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憲實講唐史·唐高宗的真相
- 孟憲實
- 758字
- 2021-11-17 18:16:55
二 一派獨大 排斥異己
就在李治辭職被批準的當月,朝廷發生了一個案件。這個案件叫作“褚遂良購房案件”。褚遂良是中書令,中書省長官,他買了自己下屬譯語人史訶擔的房子。這不是公平買賣,是“抑買”,相當于強買。史訶擔是譯語人,即職業翻譯,從名字上可以看得出來是來自中亞的胡人。監察御史韋思謙,字仁約,上奏彈劾褚遂良。案件交給大理寺審理,大理寺丞張山壽斷案,讓褚遂良繳納罰款銅二十斤。根據唐律,罰銅二十斤,相當于徒刑一年。大理寺副長官(少卿)張睿冊說這個量刑太重,根據市估的價錢,褚遂良的買價并不便宜,不應該斷作有罪。韋思謙認為大理寺偏袒。這個案件,其實涉嫌受賄,是利用職權獲取財物,如果依照受賄律條判罪,褚遂良最低是三年徒刑,最高則是死刑。案件的結局呢?褚遂良很快外任,去當了同州刺史。職務有所降低,但是并沒有遭受刑事處分。有研究者認為這是長孫無忌袒護褚遂良的結果,確有一定的道理。
褚遂良買房案件,表現了兩個方面的意義。第一,長孫無忌、褚遂良在朝廷勢力特別強大。從大理寺的斷案情況看,越是官大的人越熱衷于維護褚遂良。第二,監察御史敢于彈劾,說明對于他們的勢力,也不是所有人都畏懼,中下級官員中,是有人敢于揭發反抗的。
這個案件還有后續故事。永徽元年(650)十月,褚遂良外任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正月又回到朝廷,擔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主管吏部,掌握人事大權,同時成為宰相,當然參加宰相會議。他擔任尚書不久,就把當初彈劾他的韋思謙外放為縣令,誰都知道這是在打擊報復。
以上這些事情,給我們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那就是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政治勢力在這個時候獨大,排斥異己如李治,打擊敢于說真話的如韋思謙,不能說他們結黨營私,但是他們袒護自己的人是很清楚的。
褚遂良案件證明,長孫無忌的勢力在繼續強大,而皇帝內心會怎么樣呢?當然不會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