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的第四維:財富的保值與傳承
- 許驥
- 1194字
- 2021-11-18 10:41:53
錢的第四維:時間力
了解歷史,適應變化,戰勝時間。
——當代作家 張瑋
任何家族,幾乎都逃脫不了錢的維度的規律,從靠體力賺錢,到靠腦力賺錢,再到靠金錢力賺錢。來到第三維,就可以算是富人了。接著,就要思考中國的“千年魔咒”——富不過三代。
“富不過三代”是一種典型的農耕時代思想。在講求耕讀傳家的傳統中國,富人的子孫依舊只能基于土地生活,沒有遷徙的自由。無論是抵御自然災害、戰爭還是政治迫害等的能力,都非常弱,所以很難傳富。傳統中國是皇權社會,在權力面前,財富一觸即潰。從沈萬三到胡雪巖,悲劇不勝枚舉。但是這種情況,已經隨著現代金融傳入中國,被徹底改變了(參考案例一)。
要“富過三代”——終極目標其實是“永續富裕”,真正要對抗的東西,是時間。
世界是四維的。根據閔可夫斯基空間(Minkowski Space)理論,世界由三維空間加上時間構成。時間是世上最有趣的東西,無論物理學、經濟學、哲學還是文學,自古以來無數先賢都對時間充滿好奇。時間是線性的,錢亦然。有時候,人們賺到的錢會失去。你口袋里的錢之所以跑掉,不是別人拿走了,而是你的時間往前走,但你的錢永遠留在了過去。一個真正的創富高手,會借助錢的時間力,讓財富按照其意愿,在家族內永續。因為,錢只會聚集在那些賦予它時間性的人周圍。
幾乎所有經濟現象都是因為時間而產生的,例如利息。世上為什么會出現利息?因為有個看不見的東西叫“不耐”(impatience)。人間無常,生命有限,所以每個人都是急于消費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于是便產生“不耐”。要及時消費,消除“不耐”,便要支付額外的價值,于是產生利息。
每個人的“不耐”程度不同,于是對金錢的態度也會不同。窮人的“不耐”高,富人的“不耐”低,所以窮人借錢利息高,富人借錢利息低;不同時期的“不耐”也不同,戰爭時的“不耐”高,和平時的“不耐”低,所以戰爭時利息高,和平時利息低。總體來說,“不耐”高的人傾向得到現在的錢,甚至透支未來的錢;而“不耐”低的人則傾向投資,在未來獲得更多的錢。我們在累積財富的過程中,要不斷審視自身的“不耐”。
我們可以視時間為敵人,也可以視時間為朋友。作為新富,或許在財富累積的過程中,于“不耐”低時養成的投資策略會成為一種慣性(參考第一章“新富的投資習慣”),比如愛好收益高、風險高的進取型投資。但既然成為新富了,便是時候以終為始,重新學習,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
西方有句名言說得好,變得富有是容易的,持續富有卻是不易的。(Getting rich is easy, being rich is difficult.)要知道,我們不僅是在為自己創造財富,更是要成就一個家族的光榮與夢想。當我們立下志向,讓我們的財富突破時間的桎梏,這并不代表前路是條坦途。因為我們選擇的,是一道“窄門”。窄門不易行,但也只有選擇窄門的人,才能最終“活”下來。正如《馬太福音》里說的:“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
接下來,有很多問題需要思考,有很多知識需要學習,有很多工作需要安排。