卒用昏童”。至于唐高宗,溺愛夫妻之間,一無是處,是導致武氏之亂的直接推手,“毒流天下,貽禍邦家”。武則天被稱作“武氏之亂”,唐高宗是罪人,還連累了唐太宗。

唐高宗以后的唐朝皇帝,不僅是唐高宗的子孫,也是武則天的子孫。當朝評價祖先過甚,很可能有違孝道。但是,這個政治禁忌到了北宋早就煙消云散,武氏之亂被歸納出來,相應的責任,自然也要得出清晰的結論。可見,歷史事實是一個層面的問題,歷史評論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前者,可以稱為歷史,后者,叫作歷史學。距離歷史越遠,歷史學越發達,自由施展的空間越寬廣。

歷史應該表現得更具客觀性,歷史學則允許有主觀立場存在。問題是,歷史并非純粹客觀史料,在《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這樣的史學著作中,歷史與歷史學并存,歷史敘述依據史料,也會貫徹史家的歷史觀。古代史家同樣會用自己的歷史觀駕馭史料,在看上去很客觀的敘事中,他們的歷史觀已經無聲無息地占據所有空間。

唐高宗的歷史問題,因此變得錯綜復雜。要弄清歷史真相,首先得穿過歷史著作的層層迷霧,如何既要與傳統史家劃清史觀界限,同時還要使用他們著作中的史料?歐陽修在《新唐書》中如何貫徹他的“武氏之亂”觀點,當事人不論是武則天還是唐高宗,他們一言一行的記載,是否都是“武氏之亂”的證明?

把武則天篡唐稱作“武氏之亂”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包括唐高宗甚至唐太宗,都要服從“武氏之亂”的這個重要的歷史邏輯,是否有可能導致在史料上大動手腳,甚至舍棄其他史料?武則天稱帝篡唐,是在唐高宗去世之后,唐高宗生前對此如何能夠預料?武則天之前,中國歷史上沒有女性成為皇帝,武則天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對此唐高宗怎么可能會有先知先覺?有史家把武則天稱帝解釋為一個蓄謀已久的計劃,高宗時已經暴露很多,只是高宗渾然不覺,因為高宗是弱智昏童。這正是用史觀駕馭史料的典型。所有敘事安排,都會指向這個結論,讀史如何能夠識別真相?說到人物故事,至今依然是傳統史學的天下,這是有緣由的。因為傳統史學占據了時間上的優勢,更多的客觀史料消失了,史學著作的影響力更加重大。傳統史家的歷史觀點,如同史料本身一樣,難以撼動。

為了后世史家的觀點,犧牲了歷史主人公,唐高宗不是唯一的。唐高宗的歷史問題,說起來眾多,核心只有一個,歷史真相何在?求解歷史真相,是歷史學的本義,也是歷史難題,又無法回避。

真相,至少是個良好的目標。

討論唐高宗的真相,至今也有十年多的歷程。很多具體問題,比最初更加明朗,但要獲得更多讀者同意,并非易事。所以,退一步想,就算多一個參考答案吧,畢竟歷史思考勝過歷史結論。

浙江人民出版社希望出版此書,證明此書還有一些閱讀價值,這對我激勵很大。編輯們工作認真,一絲不茍,令我十分感動。

歷史真相,至少是史學的魅力之一,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孟憲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十堰市| 会昌县| 东安县| 新闻| 来凤县| 普宁市| 汝南县| 天水市| 九江市| 南城县| 大丰市| 伊吾县| 鸡东县| 商洛市| 苏尼特左旗| 富阳市| 藁城市| 高碑店市| 蓬安县| 宜良县| 什邡市| 潍坊市| 大悟县| 周宁县| 锡林浩特市| 额敏县| 平潭县| 策勒县| 沂南县| 昆山市| 新河县| 民权县| 宜川县| 茂名市| 南丰县| 陆良县| 报价| 宜丰县| 平江县| 阿荣旗|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